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格局将由散向强进发!长安比亚迪牵手谁最慌?

汽车网评

1.1万阅读

2018-07-06

作者/编辑:黄看彰

一改过去签约仪式的严肃,长安和比亚迪的合作显得更为情投意合。“情定中南海”,其实,早在7月5日正式就电池合资合作框架协议进行签约之前,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和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于去年11月就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七八个月的时间下来,双方已是惺惺相惜。

▲中国品牌汽车领导者和新能源汽车引领者

一个是中国品牌汽车领导者,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引领者,任谁都很难想到,两家会走到一起。先看一下两家的成绩,2017年,长安汽车品牌乘用车销量共计105.8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12万辆,同比增长高达173.6%;比亚迪2017年销量共计4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1.4万辆,同比增长13.4%。

从整个局势来看,由于长安提出了第三次创业,并发布了全新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所以长安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必然会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在新能源这一块。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提振新能源是一方面,而在今年的两会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还提及到,中国汽车品牌向上建设如今已是迫在眉睫,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相互磨合,十分关键。

另外,长安早已针对性提出了四大转型,即从服务客户向经营客户转型、从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型、从传统产品向智能化+新能源产品转型、从提供产品的传统制造企业向智能出行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公司转型。

当然,即便当下长安的实力已经相当强大,但在新能源版块上仍旧属于新人,此时此刻,寻找优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当为新能源战略中的重要一步。

至于比亚迪方面,销量领先不再是新鲜话题,不过面对新势力的冲击,以及其它对手的压制,比亚迪也渐显乏力。数据显示,在2017年,宁德时代以12.0GWh的动力电池销量成为全球第一,反超比亚迪的7.2GWh。而在过去,比亚迪以绝高的销量稳居国内动力电池榜首。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究其原因,则是宁德时代在资本市场上扩张速度极快,目前已手握大众、上汽等一批汽车整车厂的合作伙伴,所以,如果比亚迪要进行再突破的话,必须寻找一位实力强大的企业合作。

长安和比亚迪,同样是中国汽车品牌的龙头企业,此番契合,在小编看来,一是势力所趋,另外朱华荣也提及到,目前的中国汽车品牌多而散,大而弱,将资源整合起来,降低成本,然后更好的服务消费者,已是一条前景可以预见的出路。

▲强强联合,未来可期

这是历史性的时刻,长安和比亚迪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具体来看,不仅将联合设立以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销售为主营业务的合资公司;双方还将联合各自在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网、共享出行、海外市场等领域的优势资源,围绕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出行等领域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合力推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并为广大消费者带来更加绿色、智能的出行体验和服务。

据悉,长安和比亚迪设立的合资公司不久将在重庆两江新区落地。合资公司将聚焦于动力电池生产、销售等业务板块,产能按照10GWh规划,分阶段实施,一期达成5-6GWh,二期达成4-5GWh。

王传福在签约仪式上表示:“本次战略合作迈出了比亚迪动力电池对外供应的第一步,是比亚迪开放供销体系的重要进展,对动力电池业务乃至集团的长期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而电池首次对外开放,就选择了与长安合作,无疑是看重了长安此前下定决心在新能源市场上拼出个新天地,所以,比亚迪没有理由不去选择一家实力强大,未来战略又立足于新能源市场上的企业。一个是中国品牌汽车领导者,一个是新能源汽车引领者,强强联合,未来可期!

▲结语

长安和比亚迪此次的合作并非只局限在电池这一块,从动力电池到智能出行,面向新四化的全方位深度合作,才是长安和比亚迪最终的目的。在全新的汽车格局之下,无论是强大如长安还是比亚迪,都选择了牵手一起走下去,接下来还有谁愿意把资源共享,与对手并肩而行呢?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