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0亿欧,研发周期缩短30%,大厂转型还得看大众汽车集团!

1号车盟

2358阅读

2023-04-21

作为疫情全面放开后的首个国际性车展,2023上海车展令人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是因为,所有汽车人期盼的“行业繁荣”似乎回来了,各大车企的全球高管汇聚一堂,各式各样的重磅新产品、新技术、新战略交织碰撞,热闹的掌声、欢呼、交谈一扫过去三年的冷寂。

陌生是因为,诸多行业变化集中在本届车展上体现,比如说,这是“含油量”最低的一届车展,新能源车型成为了绝对主流;一系列全新技术、理念的落地,也在宣示着,我们将与过去那个习惯的汽车时代告别。

但无论是从“熟悉”还是“陌生”的维度去看,这一届上海车展有一个主旋律是没有变的,那就是中国市场对于所有车企来说至关重要。自主车企扎根本土,外资车企走向中国,甚至在为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努力改变。

其中,很早就喊出“在中国,为中国”口号的大众汽车集团,以2款重磅车型全球首秀、20款电动化车型集体亮相以及一系列筹划布局的力度,再一次展现其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期盼。

多线齐发,以行动彰显诚意

在本届展会上,大众汽车集团携旗下大众汽车品牌、捷达品牌、奥迪品牌、保时捷品牌、兰博基尼品牌、宾利品牌和杜卡迪品牌强势登陆。

其中,大众汽车品牌在先前已经推出了ID.3、ID.4 CROZZ、ID.4 X、ID.6 CROZZ及ID.6 X的背景下,再度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纯电旗舰车型ID.7,并且是全球首秀。

这款全新电动轿车的出现,标志着大众汽车品牌的新能源矩阵进一步完善,覆盖众多细分市场,同时拥有向上发展的无限可能。

奥迪品牌展出了奥迪A6 Avant e-tron概念车,虽说其为概念车型,但是根据品牌官方的消息指出,量产版的奥迪A6 e-tron很快将与中国消费者见面,并以进口车的形式率先引入销售。与此同时,这台车的展出,实际上也是PPE平台的技术亮剑,由此开始,奥迪将在2024年底陆续推出多款基于PPE平台的国产纯电动车型。

保时捷品牌带来了包括保时捷Taycan、保时捷Taycan 4S Cross Turismo两款新能源汽车以及新款保时捷Cayenne、保时捷911Dakar等众多车型。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新款保时捷Cayenne的全球首发亮相。

将上海车展作为集团旗下品牌众多新车的首发地,仅凭这一点,就能够让人看出大众汽车集团对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重视以及诚意,而这样多线齐发、首发的做法,也让人真切地感受到了大众汽车集团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愿景。

研发革新,推动中国产品迭代

除了在产品层面大秀肌肉以外,大众汽车集团在研发层面也做了前瞻部署。它宣布,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建立一家聚焦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与采购中心。

据悉,该项目被命名为“100%TechCo”,未来的业务范围将涵盖整车开发、零部件开发以及采购等职能,其核心在于整合资源、联结研发和采购能力,提升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协同效应。

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将中国本土先进的技术方案引入产品开发的早期流程,让集团旗下的产品能够更好的契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并推动产品更快走向市场。比如,目前大众汽车集团已经与自动驾驶软硬件解决方案提供商地平线达成战略合作,后者将在产品开发早期就为大众汽车集团提供有力加持。

在2024年“100%TechCo”投入运营之后,大众汽车集团新产品及技术的开发周期将缩短约30%,这也就意味着,大众汽车集团在此后将获得“先发制人”的核心竞争优势。

众所周知,传统汽车大厂的产品换代周期与年限普遍为6-8年,这样的迭代效率放在过去的燃油车市场当中,属于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然而在智能化与电气化时代,汽车行业逐渐有向手机、数码行业靠拢的趋势,智能新能源车更新换代的平均周期被大幅缩短。

这样的情况会让消费者在潜移默化中给传统车企打上研发怠慢、更新效率低下的标签,进而影响品牌形象。而大众汽车集团“100%TechCo”的诞生就是为了能够最直接、最高效的提振品牌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并加强产品的本土化创新,如此一来,大众汽车集团旗下的产品在迭代以及新技术下放的效率上,便能够比肩本土车企,这将为大众汽车集团未来的竞争之路注入新的活力。

写在最后

无论是从本届上海车展的参展规格,还是研发层面的超前部署来看,大众汽车集团的发展战略始终重视中国市场,这也是其“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落地与延展。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作为一家国际领先的汽车大厂,在面对行业变革时它所展现出的转型魄力与创新力,这两点将决定着大众汽车集团在接下来的市场角逐中占据优势,持续领跑。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