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福特福克斯ST旅行版,你就说这车有缺点吗?

陈庆镒

4436阅读

2023-06-26

第 4 代福特福克斯车系在原厂于 2021 年 10 月推出小改款版本,当时同步推出改款性能车型福克斯ST、以及福克斯ST Wagon。

车头造型大幅更动、灯具科技升级,更显性能氛围

小改款福克斯ST Wagon 的变动幅度,大致与一般福克斯车系相似,最主要的变化集中在车头处。其蜂巢状消光灰水箱护罩依旧维持 6 角形设计,但整体面积更为放大、几何造型上也有所更动,最重要就是将原先位于水箱护罩上方的厂徽、改于置放在水箱护罩之中,让整体造型更具辨识度。

而 ST 车型相较一般的福克斯而言,最大的不同除了采用蜂巢状的水箱护罩、下气坝,最明显的辨别处是在水箱护罩右下角有着专属红色「ST」字样,彰显其性能特征。

福克斯ST Wagon 采用 Matrix LED 矩阵式头灯组,透过 120 组 LED 芯片组可提供 8 种照明功能,功能涵盖同场唯一的远光灯智慧遮蔽、比起同场其余车系基础的自动远近光灯切换更加便利,并且也同样有主动式转向与智慧光型变化,笔者先前实际体验确实在夜间照明有绝佳效果。而整组头灯的昼行灯也改为三角环形处理,加上燻黑处理,造型更为动感,但就没有改款前的序列式方向灯。

车侧部分则基本维持改款前的轮廓,车身尺码长宽高为 4,675x1,825x1,490mm、轴距 2,700mm。足下的轮圈组造型依旧与改款前相同,同样是 19 吋消光灰色五辐双肋造型,配胎一样为跑胎 Pirelli P Zero。车尾则是针对尾灯改为燻黑处理,其内 LED 导光条几何造型也变为与车头呼应的环形处理,只可惜方向灯、刹车灯等仍为卤素光源,并非 LED。至于后保杠处双边单出的大口径排气尾管,则是 ST 等级专属。

13.2 吋 Sync 4 荧幕入注提升科技质感,Ford Performance 座椅包覆不俗

小改款福克斯ST Wagon 在内饰部分,除了原有的 12.3 吋数位仪表外,最主要在中央也从过去的 8 吋 Sync3 触控荧幕、升级为 13.2 吋 Sync4 系统触控荧幕,而且荧幕分辨率也一举升级为 2K 分辨率,就笔者身为第 4 代福克斯小改款前车主来看,确实在分辨率大幅提升。此外,小改款后也升级无线 Apple CarPlay 与无线 Android Auto 连结,但使用者依然可改以有线连接。

这组 13.2 吋荧幕相对而言高度反而比起过去 8 吋降低,较不会遮挡行车视线,甚至在荧幕右方还有导航、音乐等快捷显示功能,但就无法像 8 吋版本一样将荧幕全部关闭。小改款后也将空调面板整合于 13.2 吋荧幕中,并将空调功能常驻于荧幕下方、而不像许多车款需进选单多层翻找,只不过荧幕部分像切换风向、内外循环的动画过场过慢,稍嫌可惜一些。而小改款后在 HUD 抬头显示器中,也加入原厂导航或 Apple Maps、Google Maps 的导航指标与路名投放功能,同样的 12.3 吋数位仪表中也同步加入上述的导航指标与路名显示,对于掌握行进方向更加清晰。

ST 专属铺陈部分,除了将中控下方中央的引擎启动键、改为专属的红色字样处理外,ST 车型也将行车模式的切换快捷键、维持整合在方向盘右侧盘辐中,并且有着 S 运动模式独立的快捷键,切换比起一般车型直觉。有趣的是,ST 专属的 ST 字样三辐式平把方向盘,在小改后从过去的白色缝线、改为红色缝线处理,刚好与改款前的 ST-Line 车型对调。但 ST 车型就没像 Vignale 等级有仪表台包覆缝线。

其余变化部分,进口 ST 在中央鞍座原本在改款前就没有配置后座出风口,因此原先就是活动式中央扶手设计,但小改款后在旋钮式排档后方增加置放钥匙的空间,前方则依然有手机无线充电板、但前座增加 1 组 USB-C。

最大变革则也是将原先的双前座 Recaro 手动调整跑车座椅,改为双前座福特 Performance 性能跑车电动座椅,笔者认为其整体调整幅度比改款前更佳,舒适度也有所提升。后座则与改款前大致相同,最主要是缝线与中央麂皮面料与改款前不同,空间上以笔者 178 公分乘坐,后座膝部空间为 2 拳、地板也相当平整,头部则有 1 拳,上方还标配全景天窗。ST Wagon 在车尾除标配电动尾门外,行李箱容积有着 635 公升、6/4 分离倾倒后更有 1,576 公升之谱,而且小改款后还在后厢底板下方增加防水收纳空间,展现旅行车的便利空间机能。

旅行车动态出色、传统悬挂更均衡,280 匹大马力带来畅快驾驭

小改款福克斯ST 车系则维持 2.3 升四缸双涡流涡轮增压汽油引擎,可提供最大马力 280 匹/6,000 转、最大扭矩 415牛.米/3,000 转,Wagon 车型搭配 7 速手自一体变速箱设定。底盘部份则拥有 ST 专属悬挂、刹车系统以及 eLSD 电子限滑差速器。根据原厂测试数据显示,搭载 7 速手自一体的福克斯ST X Wagon 旅行车型,可在 5.8 秒由静止加速至时速 100 公里。

行车模式部分, ST Wagon 总计提供多达 4 种行车模式可选,包含防滑、标准、运动、赛道,其中开启赛道模式会关闭循迹系统,不过由于 ST Wagon 并没有像 ST 掀背搭载 CCD 主动式悬载调整系统、也就是俗称的电子避震器。另外采用自排设定的 ST Wagon,也没有像 6 速手动的 ST 掀背具有 Launch Control 弹射起步模式、以及便利手动转速衔接的退档自动补油功能。

过去笔者试驾小改款前福克斯ST 掀背时,就对其强劲的动力表现印象深刻,比起笔者自身使用的 182 匹 1.5 升 3 缸涡轮与 8 速手自一体组合福克斯ST-Line 而言,280 匹的 2.3 升 4 缸涡轮引擎不仅在账面数据多出近 100 匹,这具 7 速手自排的本体、虽然与 8 速手自一体基本雷同,但整体在换档的迅速度与升退档操驾自主权上,ST 车型的变速箱显得更加利落、聪明。

先前在 7 速设定的 ST 掀背上,笔者认为其整体的动力搭配,即便有着 eLSD 电子式限滑差速器的辅助,但仍带有一点部分过去大马力前驱车会出现的扭矩转向感受,另外 CCD 电子避震器在任何模式下的阻尼反馈、笔者也认为太过硬朗。

不过此次换到 Wagon 旅行车设定的 ST Wagon,而且还是小改款后的版本,笔者反而比较偏好 ST Wagon 的这种一般非 CCD 电子避震器悬挂反应,悬挂虽然不会因应行车模式调整,但整体的反馈不会太过死硬,而且反而对应路面的起伏更为服贴。ST Wagon 悬挂比起一般福克斯ST-Line 硬朗,却也不会过于死硬,整体仍算是运动氛围中带点韧性的表现。

而福克斯车系过往令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其精准的操控与转向反应,这点在福克斯ST Wagon 上一样能体现。试驾之前原本笔者会预期 Wagon 旅行车多出的一截重量与车身,会对整体弯中的动态反应产生较大影响。结果一将福克斯ST Wagon 开起来,发现其整体车头的指向性还是相当利落出色,而且透过方向盘左右转打更少的圈数与更小的死点,比起一般的福克斯ST-Line 在精准度与转向反应速度也有所提升,车尾却不会拖泥带水,都是相当利落的随后通过弯道,仅仅是相当狭小的弯道,才能略微发现尾部重量与车长带来的侷限。

而且福克斯ST Wagon 面对路面的碎震、还有弯道起伏的车身控制,同样都调校的相当出色,刚性扎实稳定,悬挂对应路面碎震或起伏的收缩都算是迅速,并不会有过多的余震造成乘员不适,甚至是笔者尝试坐在后座体验也是如此。

但相对起福克斯ST 手排直接的动力输出,笔者仍旧是能感觉到这具 7 速手自一体变速箱在动力转换上相对还是有些许流失,换档或降档的节奏若能再更快速会更佳,在部分需要强劲动力输出的情境时、相对手动车型而言自动车型,就没有铿锵有力、干净利落的沟通感。
而车内战斗气息浓的引擎声浪模拟系统固然热血,但其模拟声浪有点过大、长时间驾驶下来会较容易疲劳,排气尾管的声浪对于后座乘客也叫为明显,可见要享受性能气息、自然在这方面的体感有所牺牲,但若原厂可提供能在系统内调整声浪大小的选择应当会更为理想。刹车部分 ST 的前 330mm、后 302mm 碟盘在一般行车下都有强劲的制动力道,足下的 P Zero 抓地力表现也相当突出,不过若追求更为竞技化表现的车主、也是可另外再行升级。

高性能旅行车战场蓬勃多元

整体而言,笔者认为小改款福克斯ST Wagon 在对于动态的调整幅度并不大,依旧维持相当出色的动力与底盘动态表现;至于至于大众高尔夫 R Variant、斯巴鲁 WRX Wagon,则又是改采四驱系统助拳,其中 Golf R 更是超过 300 匹输出的不同量级。
上数高性能旅行车产品笔者几乎都接触过,箇中动态特性各有特色,实际上消费者可依据自身喜好、以及实际的试驾体验后,该车仍旧是高性能旅行车最亲民者,想要体验「旅行特快车」的快感与操驾乐趣,福克斯ST Wagon 绝对是不失为可列入考量的优选。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