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观致汽车说首款车失败尚早

      走中国汽车自主创新另类途径的“观致汽车”最近有点烦,先是被曝“上市2月以来上牌量仅为32辆”,接着又被传“三年间净亏损额20亿元以上”。再无人提起观致汽车当初的“光荣与梦想”。

  作为汽车业界最大限度借助“外脑”和全球领先供应商的汽车制造商,观致汽车团队囊括了大众汽车前北美副总裁石清仁、前宝马MINI设计总监何歌特、前瑞典萨博公司整车集成总工程师毛杰等全球汽车行业内外的精英,在采用麦格纳斯太尔、博世、格特拉克、微软等全球领先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之后,首款车型观致3先是在日内瓦车展上一炮而红,而后又获得欧洲五星级安全评级且是当年最高分。

  观致3当前可谓是“叫好不叫座”,但与许多“慢热”车型一样绝非是祸。相反,诸如一汽迈腾这类“慢热”车尽管上市时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沉淀后,厂方的营销能力和产品品质在慢热中扎稳根并日趋成熟,就会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转而取得源源不断的销售业绩。

  与当年荣威750高价入市备受质疑一样,观致3的定价与细分市场价格较高的一汽大众速腾接近也是饱受争议,但诚如荣威750定调上汽自主高端之路,才有后续荣威550荣威350产品持续热销,观致3作为探路者必然要“高举高打”才有后续产品的生存空间。

  何况来自终端的观致3销量情况并非差的离谱,观致3仅武汉一家4S店上月订单数就有30多个,但实际只有7人拿到现车,按照观致方说法车辆需要等待是因为观致汽车外资方的严格要求,不达标车要打回厂里。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观致3此前又何必急着匆匆上市呢?

  笔者揣测,造成观致3无车可卖的原因或许就在生产环节与销售环节沟通不畅,如此看来,这支国际化管理团队也不是“无懈可击”。

  值得注意的是,观致汽车在发展经销商渠道时,不批准原有的奇瑞经销商的加盟,而是倾向于有合资品牌门店的经销商集团,并采取区域总代理模式。

  笔者认为,由于对加盟商的过于挑剔,甚至连老东家奇瑞的经销商资源都未进行嫁接,实在算不上高明之举,这也致使其渠道拓展进度距其规划目标有较大差距。更令笔者费解的是,当前观致汽车市场及销售执行总监卫思梵,此前虽曾担任前麦肯锡意大利和中国公司汽车项目的高级项目经理,但连中文都不会说,却居于执行层面的职位。

  当前,观致已开始通过斯洛伐克一家独立分销商销售汽车,以此作为在欧洲扩张之前的试水,但其重心仍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

  观致管理层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其合资方只是财务投资者,而非战略投资者,他们不会眼看着观致汽车持续亏损、中国渠道建设缓慢、新车销售乏力,如果想要改变“叫好不叫座”的现状还需要让这个国际化的团队多增加一些“中国元素”。(王 禁)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