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露点" 观点密集阵 中国车市锐评版

网上车市

8579阅读

2016-01-22

  2016将出现汽车与电子行业的融合大会展

  观点贡献:中国贸易促进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 王侠

  [摘要]:汽车与智能行业的融合正在加剧

  2016年伊始,美国的CES电子消费展和底特律车展深入融合,诸多全球大型汽车公司同时参展了两个展会,而很多汽车媒体今年访问北美车展时同时也首度被邀请参观了美国的CES电子消费展。而此前在中国分别隶属于电讯、IT产业的全国电子消费费展和隶属于汽车行业的全国最大展会如北京、上海车展, 都是分属于不同的行业部门,彼此孤立没有交集的,但是任何的分割都改变不了产业融合的趋势。 即将到来的2016上海浦东车展,我们主办方中国贸易促进会汽车行业分会将首次举办汽车业与电子行业大型融合展。

  但是,与美国CES展、底特律车展分别在不同的场地展览有所不同 , 为了便于观众参观,2016上海浦东车展将把汽车展览和电子展览合并在一起,将首次尝试把车展与智能汽车、互联网汽车的应用供应链、生态体系等单一起合并展出,将过去互相区别和独立的单,首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观众和行业一个汽车业全生态体系的全景画面。

  2016上海浦东车展将真正体现汽车+互联网的理念,而不是互联网+汽车。因为大家越来越觉得: 互联网+汽车有点本末倒置。因此,互联网单上海车展中展出但是绝对不是最主要的部分, 就像在美国CES电子消费展上汽车企业也并不是最主要的素一样。这将是汽车产业与智能汽车、互联网等的融合改变在展会中的具体体现。

  自主押宝SUV田忌赛马非常危险

  观点贡献:寰球汽车传媒总出版人吴迎秋

  [摘要]:自主SUV车企把利润和销量增长全部押在SUV产品上非常危险。

  2015年,很多自主汽车企业的逆势增长都是得益于SUV产品,比如长安、奇瑞、长城等。如果在2016年,这些自主企业仍然将SUV作为产能拉动的引擎,利润和销量增长的全部押注,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以己之长攻别人之短的田忌赛马策略是不能持续长久的。虽然目前1-2年内合资车企暂时拿不出成熟SUV车型来应对,但是,如此大的市场合资公司必有加速补进,等他们反映过来迅速作出详尽的产品规划、填补上产品空缺之后,中国SUV市场即将上演轿车市场里自主品牌被挤到墙角的戏剧。

  合资企业的SUV成熟新产品上市之后,下探到5万以下,将打得自主品牌抬不起头,非常难受。因此,对自主车企来说,现在必须要做的是:抓住市场机会,增加销量的同时,迅速提升整个企业的体系力、产品的系统竞争力。

  政府补贴“缓刑期”结束 千万过剩产能将压垮谁?

  观点贡献:中国品牌汽车联盟秘书长 李潮

  [摘要]:2016年车界企业并购、人员大幅动荡、4S体系整合在下半年到来是大概率事件。

  去年来自政府的强力政策支持和价格补贴是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剂最昂贵强心针,把产能过剩、品牌繁多的中国汽车产业严酷整合延缓了一年。2016实体产业和经济形势严峻,随着政府补贴的终结, 1000万辆剩余产能倒逼产业体系重构,2016年汽车界企业并购、人事变动加剧,高官频频“震仓“、4S体系整合在下半年残酷到来是大概率事件。

  政策补贴“缓刑期“结束,谁将倒下?谁是箭公司,谁是靶公司?谁将支付代价?谁将获机会?国有资产如何洗牌?公司的明天在哪里?我的明天在哪里?人人在问,人人在扪心自问。

  大王轮流做,今年到长安?前车之鉴不远

  观点贡献:车聚网 资深汽车分析师 封士民

  [摘要]:长安能破除自主品牌“冠军魔咒”吗?

  年销百万,进入前五,2015年是长安自主大胜狂飚的一年,有如2010年前的奇瑞时代,作为自主销量冠军,奇瑞一直是中国汽车的旗手与希望,但疯狂扩张让奇瑞、比亚迪们陷入了折腾的泥沼至今未能自拔。之后长城快速上位,但靠SUV一枝独秀依然只领衔了3年自主冠军就让给了第三代王者长安,且放量之后,长城产品质量瑕疵渐多,不久前还爆出“排放门”。下一个有王者之相的吉利呢?各种报道中溢美不绝于耳。我为长安、吉利们捏一把汗。

  长安是一个没有走过大弯路的自主品牌,今后能够保持不犯大错误,破除自主品牌“冠军魔咒”吗?汽车是一项长跑,自主向好时更要对消费者有敬畏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必须努力。希望长安不是一时之秀。

  放出的福利收不回,政府不补车企顶缸

  观点贡献:长安马自达市场部副总监 曹挺

  [摘要]:2016年中国政府对汽车企业的价格补贴会结束,但是汽车厂家不会让价格回升。

  2016年,中国政府对汽车企业的价格补贴会结束,但是,汽车厂家不会让价格回升的。政府不补,会由汽车企业自己来补,或者由汽车经销来补。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已经养成,想要提升价格,是违背市场的行为。别的企业怎样不知道,反正反正我们长安马自达会为国家”续补”。打落了牙往肚里吞,少赚一些钱,但是没有一个企业敢和得罪消费者。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