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税调整透支一季度销量:自主品牌继续抢合资份额

曾经受累合资企业整体下探的自主品牌,终于扬眉吐气,实现爆发式增长。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 今年前11个月,乘用车共销售2167.81万辆,同比增长15.57%。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925.12万辆,同比增长20.18%,远高于行业平均增幅。

不过,近日,财政部网站正式公布了2017 年1.6 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的政策由原来的减按5%调整到7.5%,又将自主品牌推到了风口浪尖。

近年来自主品牌在动力上的突破,普遍实现了小排量大功率,而享受购置税优惠的产品也不在少数,而随着购置税政策的调整,自主品牌在购置税减免上的优惠政策将减少,将直接导致消费者购车成本的增加,自主品牌之前火热的市场,是否会被购置税成本的增加而“浇灭”呢?

提前透支明年一季度销量

“荣威(微博)RX5 现在每天的订单不少于1000 个。”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公关部相关人员对记者确认。

以“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为卖点的荣威 RX5,上市首月交车近万 辆,次月交车近1.4万辆,第三、四个月月销量持续破2万辆,连续两个月挺进SUV热销榜前十。

不过,在荣威RX5的销量中,70%销售的产品为1.5T。而根据最新的政策,自2017年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 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按 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购置税从5%调整到7.5%,对市场的影响肯定很大。”上汽集团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俞经民认为,由于公布时间接近年底,可能会导致第四季度市场的大量透支,进而给明年一二月份的市场带来压力。

荣威RX5同样称得上火爆的是吉利博越。2016年3月份上市的吉利博越,即便受到产能限制,上升势头仍非常强劲。11月份吉利博越销量为1.853 万辆,实现环比增长9.6%。

虽然博越主力销量的产品是1.8T,不过,由于博越上市之初,吉利就承诺对博越进行与国家购置税补贴同步的补贴,意味着博越也将随着购置税政策的调整而调整。

购置税补贴政策的调整,类似之前的惠民政策推出,短期内会引起提前透支,导致明年一季度市场短期受影响。”吉利集团副总裁(参配、图片、询价) 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也认为。

不会打乱价格体系

不过,俞经民并不认为购置税带给自主品牌的影响大于合资企业。“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在次轮购置税调整中,都将同样受到影响。”

而林杰也认为,如果论及购置税带来的影响,合资企业受到的影响应该更大。因为与自主品牌同级车相比,相对而言合资企业车价更高,而购置税的补贴是车价越高补得越高。

实际上,在上汽乘用车此前的战略中,无论是荣威RX5 1.5T版本,还是 2.0T版本,都是按照5%进行补贴,也就是说,购置税减半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上汽乘用车的营销手段。

“我们目前的政策是,年底前订购,购置税优惠仍然按照购置税减半进行补贴。”上述上汽乘用车公关部相关人员确认。这也意味着,虽然明年年初起购置税调整,但厂家为今年下订单的客户买单。

林杰透露,吉利厂家的补贴政策,也是以订单日为准,延续到今年年底。

“关键在于厂家如何在策略上应对。”俞经民认为,而这些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林杰也认为,购置税到来的影响对自主品牌是短期的,虽然今年实现的增长,有一部分来自于消费提前透支,但透支的基本是明年上半年的销量,毕竟车是大宗品,不可能明年下半年买车的提前到今年。

合资粉变成自主粉

实际上,今年以来,自主品牌整体销售量喜人,并且随着自主品牌销量的增长,大量挤压了合资品牌市场。

11月,多家自主车企销量创月度新高。上汽乘用车销量再破4万,同比增速高达107%,位列中国主流车企增速第一;长城月销12.9万辆;长安虽略有回落,但旗下8款车型过万;江淮乘用车2016年前11月份累计销量已达33万辆;奇瑞继续复苏,艾瑞泽5瑞虎3(参配、图片、询价) 和瑞虎(参配、图片、询价) 7齐齐破万;传祺GS4单车销量3.22万辆。

有机构预测,今年自主品牌整合销量或能达到1000万辆的规模,形成所谓的“自主品牌热”。中国品牌在乘用车市场占据“半壁江山”被很多人期待。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今年前11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已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68%,远高于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和法系的19.06%、15.69%、12.17%、7.24%和2.57%。

与前几年,合资企业下探,大量抢占自主品牌的市场不同。近年来,自主品牌反攻让合资企业“头疼”。

根据吉利和上汽提供的数据。合资客户转化购买荣威 RX5比例达到50%,且购买荣威RX5的消费者中,70%以上都是单价超过14.98万的车型,价格区间已经超过很多韩系SUV 产品;而吉利博越的消费者,34%是之前使用合资品牌的车主,13%是进口品牌和豪华品牌的消费者转换。

“自主品牌相对合资企业的进步是比较大的,自主品牌与合资企业之间的差距不仅缩小,一些主流的一线自主品牌甚至已经超越了某些合资企业。”俞经民最后表示。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