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传得沸沸扬扬的“斯柯达将退出中国”传闻终于有了官方正式回应。斯柯达CEO劳斯·泽尔默近日表示,斯柯达正在考虑退出中国市场,将评估各方面业务后于明年做出决定,未来可能考虑以进口的方式在中国销售。
斯柯达做错了什么?
斯柯达于2005年进入中国,由上海大众生产,首款车型明锐于2007年推出市场,2016年开始品牌独立运营,由“上汽大众”变为“上汽斯柯达”。
2016-2018年,斯柯达借国内SUV消费热潮连续三年销量突破30万辆,但最高销量定格在了2018年的34万辆,随后销量一路大泄,2021年全年销量7.12万辆,今年1-10月累计销量只有3.8万辆。在这个过程中,斯柯达到底做错了什么才被中国消费者抛弃?
首先就是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斯柯达虽然使用与大众相同的三大件,但定位却低于大众,同级车型要比大众便宜3万元左右,号称“廉价版大众”。正因为定位比大众低半级,品牌认知已经固化的消费者宁可选择贵几万块的大众同级别车型,也不愿意买性价比更高的斯柯达。同平台的上汽大众途观L一年能卖15万辆(2021年),而柯迪亚克却只卖出1500多辆。
在自主品牌实力相对落后的时候,不够钱买大众又不想买自主品牌的人,可以折中选择斯柯达;但当自主品牌技术发展起来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已经很小,市场不再需要两者中间的过渡品牌,这使得斯柯达以及韩系品牌在夹缝中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过去十几年的中国车市,一直存在豪华品牌不断下压、合资品牌持续上攻的现象,多年持续的结果导致市场出现“两头变大、中间缩小”,即豪华品牌、自主品牌的市占率提升,合资品牌的市占率则被压缩。
所以最近四五年,铃木、雷诺相继退出了中国乘用车市场,除了广汽丰田等个别品牌之外,绝大多数合资品牌的销量都明显下滑。主流合资品牌尚且生存困难,更何况斯柯达这种定位偏低的非主流合资品牌?
其次是产品推新节奏太慢。当中国车市进入存量阶段,车市竞争激烈程度大大提升,车企要想维持往日的销量,必须依靠强大的新品攻势。在推新节奏上,同一个集团的斯柯达与大众几乎是天壤之别。大众品牌每年新品加起来至少有十几款,而斯柯达最近几年推出的新车加起来还没有大众一年的多。斯柯达主力走量车型明锐,目前在国内销售的还是2013年推出的第三代车型。
斯柯达目前在售车型只有9款,5款SUV+4款轿车,包括全新柯迪亚克、全新柯迪亚克GT、柯珞克、柯米克、柯米克GT,以及明锐、明锐PRO、速派、昕锐,去掉同款车型的小改款,总共是6款车型,这样的产品组合对于一个入华17年的合资品牌来说有些单薄。汽车行业的新品牌、新产品层出不穷,而斯柯达可选择的车型不多,潜在客户自然就会流失。
不仅推新节奏慢,斯柯达的本土化程度也不足,车型外观内饰经常被消费者吐槽“老气”,无法契合中国消费者的审美,柯迪亚克即使采用了中国设计团队提供的外观造型,依然给人感觉“换汤不换药”。
其次,与其他传统合资品牌(大众除外)一样,斯柯达也存在电动化转型缓慢的问题,甚至比丰田、本田、日产、现代、福特、通用等其他合资品牌更慢,这让其在电动化进程大大提速的最近三年里加速掉队。
大众集团2018年就发布了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国内南北大众的ID.系列电动车已上市近两年时间,而斯柯达今年8月才发布了电气化产品规划,在中国市场至今还没有一款新能源产品上市。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升至33.8%(11月),这三分之一的市场完全与斯柯达无缘。
中国市场要不要舍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一直是大众汽车集团最重要的市场,也是斯柯达在全球重要的市场之一。斯柯达2021年全球销量为87.82万辆,同比下降12.6%,其中,中国销量是7.12万辆。放弃中国市场,意味着斯柯达全球销量要进一步压缩,但如果维持现状,区区几万辆的产销量很难维持盈亏平衡。
根据目前的市场表现,斯柯达今年在中国的销量大概在4万-5万辆之间,这种情况下该不该退出中国市场?斯柯达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斯柯达CEO劳斯•泽尔默(Klaus Zellmer)表示,中国市场竞争非常激烈,未来斯柯达可能考虑仅在中国销售汽车,而不会进行国产。也就是说,斯柯达可能效仿JEEP、讴歌,以进口的形式在中国市场销售。这种轻资产的运营模式,是斯柯达降低成本的最简单快捷的方式。
至于斯柯达停止国产后在中国的道路怎么走,估计大众集团高层也还没有明确的想法,因为停止国产、改为进口只是当下减轻负担的权宜之计。
从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新能源汽车已经提前完成了“2025年渗透率达25%”的目标,未来的舞台将逐渐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汽车的竞争,而电动化转型缓慢的斯柯达,至今尚未正式取得电动车时代的门票,不管走国产的道路,还是进口的形式,斯柯达在中国的发展都是不乐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