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可靠性仅36分!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为何那么差?

汽车人频道

17.7万阅读

2022-11-18


混动汽车是最可靠的细分车型,而纯电动汽车几乎是表现最差的细分车型。这是《消费者报告》(Consumer Reports)日前公布的《2022年汽车品牌可靠性报告》(下称《报告》)中得出的结论。


巧的是,纯电动汽车标杆特斯拉最近深陷“失速门”:本月初潮州一辆特斯拉汽车失控狂奔碰撞多人,导致2死3伤。近两周时间过去,事故原因至今仍未查清,车主方面则一口咬定是刹车失灵。


除了失速,纯电动汽车还经常曝出动力电池安全问题,这并非特斯拉“专利”,所有电动车品牌都出现过自燃起火事故。虽然纯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20%,但安全可靠性仍是制约其发展普及的关键原因。



纯电动汽车平均可靠性仅36分




《报告》的可靠性分数以百分制计算,在电动化车型类别中,混合动力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最可靠,平均可靠性得分为78分,而纯电动汽车的平均可靠性得分仅36分。


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可靠性差异巨大,《消费者报告》汽车测试高级主管Jake Fisher分析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两种车型试图触及的市场和消费者不同。


“混合动力汽车通常会使用经过多年彻底测试和审查的技术,比较容易吸引实际的消费者。虽然有些消费者可能会认为混合动力汽车很‘无聊’,但缺乏复杂的功能可以提高车辆的可靠性。而纯电动汽车被设计得‘令人兴奋’,以吸引早批愿意尝试的消费者,但这类纯电动汽车通常使用未经测试的最新技术,可能会出现被忽视的错误和其他问题。”


目前市面上的混动技术,都离不开机械结构的加持,混动鼻祖“双田”是这样,国内的长城、奇瑞等也是如此。基于在内燃机领域积累的技术底蕴,汽车制造商做混合动力的技术难度相对较小。


另一方面,主机厂对混动技术的布局其实比国内消费者所想象的要早。全球混动领域的霸主丰田自不消说,早在1969年便开始研发混动技术,并于1997年推出了世界首款量产混动汽车普锐斯。


国内的主机厂中,比亚迪2004年开始研发混动车型,广汽集团2009年开始研发混动技术,长城汽车则于2012年规划布局混动系统。


相比之下,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有别于传统燃油车,使用电动机代替燃油车的柴油/汽油发动机,以电池组代替了燃油驱动车辆,再以电控系统连接电池和电机,彻底颠覆传统内燃机技术。


传统燃油车发展了100多年才有今天的安全可靠性,作为新鲜事物的纯电动汽车自然也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发展和自我修复,才谈得上可靠。



自燃和失控是两大致命要素



影响纯电动汽车安全可靠性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动力电池,一个是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与之相对应的两个关键词是“自燃”和“失控”。


说到电动车自燃起火,很多车主闻之色变。虽然从官方数据来看,电动车的自燃率不比燃油车高,但自燃起火时留给车上人员的逃生时间却比燃油车少近15倍——油车起火时间大多为5分钟,电车只有20秒。


从已曝光的一些电动车自燃事故来看,逃生时间可能比官方数据还少,车辆从冒烟到起火只过去了不到10秒钟时间。比如发生于2019年4月的特斯拉上海小区地下车库自燃事故,从车底冒出白烟到车底自燃只有5秒钟时间。


为什么电动车从冒烟到起火的时间会这么短?因为电池在工作中会放热,若散热条件不好就会引发热失控,从而发生自燃,而电池内部正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有很多可燃材料,一旦起火容易爆燃,如果遭受外部猛烈撞击,还很容易让电池内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引起爆炸。




引起电动汽车自燃的原因很多,电池散热不良,长期在高温环境下使用,充电时间过长,线路老化破损,充电环境封闭通风不良,电池管理系统设计要求低等等,都会引起电池热失控发生自燃。


目前市面上做纯电动汽车的主机厂,无论是新势力中的特斯拉、蔚小理,还是传统主机厂中的比亚迪、上汽、北汽等等,旗下纯电动产品无一没发生过自燃事故。


至于“失控”,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潮州特斯拉事故,就涉及到车辆失控问题,车主坚称事故原因是因为刹车失灵。虽然此事尚无鉴定结果,但特斯拉刹车失灵问题已经不止一两次出现。


根据公开报道,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特斯拉都发生过许多起突然加速、刹车失灵现象,台湾艺人林志颖今年7月驾驶一辆特斯拉发生车祸,事故原因也与车辆失控有关。


除了特斯拉,小鹏P7、蔚来ES6、荣威i6 MAX EV等众多国内电动车也发生过失控事故,这也成为不少车主不愿意接受电动车的重要原因。


电动车与智能技术相生相伴,纯电动汽车发生失控,往往与智能驾驶系统有关。尤其是自动驾驶,被普遍认为是电动车时代车辆的“灵魂”,可以直接改写整个汽车行业的格局。



为了吸引消费者尝鲜,汽车制造商通常将未经测试的最新智能技术搭载在纯电动汽车身上,不成熟的技术自然很容易出现问题,而消费者则沦为了测试的小白鼠。


作为颠覆传统燃油车的新生事物,纯电动汽车对安全性的要求比燃油车更高,但目前发展的时间有限,在国内也是最近两三年才大行其道,短短的时间还不足以检验新技术,整体安全性肯定不如燃油车。在纯电动汽车的安全可靠性与燃油车相媲美之前,基于机械结构、可靠性更佳的混动汽车或是最完美的过渡方案。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