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健康汽车研究计划”—“零甲醛”汽车技术交流研讨活动成功举办

环球汽车网

3549阅读

2023-10-07

2023年9月26日,“中国健康汽车研究计划”—“零甲醛”汽车技术交流研讨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副总经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志新为活动致辞。来自汽车企业、科研机构、媒体以及消费者代表百余人参加,近5万人在线观看了本次活动。

活动现场

中国消费品质量安全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昆

王昆表示,我国汽车行业发展正在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打造健康产品,营造绿色消费理念已成为行业必然趋势。汽车产业亟需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消费需求。

中汽中心副总经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志新

吴志新指出,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工业经济稳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汽车行业要积极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围绕绿色、健康、智能等领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成果一:《中国车内甲醛散发水平研究报告》发布

活动期间,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发布了《中国车内甲醛散发水平研究报告》,报告从车内甲醛散发现状、手持式甲醛检测仪研究、甲醛控制技术等方面对我国车内甲醛的行业现状进行了深入解读。(1)在车内甲醛散发现状方面,中汽数据统计了2020-2022三年108款车型和2013-2015三年192款车型的数据。结果显示,常温条件下,车内甲醛散发浓度平均值从47 μg/m3下降到了24 μg/m3,行业进步明显。(2)在手持式甲醛检测仪研究方面,中汽数据选取了30款销量、好评及回购排名靠前的甲醛检测仪分别进行实验室袋子法、实车以及咖啡测试。结果显示,30款仪器的示值误差均不满足国家计量规程要求,19款检测仪在热水、咖啡和陈醋的环境下,读数超出环境背景读数的3~26倍。研究表明,大部分甲醛快检设备测试结果偏差较大,不适用于车内甲醛检测。(3)在车内甲醛控制技术方面,目前,汽车行业已搭建了较为完善的车内甲醛管控体系,从材料、零部件、整车进行逐级管控,分别建立了相应的测试方法及限值要求。同时,将甲醛管控纳入整车开发流程,并识别品质控制点,开发了“低甲醛”生产工艺。

报告还分享了中汽数据在“零甲醛”汽车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指标设置和测试方法两部分。(1)在指标设置方面,中汽数据统计了1997年到2020年1200多个中国城市站点大气环境的甲醛浓度数据,发现大气环境甲醛浓度均值约为15 μg/m3。同时,发现行业前20%的车型均可满足15 μg/m3。因此,将“零甲醛”汽车的指标定为:常温模式下车内甲醛散发≤15 μg/m3,驾驶模式下,车内甲醛散发≤10 μg/m3。(2)在测试方法方面,分别依据《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和《道路车辆的内部空气第1部分:整车试验室测定车厢内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规范与方法》对常温模式和驾驶模式进行测试。为考察量产一致性,还要求同一销售型号、同一配置的车型必须选取不同批次的量产车辆进行测试,且下线时间间隔不小于30天。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王秀旭发布《中国车内甲醛散发水平研究报告》

成果二:首批“零甲醛”汽车典型案例发布

依据《“零甲醛”汽车产品设计技术规范(2023年版)》,中汽数据遴选出了首批“零甲醛”汽车,分别是:新红旗HS5 2.0T旗享Pro版、红旗HS3 1.5T 善为版、全新红旗H5 2.0T 智联旗畅版、红旗E-QM5 560KM PLUS 2023款、福特锐界L 2.0T EcoBoost® E-混动四驱七座ST-Line、星途瑶光2023款优享飞鱼版、星途揽月2023款400T 四驱星尊版、魏牌高山四驱长续航舒享型、领克08 EM-P 245 超长续航Halo、蔚来ET5T 2023款、蔚来ES6 2023款、蔚来EC7 2023款、蔚来ES8 2023款、理想L7 Pro、理想L8 Pro、理想L9 Max、AITO问界M5智驾版、AITO问界新M7。以上十八款车型代表了我国车企在车内甲醛散发性能方面的优秀水平,来自上述企业的专家分享了健康汽车开发方面的先进经验。

首批“零甲醛”汽车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产品策划及项目管理部总监李胜江分享先进经验

奇瑞汽车气味和VOC技术委员会主任、首席健康座舱专家张俊华分享先进经验

长城汽车魏牌高山项目总监王汉彪分享先进经验

吉利汽车中央研究院高级技术专家金玉明分享先进经验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整车工程环保及材料部门高级工程师张晨珂分享先进经验

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项目副总监郭常立分享先进经验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健康汽车的发展搭建了一个高水平、跨行业的交流平台。未来,中汽数据将继续在政府和行业的指导和支持下,深入开展健康汽车技术研究,为我国汽车工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