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广汽集团的一纸公告,估计很多人都快忘了,原来华为与广汽埃安还有深度合作,二者在2021年确定以联合开发、共同定义的方式推进AH8项目。
但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无论是华为还是广汽埃安,对这个项目都没有太多的宣传,合体营业更是少之又少。尤其在对比华为与赛力斯、极狐、阿维塔之间的热络关系后,华为与广汽埃安这对CP,就显得非常平淡,没那么好磕了。
等到我们再看到华为与埃安出现在一起时,二者的关系已经变了。根据广汽集团发布的公告显示,AH8项目由广汽埃安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
原因并没有明说,只是用“各方资源的调配”一语概括。而在合作关系变更后,双方都明确表示,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广汽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从联合开发,到供应商,虽然加上了“重要”二字,尽力维持“分手后还能做朋友”的体面,但事实上,华为之于广汽,已不如先前那么重要,按照普遍流传的说法,华为被广汽“降级”了。
华为很强势,广汽不服软
业内对于华为的强势早有耳闻,虽然它一再声称“不造车,只会帮车企造好车”,但在“帮”的过程中,它的姿态与态度一向很强硬,并非一般的供应商与合作伙伴。
这一点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的公开言论就能明显感受得到,他曾发表“车企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不要干预我们做什么”、“他们品牌没品牌,渠道没渠道,零售没零售,产品设计,体验各方面都不行,没有哪一项东西行”等言论。
而广汽也证实了这点,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曾公开表示“华为要价高”、“(埃安)基本上没有议价能力”。
也有广汽内部员工透露,“华为东西非常贵,而且强势压给主机厂用,完全谈不拢。”
除了价格,华为的强势还体现在合作过程中的话语权上。
当初之所以选择与华为合作,广汽的初衷是想借助华为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优势,帮助自己抢占赛道,但广汽并非放弃自研,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多次表示“合作与自研双轨并行”、“必须要自主掌控未来核心技术”等。
因此双方选择了HI模式,即由华为提供底层硬件、算法及开发平台,而由广汽埃安自主构建整体方案,保留更多自主研发的空间和灵活性,把握合作过程中的主导权,成为合作车的“灵魂”,而不只是一个“身体”。
但在后来的合作过程中,华为却什么都想参与和决策,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广汽埃安的发挥空间,背离了HI模式的要义。而此前HI模式主导者,亦是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COO被停职,多方消息反映是因HI模式进展不顺,也许华为与广汽的矛盾,便是其中一个不顺的案例。
与此同时,华为对于赛力斯的“剥削”,或许也让广汽更加警惕。据悉,在智选车模式下,华为除了每辆车抽取10%的提成以外,还要掌握汽车数据、车型重要参数标定、主要销售渠道,赛力斯的话语权少之又少,基本上是“为华为造车”,业内也常用“傀儡”形容它。
然而,华为虽然强势,但广汽也并非服软的主。好歹它也是全国排名前几的汽车制造商,背景、资源、基本盘以及野心统统不缺,这注定了它不会像其他弱势车企那样软下骨头,对华为唯命是从,一旦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代价超过其所带来的利益,解绑便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不靠华为,广汽也能生存
此次广汽与华为终止联合开发AH8项目,既有对“强权”说不的资本,也有防范风险的必要。
先来说它的底气。在没有依靠华为背书与赋能的前提下,广汽埃安2022年累计售出27.1万辆,同比增长126%,创造历史新高,今年前2个月累计销售40292辆,同比增长64%。
也许你会说这份销量有B端的贡献,但你不能否认的是,埃安的知名度与市占率确实有在提高。通过自力更生保持可观增速的埃安,自然不需要像赛力斯、极狐那样在合作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再者,广汽不是一穷二白的弱势车企,目前它已经拥有了自研的AEP3.0纯电平台、星灵电子电器架构等先进技术,并向自研全栈产业链的方向大步迈进,在这个内卷成性的时代下,手握核心技术与强势供应体系,便有不屈居于人的资本。
那么,又为何称此次解绑为防范风险呢?
一来,在广汽集团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官方表示埃安有望成为继特斯拉后盈利的纯电车企,时间节点便是未来的两到三年。而埃安目前仍旧处于亏损状态,如果无法与华为议价,或是利益分配不当的话,将影响埃安改善盈利状况。
二来,广汽自主板块在发展过程中,没少经历卡脖子的事,GS8因为变速箱被爱信断货,由此走下神坛,到了新能源时代,广汽又因为电池,“被迫”给宁德时代“打工”。
都说智能化是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我想广汽自然不肯在这重要关头,再因为过度依赖某一合作方而束手束脚,失去竞争优势。
写在最后
这次的合作失败对于华为而言,也是一次不小的警示,虽然可以凭借技术拿到合作的主导权,但是这样霸道强势的风格对于一些比较有实力的车企来说也是不能接受的,他们不愿意自家车型成为华为控制的“傀儡”。所以,在之后的合作模式中,华为可能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来面对这样的情况。
另外,这件事也揭露了技术供应商与车企之间在合作模式、主导权、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分歧和矛盾,当前智能汽车领域正处于一个快速变革和深度调整的阶段,各方都在寻求最佳的合作方式和发展路径,而脱离华为的埃安,今后必然少不得会与那些被华为深度赋能的品牌正面竞争,谁更占上风,似乎也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