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蜀锦

1万阅读

2019-11-01

豪华品牌中大型轿车阵营当中,BBA占据了绝对的主导权,虽然其他品牌也推出过一些对标产品,但是却始终无法撼动BBA的地位。这其中除了品牌层面,更多的是产品的硬件层面。

要诠释一款中大型轿车并不是一件易事,因为中大型轿车要兼顾到豪华感、质感、操控性、舒适性等很多方面。但是由于定价的原因,它又不能像大型轿车一样可以通过更高的售价来换取利润。在有限的成本里面,要将上述的几个方面都做到,具有一定的难度。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A6在BBA这一代的中大型轿车当中,是换代最晚的一个。对于品牌来说,换代产品被给予了厚望;对于消费者来说,总是对新车抱有期望。很多人关心这一代车型的综合实力,是否达到了第七代也就是上一代车型在同时期综合实力的高度。那么,我们就来详细介绍换代车型的特点以及新旧车型的变化对比。

坚持稳重,但不油腻

上一代车型之所以如此受欢迎,外观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原因。从中大型行政轿车定位的角度来说,气场要偏向于稳重,而不是像中型车那样走灵动的路线。C7就很好的贯彻了这一理念,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过去,它都不会有丝毫的轻浮,特别是横贯整个车身的腰线,更加强化了这样的稳重气场。

这样的设计即便是再过两代车型也不会过时,可以说,C7是八代车型中最为成功的一代。但是它同时也面临一个问题,A6过于偏商务化,请注意,稳重并不等同于商务化。这一代车型有了不小的变化,它甚至比现款的A4更像是一台运动轿车,但是沉稳的气场依然保留。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相比宝马5系和奔驰E级,A6是更加厚重的,前两者的尺寸虽然差不多,但是更加纤瘦。从营造的氛围来说,A6L更为沉稳。但是设计师通过一些锋利的线条,又让这台车并不显得臃肿。

所以尾灯成为了唯一的还可以做到更好的元素。C8的尾灯很明显是具有贯穿式尾灯趋势的,中间横贯的镀铬装饰条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却最终戛然而止,让人看着有些着急。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如果可以,请将驾驶模式调至“手动”

驾乘感受才是A6L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大多数选择这台车的消费者既对操控性有要求,同时对于舒适性的标准丝毫没有降低。

在非高性能车领域,大众集团的双离合变速箱的确足够优秀,不论是横置发动机平台的DQ系列还是纵置发动机平台的DL系列都是如此,它们有着敏捷的换挡速度、清晰的换挡逻辑以及双离合阵营中非常出色的平顺性。

但是C8对于变速箱的调校似乎过于保守了一些,让这台7速双离合完全服务于燃油经济性以及舒适性。按照这款车型的定位来说,这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其中总是有一些更激进的车主。不仅如此,这台变速箱还缺乏多面性。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这台车总共拥有三种驾驶模式,经济、舒适、运动。在前两个模式之下,行政级定位的轿车,变速箱的表现的确应该保持沉稳,这一点A6L做到了。这时候的变速箱升高挡位非常的积极,大多数的时候都会在2000转之下完成升挡,几乎听不到任何发动机的噪音以及排气的声浪。即便速度达到了120km/h,发动机的转速也不到2000转,齿比设定也是为了燃油经济性。

不得不说,这时候不论是驾驶员还是乘客都会感到昏昏欲睡,因为动力总成几乎没有存在感。如果需要加速,请将油门踩下一半,因为前1/3的油门几乎都是虚的,并不会因为脚下的细微动作而出现重心转移。再加上变速箱的慵懒,在经济和舒适模式下并不急于降低挡位,直观的感受就是动力的迟滞或者是不够用。这样的设定,可能年龄大一些的消费者会喜欢。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运动模式下,这样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观。切换到这一模式之后,变速箱会默认的降低一个挡位以拉高转速,以便让发动机的状态更活跃一些。但是这时候油门的灵敏度依然没有本质上的改观,前三分之一依旧迟钝。

这时候变速箱对于油门的开度稍微敏感了一些,但是你依然很难让变速箱连续降低三个挡位的,这在突然需要提速的时候就会显得很尴尬,明明有这样的动力储备,但是由于变速箱程序以及油门设定的原因,不能第一时间的发挥出来。这就像是一个拥有天赋的人,却从来不努力学习一样让人感到无奈。

或许,工程师想把这台车打造的足够舒适,但是舒适并不代表着迟钝,何况这台车的动力储备并不算弱,还有一台硬件足够出色的变速箱控制着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既然给了三种驾驶模式,那么互相之间就应该有着明显的差别,但是A6L的三种模式之间区别并不算大。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在高速路段和山路上,尝试着手动换挡模式,终于,发挥出了这套动力总成的潜力。当转速超过3000转之后,由于发动机早已经达到最大扭矩输出转速,再踩下油门,那种迟钝的感受消除了很多。保持这一速度,如果再多减低一个挡位转速达到4000转以上时,油门变得更加灵敏,传进耳朵的还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声浪。虽然还是4缸发动机的声浪,但却有着类似于性能车的浑厚。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这时候才是这台车最为美妙的时刻,不过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手动模式是几乎不会用到的,所以这台车性感的一面很难展示在大家的面前。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悬架舒适好于座椅舒适度

2.0T车型并没有悬架软硬调节,但是悬架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度。路面的细碎颠簸,并不会纹丝不动的被传递到车内,但是你会感受到路面的状况是什么样的。快速驶过较大的起伏路面也不会有明显的抛跳感,车身还是被稳定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之内;至于通过较大的坑洼或者颠簸,悬架也不会出现多余的弹跳。这套悬架保留了车辆的从容,将车身姿态控制在了一个合理的范围。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当然你不能将这台车当作是运动型轿车来看待,因为它的确过滤掉了一些路面的细节,舒适感更为重要。山路时,将车辆以较快的速度扔进弯道中,也不会有过于明显的侧倾,能够给予驾驶者充足的信心。

对比上一代车型,动力总成的匹配更为保守,但是底盘的扎实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这一代新车,后排座椅的设定还不够舒适,座垫较短,填充物较硬,同时靠背的角度还可以再大一些,否则长途乘坐容易疲劳。空调操作区域因为更改为全触摸的交互方式,需要一定的学习时间来适应。

A6L换代之后外观转为运动,但是依然维持中庸之道

  

蜀锦畅言

换代之后,A6的外观以及内饰有了巨大的改变,和历代车型比起来改变的跨度相对要大很多。但车辆的内核依然很奥迪,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白开水驾驶感受。行政轿车的主要用途为家用或者是商务用途,不需要太过于鲜明的性格,这种中庸反倒是更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