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多一个合作伙伴,蔚来真把“换电”玩转了?

汽车投诉网

2767阅读

2023-11-29

编辑:溜溜哥

继长安汽车之后,蔚来迎来了一位新的换电“合作伙伴”。

不久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蔚来控股有限公司在杭州签署了一份换电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在多个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包括换电电池标准、换电技术、换电服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换电车型的研发与定制、以及电池资产管理和运营,他们的目标是共同打造私家车和营运车两大换电标准体系。

吉利汽车成为继长安汽车之后,与蔚来在换电领域展开合作的第二家企业。这一战略合作预示着在推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各大汽车制造商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盟。

为何选择吉利和长安?这两家企业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点,那就是资金充足。

根据两家公司的半年报显示,吉利汽车在今年上半年的营收达到了731.82亿元,而长安汽车则为654.92亿元,相比之下,蔚来仅有87.72亿元。

此外,吉利和长安在新能源车领域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但都展现出积极的探索态度。

在2021年,长安汽车推出了历史性的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其中,100辆长安逸动 EV460 换电版出租车正式投入运营,加入了重庆“黄色法拉利”的队伍,同时有20座换电站同步启用。

次年,吉利汽车与力帆科技联合出资成立了睿蓝汽车,正式涉足新能源换电赛道。他们推出了3款换电车型及相应的GBRC换电平台,得到了曹操出行的大批量采购。

然而,无论是吉利还是长安,仅凭一时的风头是远远不够的。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增长的情况下,发展换电模式需要一个庞大而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体系。通过借助蔚来已有的换电网络,吉利和蔚来更容易进入这一市场。

在面对庞大的挑战时,单打独斗显然不如抱团取暖明智。

相反,蔚来选择了在今年7月举办的NIO Power Day上宣布拉帮结派,这与开放充电桩的理念相似。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秦力洪呼吁我们将目光投向公共充电桩业务,显示了他们在这一领域的战略调整。

不可否认,蔚来一直是中国公共充电桩最多的汽车品牌。

到了今年7月,他们已经累计开放了1.67万个公共充电桩,覆盖了150个高速超充站,共459个超速充电桩。秦力洪在NIO Day 2022上提到了他们发布的500kW超快充桩的布局情况:从今年4月17日首个桩上线开始,蔚来在短短94天内已经上线了488个超快充桩。

与其他一些车企对于超充桩布局含糊其辞不同,蔚来一直以来都是言出必行。

为了让用户获得更好的充能体验,他们几乎不计成本地迅速扩张充电网络。但这也为蔚来带来了隐患,低利用率导致了严重的亏损。据光大证券的研究估算,对于典型的60kW直流桩,利用率需要达到8.29%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所以,对于已经陷入困境的蔚来来说,开放充电桩是势在必行的。

根据蔚来披露的充电桩使用数据,仅有20%的补能用户是蔚来车主,而其他品牌占据了高达80%的比例。在这其中,比亚迪车主的占比最高,达到了19.4%,其次是特斯拉车主,占比为12.3%。

对于蔚来而言,无论品牌,用户都是一个大家庭。

如今,随着换电服务由私域走向公共服务,蔚来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目前,蔚来在国内拥有2103座换电站。按照秦力洪此前透露的一座换电站约300万元的建设成本计算,仅在建站这一项的投入就高达63亿元,这还不包括电池和日常运营费用。

然而,对比蔚来的现金状况,截至今年上半年,蔚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7.2亿元,同比减少了71.8亿元,短期借款达到120.6亿元。这意味着,随着换电网络的不断扩大,换电站这个吞金兽将进一步吞噬蔚来的资金。

全民舆车:

有趣的是,蔚来副总裁沈斐曾表示,只要每座换电站能够实现一天50-60次的换电量,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

但是,目前蔚来每座换电站的日均换电次数只有35-36次。这表明,如果蔚来不能提高换电站的使用效率,随着换电站数量的增加,蔚来的运营压力将呈指数级增长。

然而,随着吉利和长安的加入,蔚来总裁秦力洪曾经说过的“蔚来不会倒闭,也不可能倒闭”这句话似乎变得更加响亮。接下来,谁将成为蔚来下一个换电“盟友”,我们不妨猜测一下。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