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级市场」这股风正在吹向汽车金融领域。数据显示 2017 年我国汽车金融市场渗透率为 39%,而据专业机构德勒预测,这一比例有望在 2020 年达到 50%,市场规模提升至 2 万亿。
金融成二手车市场盘活力量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在 90 后这股消费新势力抬头的当下,不仅用户的新车置换周期正在缩短,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二手车金融的发展。行业前景的乐观预判使得玩家争相涌入,赛道逐渐变得拥挤,这些玩家包括 P2P 网贷平台、汽车电商平台、消费金融平台以及第三方汽车金融服务机构等。

二手车金融的突然发力,离不开以下两种因素。
一来,从二手车电商平台角度看,由于行业内苦于找不到清晰的盈利模式等因素,不得不将宝押在金融身上,意图从中寻找新的发展良机。二来,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看,随着监管政策的收紧,为大量资金寻找实际的场景依托成为许多互金企业谋求合规化的路径。为此,以线下交易为主流的二手车金融就成为了这些网贷平台转型的突破口,如去年上线大白汽车分期平台的趣店等等。

总的来说,在二手车电商盈利模式尚未摸清,以及一些 P2P 网贷平台寻求合规发展路径的情况下,以二手车金融为代表的汽车金融领域已经成为这些平台的下一个战场。只是从二手车金融过度倚重线下业务的特征来看,二手车金融行业前头还有许多拦路虎。
不能承受的线下之“重”
与许多以线下实体为重的领域一样,汽车金融的交易绝大多数聚焦线下,并且线下的竞争正处于爆发和洗牌阶段。到头来虽说进场的玩家一批又一批,但长期存活下来的平台也不过寥寥几家,剩下的绝大多数阵亡在了烧钱的沙滩上。

网贷之家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 2018 年 4 月初业务涉及车贷的 P2P 平台中,仍在运营的有 859 家,而这一数字在去年全盛时期高达 1741 家,这意味着有超过一半的车贷平台已经停业或倒闭。
大批车贷平台的倒闭原因,市场竞争的加剧是一方面,根源却在于线下业务的发展重模式。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情况,线下场景占车辆交易的绝对份额,这对平台的资金能力是一大考验。巨额的资金成本让许多玩家不忍负重,不仅线下运营团队需要高昂的成本,贷款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扶持,许多 P2P 平台甚至为此背负了巨额债务。因而线下汽车金融虽然有着实际场景,可合作的车商也不少,对许多玩家来说单子不是问题,资金成本才是最大的难题。
中小玩家突破难,行业竞争依旧在线下
不可否认,二手车金融头部玩家们由于先发优势,所构筑的护城河已经相当稳固。中小玩家们除了在手续交易上、放款速度上不敌巨头,还在流量、存量优势、规模上处于弱势地位。但在这个拥有万亿级市场的行业,前行的脚步一直在加快,市场资源和用户逐渐向头部平台倾斜,中小玩家突围战困难重重。

除此之外,中小玩家们苦于拿不到便宜的资金,此前灰色的高利润模式也走到了尽头。淘汰的号角一次又一次吹响,行业留给中小玩家们的突破点,似乎只剩下返点这条路子了,毫无疑问给车行的返点越高,越能加快占领市场的脚步。而这对于行业来说属于一种不健康的发展状态,大量砸钱做交易开疆拓土,收益却无法覆盖经营成本,似乎已经成为中小玩家们的通病。

综合来看,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交易,汽车消费年轻化的趋势正在一步步凸显,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通消费品」的属性也正在加强。在年轻一代对车贷消费观念逐步被释放的当下,二手车金融未来将迎来规模更大、竞争更激烈的发展行情。而无论是新车交易还是二手车交易,这始终是一个低频场景。
因此,入局的玩家至少要具备强大的资金扶持能力,才能在线下门店、人员配备上下足功夫,最终以规模效应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