CES展不完整盘点,新能源和自动驾驶成为大趋势!

汽车葫芦圈

16.3万阅读

2020-01-10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底,一纸征求意见稿又一次将新能源产业推上了风口浪尖,一方面是当下正值冬季,广大新能源车主,尤其是纯电动车主正饱受用车之苦的困扰,另一方面,文件又提及将在未来数年进一步推广新能源车型,其数量占比,将会较当下有数倍的提升。

看起来颇有点“欠”的感觉,不过玩笑归玩笑,这个文件还是非常正式的,新能源是国家大趋势,一定要执行,同时,文件中除了新能源之外,还同步提及了包括自动驾驶,智慧交通,车联网在内的诸多未来着力发展的方向,对未来15年中国车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程度的指导意义。

  

而在近日,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的2020 CES展上,代表全世界消费电子的厂商纷纷展出了与未来相关的概念与技术,其中关于汽车部分的,包括整车的电气化和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的技术进阶,都成为了关注热点。

很明显的,在今年的CES之上,关于未来汽车发展的概念与技术,与才公布不久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不谋而合。

言下之意,新能源不只是中国的趋势,更是世界的趋势,包括智能网联与自动驾驶在内,这些都是未来一定会到来的。

所以,我们就以盘点的形式,看一看今年的CES之上,有什么“稀奇”。

电动趋势不可逆,与其反抗,不如享受

最符合小标题的,就是主场作战的Jeep带来了硬派越野车牧马人的新能源版本——牧马人4Xe,意味着这台本来代表燃油车最后尊严的越野车,也迈向了电气化之路,PHEV插电式混动的解决方案成功平衡了能耗与性能表现,4Xe的意思表示新车依然保有四驱,只是能够纯电与混动行驶,更加环保低能耗。

当然,在牧马人之前,北汽212已经提前实现了电动化,规划中212的插电式混动车型也将在今年投产上市。不过,考虑到212一贯漏风漏雨的作风,此前不少网友已经猜测新车能开去河里电鱼了。

而除了牧马人之外,我们都知道的神车日产NV200,也在现场展示了一台新能源车e-NV200 Ice Cream,除掉后缀为了吸引气氛所弄出来的冰激凌Ice Cream概念之外,其本质就是一台纯电动的NV200,整体轮廓和燃油版差不多,前脸变化很大,同时新车为纯电动行驶,日常送货拉人零碳排放,足够环保。

另外,现场还有老朋友“明天回国”贾跃亭带来的“很快会上市”的FF91,以及各大厂商旗下的诸多新能源车型,有插电式混动,有纯电动,也包括一些氢能源车型或者是概念车。

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CES上,还有很多厂商展示了与电池和充电相关的技术。

像是奔驰,本次就带来了暂时非量产的全新革命性电池技术,新电池采用了石墨烯化学技术摒弃了稀土和金属材质,从废弃角度来说污染更小,同时,由于没有稀土和金属材质,未来成本下降的空间极大,有可能会较现在的锂电池便宜的多。

当然,还包括无人充电车,电四驱技术等等在内,因为篇幅有限,就不展开说明了。

自动驾驶触手可及,激光雷达成意外惊喜

在2019年的时候,L2级自动驾驶已经开启了普及之路,作为目前单目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可以轻松达成的目标,自动驾驶距离走进千家万户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了。

当然,从目前全世界的技术路线上来说,未来的自动驾驶分成了两条大的技术路径,一条是视觉传感器为主,毫米波雷达为辅,核心是智能AI算法处理,以摄像头模拟人眼,以AI算法模拟人脑,进而实现从L3开始的更高级别全自动驾驶。这个代表是特斯拉。

而第二条技术路线,则是以雷达探测为主,视觉传感器为辅,再配合5G传输在内的支撑通讯,来实现自动驾驶,这是目前更多车企在测试研发的路线。

不过两条路线都有利有弊,前者是对于视觉图像的处理一直没达到最理想程度,而后者问题更加致命——核心的激光雷达成本居高不下,价格上几乎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意义。

当然,在本次CES展之上,两条路线的技术方案都有展出,有前瞻性的,也有刚刚量产来参展亮相的。比如自动驾驶平台、自动驾驶算法、无人配送车等等。不过,这些都不及激光雷达在本次CES上的轰动性大。

具体来说,本次从海外品牌的表现来看,固态激光雷达未来大有取代传统机械式激光雷达成为未来自动驾驶硬件的趋势,尤其是成本的缩减方面。

同时,像是图上这种,是本次CES展上自主品牌大疆展示的激光雷达产品,从价格角度来说较海外品牌优势显著,随着激光雷达行业整体的快速进步,未来成本还能继续下降。

而根据业内人士预计,最乐观的情况是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低性能的一些激光雷达能在成本上持平目前已经大规模装车的毫米波雷达。而这个一旦成真,大规模的“无人驾驶”将快速普及。

所以写在最后的,以前我们总是在说“科幻”,而当时间已经到了2020年,这个21世纪第三个十年开始的时候,一切真的开始科幻了起来,无人的自动驾驶,包括新能源车对传统能源的取代,一切都开始慢慢到来。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