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等变革性技术的推动下,汽车产业从最初的“以产品为中心”开始向“以用户为中心”转变。“以用户为中心”的变革进程中,不应是喊口号、耍“花招”,更应在产品研发、制造、服务等全流程遵循这一理念。
西安车主赵先生在汽势Auto-First投诉平台称,其2022年12月26日在西安购买的一辆长城魏牌拿铁DHT-PHEV,三个月的新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许多毛病,部分问题在反复维权和沟通后得到解决,但起步异响和驾乘车辆耳朵不适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赵先生三个月的新车驾驶经历并不挺闹心的。去年12月底,赵先生驾车时发现车辆蓄电池的电量只能充至86%、雨刮有异响以及主驾驶车门与隔音棉摩擦异响。赵先生前往4S店售后处理蓄电池、雨刮等问题时,4s店售后人员以车辆行驶超过2000公里为由,不予更换雨刮,后经查看维权记录、致电官方客服后方才予以更换。
而针对车辆蓄电池充不满电和主驾驶车门与隔音棉摩擦异响问题,赵先生表示,1月份,魏牌经销商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仅仅是对对车辆进行了油电双降升级。直到2月份,通过充电器为车辆电瓶充电解决了充不满电的问题,摩擦异响问题经过更换隔音棉,初步解决问题。但油电双降升级不彻底造成起步吭吭异响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
旧问题未得到解决,新问题又找上门。从2月9日开始,赵先生驾驶车辆时,发现耳朵出现不适症状,同事乘坐车辆时也出现耳朵不适、疼痛。赵先生将问题反馈到经销商和客服后,厂家技术人员反馈该车辆在时速为30-60公里区间范围内对耳朵有压迫感属于正常情况。
由于耳朵不适、疼痛长时间存在,在赵先生一再要求下,4S店技术总监及厂家人员一同对赵先生的车辆进行测试,并通过微信告知赵先生车辆噪音检测、频率能量分析和路躁频率能量分析,均好于经销商处的试驾车。
不认同测试结果的赵先生表示,测试时速、路况等条件单一,无法充分说明两辆车的差异。测试内容单一,仅限于声音,未充分说明车辆不存在引发不适的问题及安全隐患,未出具正规测试结论和未提供后续处理方案。
截止3月9日,赵先生三个月的新车在时速为30-60公里区间范围内引起驾驶人以及乘车人耳朵不适、疼痛的问题,依旧没有得到解决。
对于魏牌来说,赵先生所出现的问题或许是个例,但置若罔闻的冷处理并不可取,相较于产品研发深度吸纳用户需求与建议,与用户共创,售后服务和用户体验决不能成为“以用户为中心”的短板。
当下,中国汽车市场已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竞争的阶段,蒙眼狂奔的时代成为一去不复返,这一轮的大浪淘沙中,重视消费者的需求并消费者需求为导向推出产品,成为越来越多汽车企业的生存法则。
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体量日益庞大,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不应该局限在产品之中,更应该延续到售后服务体系。
尤其是近几年,造车新势力通过全新的技术理念和售后服务理念,建立起一套用户和企业直连的全新关系,用户生态体系贯穿车辆研发、销售、售后等全生命周期。
而这种颠覆传统产业模式的全新售后运营思维,让“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从产品延伸到售后之中,极大缓解消费者在用车时的后顾之忧,也从侧面提升品牌美誉度。
短时间内,一个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爆款产品推出,能够让汽车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但售后服务、用户生态体系的缺失或者不足,如同给爆款车型浇上一盆冷水,让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大打折扣,进一步导致增换购用户的流失,让产品成为一锤子买卖。
在不断增加的体验触点和不断延长的体验路径中,传统汽车企业更应该从幕后走到台前,不耍花招的践行“以用户为中心”理念,建立体系化的客户体验管理,与经销商形成合力,在产业变革时期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