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减速带?NO!盘点七大托底陷阱

优联Auto

1万阅读

2019-08-28

不少减速带的设计相当坑爹,很多车子都有过被减速带托底的遭遇,“咣当”的托底声足以让车主痛彻心扉。其实,我们开车时遇上的托底陷阱又何止减速带呢?托底陷阱可谓五花八门,凹的凸的都有,杀伤力都不小。

  

陷阱一:路面减速带

  

损坏部位:前保险杠、排气管

  

减速带的设计初衷,是提醒驾驶员减速通过以降低车辆颠簸程度。不过,如今的减速带设计是越来越坑爹了。不仅形状怪异,而且高度不一,有些都可以用来拦车了。

  

陷阱二:陡坡的坡顶及坡底

  

损坏部位:前保险杠、底盘凸出部位如半轴、拉杆等

  

应对方法:我们可以采取车辆斜向的方法到达坡顶(或坡底),即以单侧前车轮(左前轮或右前轮)先到达坡顶(或坡底),避免托底。

  

陷阱三:马路牙子

  

损坏部位:前保险杠、轮胎、悬挂、排气管

  

应对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尽量不要将车开上马路牙子,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省钱又省心。

  

陷阱四:路面异物

  

损坏部位:油底壳、悬挂、排气管

  

经常有悲催的车主在论坛发帖,称爱车的底盘被路面异物暗算了,其中不乏砖头铁块等大杀伤力物体。

  

应对方法:我们驾驶时应该将视线放远,留意观察前方路段是否有异物挡路,提前作出避让。

  

陷阱五:泥泞路段车辙的中间凸起

  

损坏部位:前保险杠、悬挂

  

泥泞路段被车碾压多了,路上就会形成两道越来越深的车辙,而两条车辙中间的凸起部分则相对的越来越高。

  

应对方法:遇上这种路况,最保险的做法就是以单侧车轮沿中间凸起行走,可以避免中间凸起刮蹭底盘。至于车子会往一边侧倾的问题,只要角度不大,车子是没那么容易翻的。

  

陷阱六:路面凹陷

  

损坏部位:前保险杠、悬挂、轮胎

  

这里说的路面凹陷,是指那些遭破坏而出现沟槽或坑洞的路面。这些凹陷处往往比较隐蔽,从远处看并不明显,通常是车到凹陷跟前驾驶员才发现问题,只能是急刹车或硬着头皮开过去。路面凹陷越大,对车辆底盘造成的破坏也越大。

  

应对方法:还是和上面提到的一样,注意观察路况,提前避让;如果是必须通过这些凹陷,那就要将车速降低,慢速通过。

  

陷阱七:没有沙井盖的下水道口

  

损坏部位:轮胎、轮胎附近的外包围

  

没有沙井盖的下水道口的确是名副其实的“陷阱”,不仅开口大,而且有深度。车子不小心陷进去之后,想开出来基本没辙,只能靠千斤顶帮忙脱困。一些直径较大的下水道口,可以轻松吞下16英寸轮胎,车子万一栽在这种下水道口,轮胎及轮胎附近的外包围想不破都难。

  

应对方法:同样需要驾驶员开车时留心观察路况,注意避让这些“深坑型”陷阱。

  

减少托底伤害的实用方法

  

以上提到的应对各种托底陷阱的方法,只是属于“主动防御”,假如车子遇上避无可避必须硬扛的托底陷阱时,“主动防御”就基本用不上了。其实,只要我们提前为车子准备一些“被动防御”措施,也能有效减少托底带来的伤害。

  

1、加装发动机护板

  

发动机护板能保护发动机免遭路面碎石撞击及异物刮蹭,但这个实用的配置并非所有车型都有。对于没有这块护板的车型来说,推荐车主加装一块。

  

2、喷涂底盘装甲

  

如果你觉得发动机护板的保护面积太小,不妨为车辆底盘喷涂一层底盘装甲来个全面保护。

  

3、对爱车的离地间隙心中有数

  

尽可能地避免出现托底,才是减少托底伤害最实用的方法。因此,我们平常就要对自己要开的车的离地间隙有个清晰的了解。

  

总结:车辆底盘是除轮胎以外,离地面最近的部位。如今在马路上潜伏了各种各样的托底陷阱,驾驶员稍有疏忽,就会将车子送入托底陷阱,轻则底盘磨损影响心情,重则损坏车辆。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只要我们懂得一些主动及被动的防御技巧,还是能让爱车避免托底伤害的,最关键的还是要小心驾驶,安全意识不能丢。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