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能源时代,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买车的时候都会考虑纯电车型,然而,里程焦虑问题,一直都是纯电车型的一个特点,也有不少的厂商通过各种方式来降低里程焦虑,例如特斯拉最早通过增加电池容量来降低里程焦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如今车企推出的电池容量也可以做到100kwh,续航大多数在500-600km,甚至接下来还有150kwh大电池,续航也已经不再是累赘,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充电难、充电慢。
补能时间一直以来都是主机厂在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高压快充受到主机厂的喜爱,从保时捷、现代发布的800V平台,再到比亚迪、广汽、小鹏等中国车企也相继推出自家的800V平台。逐步解决补能时间的问题。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哪怕PPT上演绎的数字再好,但是要真正实现800V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对此,市场做好准备了吗?
800V高压平台的诞生
让我们把时间拨回到10年前,当时中国发展的充电设施是以慢充为主、快充为辅。而在大城市里,许多居民没有固定的车位,这一现状也导致了车主的“续航焦虑”。同时随着电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慢充为主 快充为辅”也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从此,“快充慢充均衡发展”逐渐成为行业共识。
当前,主流的电动车均采用400V架构,在电流限制下,充电功率的极限难以突破200kw,假设把350-400kw的充电功率当做目标,那么800V高压平台的充电电压,足以满足需求。2019年,保时捷率先推出了800V高压平台纯电车型——Taycan,也是第一款采用800V高压平台的量产电动车。自从保时捷推出了800V平台后,不少车企也投身800V高压平台的研究中。
2021年11月,小鹏发布了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小鹏G9,可实现充电5分钟,补能200km的充电条件。此外,理想汽车曾在2022年9月的L8发布会上提到,未来理想汽车的纯电动车型将采用800V高压平台。
800V有什么技术难点?
既然那么多的车企开启布局800V高压快充,是不是这项技术以及普及了呢?别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魏学哲指出目前还有三个技术难点,一是电力电子技术难题,电压提升所带来的耐压以及绝缘设计等问题,SiC技术带来的高频斩波问题;二是电池技术,快充对电池的安全和寿命都有挑战;三是充电管理,电池在快充中的动态变化以及BMS的问题。
同时,目前市场上的快充,均以400V架构为主,车企还要面临系统级升级挑战,例如:电池、电机、电控等都要进行适配。目前行业内也有为800V高压平台提供的解决方案。但是800V的铺开,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成本。在技术上,800V的道路是可行的,但是现阶段的碳化硅受制于成长速度慢、良品率低等原因,成本短时间内无法降下来。
800V高压平台要发挥其作用,还需要产业链、新能源汽车生态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基础设施的铺盖,都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实现。同时,采用800V的高压充电桩成本高,也需要一个商业模式达成成本平衡。
电动EV:800V高压快充平台,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
从理论提出,到实践落地,再到规模化生产后的成本下降,800V高压快充平台的大规模普及,仍然需要一段时间,对于车企来说,非常需要前瞻性的技术规划,同时也需要企业走在前方牵头。以及电网、充电设施的多方面推荐,才能得到更快的发展。
假设未来800V高压平台的落地,相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改变用户的使用体验,就像快充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大家使用智能手机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