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部叫做《极速车王》的电影,了解关于福特和法拉利的前世今生

蜀锦

16.6万阅读

2020-01-29

  

对抗体制除了需要实力,更需要勇气

最近的一部赛车电影,让车迷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因为这部电影讲述了法拉利与福特之间的恩怨,同时也讲述了眼镜蛇(COBRA)之父卡罗·谢尔比和赛车手肯·迈尔斯之间的往事。要论经典程度,这一部由“蝙蝠侠”主演的《极速车王》丝毫不亚于“雷神”主演的《极速风流》。

而这一部电影几乎还原了1966年的勒芒赛场,甚至有很多细节都进行了还原。

2016年夏天,法国勒芒。

当福特GT冲过终点线,这个品牌在时隔四十多年之后,再次以压倒性的优势战胜了法拉利。福特又再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赛车,即便是阔别勒芒几十年,依然能够战胜法拉利。这似乎就是福特GT被赋予的唯一使命——在勒芒将法拉利甩在身后。

  

福特如此的执着,自然不是闲来无事或者是钱太多烧不完。因为在上个世纪的60年代,福特与法拉利之间有一场恩怨,这场恩怨直接导致了福特和法拉利在勒芒赛场上白热化的竞争。

当时的福特拥有着非常高的销量,但是并没有一款所谓的高性能车,普通的轿车以及F系列皮卡几乎占据了福特所有的销量。而高端汽车市场,一直是福特所希望进入的,因此福特看中了当时经济困难的法拉利,希望通过收购法拉利来一步步的朝着高端汽车市场迈进。

  

当时的恩佐·法拉利已经在赛车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导致整个集团陷入了经济危机,也正在寻求合作伙伴。两家公司甚至已经谈好了收购价格,但是在收购前夕恩佐·法拉利却反悔了。是恩佐·法拉利不守信用?事实并非如此。

恩佐·法拉利在成立汽车公司之前,是一名职业赛车手,同时也担任过阿尔法·罗密欧的车队经理,并且带领车队得到过出色的成绩。恩佐·法拉利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狂热赛车迷,当然这也是很多超跑创始人的共同点,比如说后来的迈凯伦、柯尼赛格这些品牌。

  

恩佐·法拉利

但是福特是一个以经济利益为绝对首要目的的厂商,不可能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到赛车领域。最重要的一点是,亨利·福特二世对于汽车并不足够了解,同样也不喜欢赛车。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了福特二世想要法拉利交出赛事的管理权,这对于爱车如命的法拉利来说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两家公司不欢而散,法拉利选择了更尊重自己的菲亚特,并且在还羞辱了福特二世。

此后,福特最大的目标之一,除了卖车,就是要在勒芒战胜法拉利。但是福特并不是一个在跑车领域有经验的厂商,但是他们拥有好的设计师与好的车手。

电影的高潮即将到来,这既是谢尔比与迈尔斯之间的故事,也是一次当时福特各类管理弊端的展示。

  

肯·迈尔斯

谢尔比向福特引荐了车手迈尔斯,他在当时的美国算得上是最优秀的车手,没有之一。然后问题就出在了福特的二把手、执行副总裁利奥身上。公司所有的人对于他都毕恭毕敬,但是迈尔斯却当着里奥的面说出了第一代野马的缺点,让他觉得丢了面子,里奥开始不待见迈尔斯。

迈尔斯并不服软,利奥开始了对迈尔斯的报复。这也是法拉利拒绝福特的最直接原因——赛车部门需要完全听命于领导,即便领导对于汽车一窍不通。

  

利奥

迈尔斯自然而然的被打入冷宫,利奥不准他参加1965年的勒芒耐力赛,也是在这一年,福特惨败。谢尔比终于坐不住了,他用自己的公司做赌注,如果迈尔斯在戴通纳获得第一名,那么就让其参加第二年的勒芒。结果迈尔斯没有让谢尔比失望,最终拿下了第一名。

  

而在1965年的戴通纳比赛上,小插曲依然有,福特不让赛车转速超过6000,谢尔比举着7000转的牌子让迈尔斯看,迈尔斯最终获得了冠军。

迈尔斯越是得到好的成绩,利奥心中的怨气就越多,因为自己所打压的人最终成为了焦点,狭小的格局又让利奥将情绪带到了1966年的勒芒。在快要完赛之前,迈尔斯打破了勒芒的圈速记录,包括福特二世在内的人都很激动,唯独利奥很懊恼,因为迈尔斯再次成为焦点。

  

最后一圈,利奥提出了一个更为过分的要求,要让遥遥领先的迈尔斯减速,与另外两位车手一起冲过终点。最终,迈尔斯也妥协了,和另外两位车手一起冲过终点线。而因为迈凯伦(迈凯伦的创始人,布鲁斯·迈凯伦)发车排位靠后,获得了最终的冠军。

  

而在所有人都去围着冠军迈凯伦的时候,只有恩佐·法拉利朝着迈尔斯行了一个摘帽礼——这是一种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已经跨越了阵营、阶级。

在迈尔斯的生涯当中,很遗憾没有拿到过勒芒冠军,否则他就是唯一的一个在一年内同时拿到戴通纳、勒芒以及纳斯卡冠军的车手。1966年8月,迈尔斯在测试赛车时因事故而丧生,让人不得不感叹天妒英才。

  

这部电影的原标题是Ford v Ferrari,但实际上核心内容并不是真正福特和法拉利的对抗,因为谢尔比和迈尔斯联手战胜的不仅仅是法拉利,他们也战胜了所谓的制度以及官僚主义。

  

自此,法拉利一直是那个值得尊敬的企业,他们竭尽全力将车辆的性能发挥到极致,也竭尽全力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关于它的拥趸者,对于它的信仰,似乎一切都是值得的。而与法拉利的对抗,虽然有些赌气的成分,但也让福特从此走上了一条完全不一样的道路。汽车,是冰冷的,但人,却是火热的。正是一群火热的人,成就了法拉利,也成就了福特。

注:图片均源于网络,请作者联系我们,以奉稿酬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