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凭啥能超丰田?2017年目标定134万辆再战

搜狐汽车

9620阅读

2017-01-11

  从目前各大厂家公布的喜讯来看,2016年中国车市的表现绝对出彩。不仅自主品牌大获丰收,日系、韩系、德系和美系一定程度上也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天我们不谈爱国,不谈情怀,就简单聊聊日系三强。日产、本田和丰田近日都公布了它们2016年在华的销量,你会发现本田竟轻松地赶超了丰田,从此三强的排名由 “日产-丰田-本田”改为“日产-本田-丰田”

  ?本田2016年在华激增24% 完美超越丰田

  2016年本田在华共实现销量124.77万辆,同比激增24%。虽然本田124.77万辆的成绩只是比丰田的121.42万辆销量多了3.3万辆,但是本田第一次赶超丰田,这确实是一件值得分享的事情。

  从上面那张表格可以看出,本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不如丰田,但从2014年开始,就在不停地追赶丰田,而且它们之间的差距不断在缩小,终于在2016年完美超越。黑马本田到底有什么秘诀,一路飙车,完美秒杀丰田呢?

  ?本田逆袭丰田的秘诀不止一个

  我们都知道,本田汽车在中国市场主要是以合资身份售卖——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这两个合作伙伴2016年都取得了高增长。其中,东风本田去年在华累计销量为59万辆,同比攀升47.44%;广汽本田累计销量(包括讴歌进口车)66.01万辆,同比增长9.5%。

  本田两大合资品牌销量之所以有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丰富的产品力以及过硬的技术。

  ①产品丰富

  其实在2015年,本田就已经有超越丰田之势。在2016年,本田加快了新车布局,连续推出了全新艾力绅、第十代思域、全新雅阁(包括混动版)、全新冠道哥瑞两厢版等多款新车型,让本田在中国有着更强的后劲。

  尤其是今年上市的第十代思域的评价极其高,现在的月销基本保持在1万辆以上,而且雅阁飞度缤智、CR-V和XR-V等车型表现也十分抢眼。有这些车型在背后推动,本田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如鱼得水。

  ②新技术的导入

  其次,作为技术宅男的本田,不断追求新技术,新研发也是它成功的秘诀之一。特别是小排量T动力的引入,契合了当下汽车市场的一系列需求——高动力输出、低油耗、低税费。

  此前全新思域220TURBO使用1.5T发动机,从销量表现上来看并不突出,后来推出的180 TURBO(1.0T)车型凭借更强动力、更好燃油性获得许多消费者的青睐。所以新一代思域能够力挽狂澜,月销保持在1万以上也是这个新技术注入的功劳。

  据了解,这款全新1.0T发动机今后会成为东风本田的主力发动机。东本计划扩产这款新增1.0T发动机的产能,并搭载在多款车型上面,包括竟瑞、哥瑞、XR-V以及杰德,提高车型的竞争力。

  另外,本田2016年还导入了一系列安全新技术:先进安全驾驶辅助系统HondaS ENSING(安全超感)、导航互联系统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全新动力总成系统SPORT TURBO(锐?T动)和SPORT HYBRID(锐?混动),这些技术可有效提高车辆的安全性,目前已应用在本田新车型上了。

  ③加速讴歌国产化以及扩大产能

  还有一点,本田已经意识到国产化是吸引本地消费者最直接的方法,所以2016年本田开展了讴歌国产计划。其中,首款国产车型是CDX。据了解,2017年讴歌还将专为中国开发TLX专属版,该车将于4月的上海国际车展亮相,随后另一款主力SUV全新RDX也会进行国产。

  在扩大产能方面,广汽本田第三工厂已经在2015年投产,而东风本田第三工厂建设项目也正是启动,有需求能满足才是硬道理。

  总之,在过去一年里,本田通过布局新车型、导入新技术、加速国产化以及扩大产能等方面措施,提高了整个品牌的竞争力。所以2016年,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都创下历史最高销售记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2017年本田目标134万辆

  就算2016年本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本田并没有打算停下来。2017年,它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134万辆年销量。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本田明年在中国市场实现这个目标并不难。据悉,2017年本田将会推出全新CR-V车型,进一步加强SUV产品线。

  此外,本田还会在新能源市场发力,进一步完善新能源产品阵营。本田目前已经在中国投产新雅阁锐?混动版,而新思铂睿锐?混动版上市将于2月上市,但是本田觉得目前混合动力车型太贵,所以会继续推动电池等核心部件本土化生产,以便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价格亲民的混合动力车型。

  有这些新车型的加持,以及新能源战略的推进,本田2017年一定会鼓着劲往前冲,相信134万辆目标很容易实现!到时日系三强的可能还会出现新一轮洗牌: “本田—日产—丰田”也不是不可能!

  文/丁铛

  关注微信号:爱车途闻[achetu2016],参与互动,大礼送不停。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