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时间40人更迭 弱市车市人来人往 |汽势焦点

汽势

2034阅读

2023-10-16

汽势Auto-First|王一

随着10月开启,留给车企完成全年业绩销量目标也仅剩下3个月时间,面对市场销量压力以及整个汽车行业格局重塑之时,一汽集团人、长安汽车集团、东风本田、长城汽车迎来新一轮人事变动。

一汽提前“谋篇布局”30位高管变动

进入十月,中国一汽开启新一轮组织和人事变革,时隔7个月之后,“接棒者”邱现东升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这一人事变动,意味着邱现东在一汽集团董事长职位“空窗期”主持工作的成绩得到了认可。

今年2月23日,一汽集团宣布中央决定,徐留平同志不再担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党委书记。此后,该职位的工作由中国一汽董事总经理和党委副书记邱现东暂时主持。

在上半年销量前十的中国汽车集团中,一汽集团以154.0万辆的销量成绩位居第二,市场份额更是达到了11.6%,在内卷、多变的2023年上半年,一汽集团是为数不多的正增长汽车集团,红旗品牌贡献也颇为明显,2023年上半年一汽红旗累计销售15.3万辆,同比增长5.5%,占据一汽系总销量的8.6%,是上半年少有正向增长的豪华品牌之一。

邱现东“接棒”之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的全面战略布局和人事规划也徐徐展开。

一汽红旗品牌营销中心由王胜利出任负责人。胡绍航、肖肖和王浩分别负责红旗三大子品牌,原红旗新能源营销中心副总经理陈旭,离开中国一汽,出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

同时,一汽奔腾在人事调整方面也有了新的变化。其中,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杨虓出任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原中国一汽采购部孔德军升任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杨虓是一位“老解放人”,曾任一汽铸造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部长,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部长,历任解放事业本部(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财务控制部部长,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副总经理等职。作为一汽集团旗下主要自主乘用车板块的核心项目,对“财务型高管”杨虓来说,一汽奔腾如今需要的不单单是财务方面的关注,核心技术和产品才是提升一汽奔腾品牌的关键。

据了解,合资品牌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宣布,自2023年10月8日起,李凤刚接替孙惠斌担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全面负责一汽奥迪在华所有国产及进口车的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及品牌营销工作,后者将调任中国一汽战略与合作部。

孙慧斌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为理念,提升了奥迪品牌市场认可,导入多款电动车产品的战略,夯实一汽奥迪在电动化领域的竞争力。而“接棒者”李凤刚于2003年入职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先后担任奥迪事业部运营管理总监、区域总经理、总经理等职务,有着丰富的市场运营和营销经验,在新汽车时代下,一汽奥迪将再次实现创新引领。

此外,据汽势Auto-First了解,一汽-大众总经理潘占福的调整也将择日公布。一汽-大众销售公司聂强、一汽丰田销售公司董修惠的调整,有待进一步观察。随着各大业务板块负责人的 " 就位 ",一汽集团的其相关人员的职务变动也将进行。

长安人事调整闹“乌龙”

近日,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长安”)董事长的人事任命,却让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汽车”)发生了一场董事长调整“乌龙”事件。

10月9日上午,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召公开干部职工大会,会上宣布了兵器装备集团党组关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调整的决定:赵非升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中国长安的董事长变更的消息一出,有人认为是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将受到“影响”。其实不然,中国长安和长安汽车,都是兵装集团下面的成员单位,中国长安与长安汽车两者并不存在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据汽势Auto-First了解,赵非,1974年7月生,硕士研究生,正高级工程师。其一直在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体系内任职,在担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党委副书记前,曾任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兼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党委书记,具有丰富的技术及管理经验。

此次兵装集团的人事调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不会受到影响,不过长安汽车在产品设计、智能化方面的人事调整却颇为吸引人眼球。

10月7日,长安汽车宣布前大众集团全球设计负责人克劳斯·齐乔拉正式加盟,出任长安汽车副总裁,分管长安汽车全球设计。此外,前L4级自动驾驶卡车公司千挂科技CEO陶吉即将入职,具体负责长安汽车智能驾驶技术。

东风本田为电动化“急急换舵手”

中国汽车市场电动化已成为趋势,在这一市场上东风本田显得有些迫于无奈,日前,东风本田宣布,现任副总经理潘建新升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接任郑纯楷成为东风本田新任中方一把手。

郑纯楷,出生于1964年,不足60岁退居二线,难免会让人有所联想,在外界看来,潘建新接替郑纯楷是迫于东风本田电动化转型进展慢,整体销量持续下滑,是导致这位中方一把手提前离场的主要原因。

郑纯楷自2018年上任以来至2020年,带领东风本田从年销量69.7万辆攀升至85万辆,2021年东风本田定下冲击100万辆的年销目标,遗憾的是不仅目标未实现,当年的销量下滑至79.33万辆,2022年销量再次下滑至65.24万辆。今年上半年,东风本田销量28.18万辆,同比下滑32.41%。

不仅如此,在电动化转型上,东风本田目前仅有e:NS1、M-NV两款纯电动车型,并且市场销量表现并不理想。如今,潘建新接替郑纯楷无疑是东风本田将电动化战略转型步调再次提升,东风本田对外宣称,预计2025年前电动化比例达到50%以上,至2027年,东风本田将不再投放燃油新车,2030年前累计推出10款以上纯电动车型。

面对国内快速崛起的汽车电动化,东风本田显然步调有些谨慎,即便是推出新品牌“灵悉”自救,滞后的产品上市时间表也难以扭转其市场大局。

随着潘建新接替郑纯楷出任公司“中方一把手”之外,数字化转型推进部部长勾天生将接替潘建新的位置,出任东风本田副总经理,不知这位从一线工厂走出来的经理,将会为东风本田带来哪些新的变化。

“全力以赴电动化”宝马高乐升迁

市场竞争有失败必然也有成功,东风本田显然在电动化转型中吃了不小的亏,而宝马在国内市场上的表现与之形成了对比。

9月28日,宝马集团监事会宣布,现任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的任期将延长至2026年。同时,现任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升任宝马集团董事,负责客户、品牌及销售,该项人事任命将从2023年11月1日起生效。

自高乐“掌舵”中国市场以来,宝马集团在华销量实现了持续的攀升。高乐掌舵期间,销量稳居豪华品牌第一阵营、品牌上做到年轻化、智能化、电动化和数字化,不断引入轿车、SUV等多款纯电动车型,紧随国内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2022年,BMW和MINI品牌纯电动车型的全球销售21.57万辆,集团销量占比达9%。2023年上半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共交付超过39.2万辆BMW和MINI品牌汽车,同比增长3.7%。其中,BMW纯电动车型销量同比增长283%,达到约4.49万辆。宝马“全力以赴电动化”以及对高乐的人事任命,也体现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长期承诺。

长城魏牌销量不佳 高管“被离职”

10月13日,长城汽车魏牌CEO兼坦克&魏营销总经理陈思英发文宣布离任消息。他表示:“近期由于家中的一些情况,我要不得不在这个不太恰当的时机暂别关注我的粉丝、一起奋斗的小魏同学们,和这个带给我非常多收获、鼓励和感动的地方。”

陈思英今年1月30日加入长城汽车,任职魏品牌CEO兼坦克品牌营销总经理,如今提出离职,其在长城汽车仅任职八个月。在业内人士看来,陈思英的离职与魏牌销量不无关系,销量数据显示,9月份魏牌车型销量2548辆,1-9月累计销量3.30万辆,而魏牌月销量高光时刻曾破万。

资料显示,陈思英曾先后在上汽乘用车、北京汽车、吉利担任销售要职。2009-2018年先后任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副总经理;2018-2019年先后任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销售公司常务总经理,销售公司总经理;2019至2023年1月任领克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从领克离职后加盟长城汽车。

陈思英的离职也给长城魏牌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魏牌七年间更换了6任CEO,这对魏牌来说影响颇大,此外,品牌被分拆、后续新品上市等环节也将受到影响。据了解,陈思英离职后,其工作暂由长城汽车首席增长官李瑞峰负责。同时,内部人士向汽势Auto-First透露,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傅小康也将离职,原因尚不得知,目前已经在走流程了,官方暂未对外公布。

奇瑞密集调整“疯狂挖人”

销量不好有人“被离职”,销量增长、体系调整也亟需人才引进。奇瑞汽车在国内外市场销量表现逐渐平分秋色,营销人员架构方面也迎来新的调整。

9月以来,奇瑞汽车股份公司营销架构进行调整,建立多品牌协调机制,成立营销服务中心,原江铃汽车股份公司副总裁、江铃福特汽车科技(上海)公司总经理向东平加盟奇瑞担任奇瑞股份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奇瑞营销服务中心,其工作向奇瑞股份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汇报。

时隔不久,贾亚权已出任O&J国内营销公司总经理的消息再次曝出,随后奇瑞公关传播部原总监丁果加盟O&J品牌。奇瑞近年来在国内和海外市场双线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成绩,全新品牌、独立运营体系的建立,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有业内人士称:奇瑞O&J品牌的这个新高端品牌正在疯狂挖人。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无论是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亦或合资车企,都将会在人事规划上做出更多调整,一个月时间,汽车圈有近40位车企高管职务发生变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