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一次,华为又喊出了“遥遥领先”。但这回的主角不是华为Mate 60 Pro了,而是问界 新M7。
”
前不久,AITO问界新M7系列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24.98-32.98万。而在一个半小时的发布会中,素有“大嘴”之称的余承东不负众望的喊出了不下五次的“遥遥领先”,并放言在问界新M7身上投入五个“小目标”,对智能座舱、空间及安全表现做了优化升级。听起来是不是十分美好,既降价又强化配置。可到了网友那里却有些不买账,为什么?大概就是没能扎中用户的消费痛点。
从问界M7上市以来,有两大矛盾点一直没有被缓和。其一,是造型设计,其二,便是价格。
先说造型设计,既想追求商务路线,又想随大流跟紧年轻消费者的步伐,加入流行元素。结果就造成了“四不像”的局面,前脸老气搭配尾部时尚,给人很别扭的感觉。但偏偏问界M7就爱这个风格,在本次改款中,其依旧复刻了2022款的设计。这可与余承东口中所强调的“工业设计之美”,完全不沾边。
其次,就是价格方面,问界新M7最低入手价24.98万元,虽然比2022款的降了4万,但是配合上保险费、选配费、上牌费、商业险等额外支出,还是要将近小30万元。这就处于一个尴尬的区间,多加一些钱,就能入手燃油版的BBA。同时,蔚来ES6、理想L7、小鹏G6等名气更大的车型也扎根于此。
另一方面,随着“油电同价”、“价格下沉”等市场政策的出现,也让20万以内的新能源市场变得愈发火热,就拿最近大火的“混动四小龙”举例,宋PLUS 新能源、银河L7、深蓝S7及枭龙MAX,都很有自身的特色,很多消费者都被20万以内的市场区间给截流。
另外不得不说,安全一直是汽车最后的底线,凡是爆出过安全隐患的产品,下场基本都不太好。问界M7在此前中保研的碰撞测试中,出现了A柱明显弯折的现象,对驾驶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饱受消费者的诟病,并严重影响到了后续的销量表现。
在本次改款中,问界新M7重新改装了焊接产线,加入了潜艇级热成型钢占24.4%、高强钢和铝合金的占比80.6%,据说能媲美50万级的豪车。但在安全方面,没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特别是本次发布会主讲人余承东是出了名的“吹牛”,动不动就喊出“遥遥领先”,不断拉踩友商,来抬高自己品牌的身价,结果在量产车上却经常看不到其夸耀的描述,让人对余承东说的话,十分只敢信三分。
哪怕官方表示对整车安全性能做了升级,可愿意相信并接受的车友还是少数的,多数都是抱有怀疑的态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信任的丢失,可不是一次改款能挽回的。
同时,面对饱受诟病的轴距,问界新M7也是咬紧牙关表示不改,最多就是推出个“大五座”设计,依旧保持2820毫米的轴距,比定位中型SUV的问界M5还要少60毫米,导致前后排空间有些失调,体验感大打折扣。这个轴距,对于一款定位中大型SUV的产品而言,属实有些“苗条”。
当消费者手握30万预算时,其大概率期望得到的是30万+的产品体验,期望得到全面的用车质感。而在问界新M7身上,我们却看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科技方面,其依托华为这个大金腿,手握HUAWEI ADS 2.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智能座舱两面“金字招牌”。但是,在造型设计、空间体验、品牌形象方面深受消费者的诟病。当下汽车市场的内卷程度,早已不是固定在单一的优势点上,而是要看综合属性。
以上内容
由【EVnow】原创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