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 EV出海冠军版“出口转内销”:难敌ID.3,操控或是卖点

驾仕派

2753阅读

2023-10-20

#头号新车#

试问2023年车圈最火的关键字是什么?

我想除了“遥遥领先”,“冠军”这两个字也一定榜上有名。

所谓冠军,车企最想要的肯定是销量冠军。“销量密码”其实很简单,无非就是配置高价格低。这,就是冠军版的意义。但想要真正做到,却不容易。

今天我们来看的冠军车型是名爵MG4 EV出海冠军版。顾名思义,“出海”就是出口转内销的车型。

再仔细看看它,是不是似曾相识?

没错,它其实就是MULAN,一款在欧洲卖火了的小车。

打眼一看大小,它的对标车型就已经显而易见了——比亚迪海豚大众ID.3。这种小车型虽然很入门,但也很容易出小钢炮。

实际上,MG4骨子里就带一点小钢炮基因。

如果说MG4 EV的一些竞品车型都是“萌妹”类型,那我觉得它就是“运动型男”,尤其是外观。

前脸线条走向中间聚拢,大灯造型也相对应做了开眼角的设计。不过它的大灯可不仅是普通的一体式大灯,而是内含乾坤——在灯组内部,采用了分层设计,上方是日间行车灯,下方是矩阵大灯。

MG4 EV的车身其实并不长,不到4.3米(4287mm),但是轴距却达到了2.7米(2705mm)。但即使是这样,当我站在侧面去端详时,发现它的“脚”依然小得十分突出。

四个轮胎都是215/50 R17的规格,真不算大。尤其是215的胎宽,属于偏窄那一类的了。好处是更窄的轮胎也对应着更低的滚阻,更节能。实际包括轮胎、轮毂都是低滚阻取向的。

当然,别忘了这是一台主打操控的后驱车。低滚阻也意味着,你可以做一些喜欢的事……

看到尾部第一眼,我的反应是:这不是UNI-T吗?尤其是分段式的尾翼设计。不过MG4 EV的设计更加激进。除了尾翼,尾灯也很扯眼球,向外突出得非常多,大概可以在上面放一碗泡面?

“这也太简单了点”,这是我坐进车内后的第一印象。

在整个IP台上,没有任何花里胡哨的装饰。氛围灯更是完全没有的,空调出风口也没有任何设计,非常笔直的贯穿整个台面。中央扶手箱也没有做高台设计,仅仅只是在前方突出来一块平台,放了换挡旋钮、电子手刹、手机收纳。

这个版本车型的中控屏尺寸还是很可观的,12.3英寸。不过UI设计吕、语音助手、跟手程度等方面并不十分讨喜。可以说该有的、能做的,它都有做到,但明显并不像蔚小理那么丝滑。

体验到这里的时候我依然非常困惑,这台车到底哪里吸引欧洲人?紧接着它就给了我答案。

仅仅只是静态体验,我已经感觉到了它在驾驶体验方面下的功夫。

首先不得不夸的一点是方向盘握感很不错,够粗,并且上下左右可调节范围都很大。其次,座椅可调节范围也非常大。我想这就是全球化车型的好处,兼顾了欧洲人的大骨架和亚洲人相对较小的身材。

再者,它前面的仪表屏尺寸确实不大、也不见得多么有科技感,但是信息显示的很全,给我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没有过多修饰,就只是简单的把信息显示得清晰全,这其实就是仪表盘存在的初衷。

欧洲车主不太在乎后排乘客的乘坐感受——这是我对他们的固有印象。所以出发前我对这台车的后排表现很是担心。

实际体验下来,单论空间,MG4 EV并没有让后排太捉襟见肘。不管是腿部还是头部空间,对于身高1.7m的我来说完全够用,并且整个后排地台比较低,坐下来后腿部放松舒适。

但是,这毕竟是很对欧洲人胃口的一辆车,后排的配置还是不太符合国人的喜好。

首先靠背角度有一点点直,坐姿上我觉得不够舒展。

另外,后排没有出风口。夏天乘坐可能会出现“前排冬季后排夏季”的情况。

还有,作为一个纯电车,中间地台存在小程度的隆起。

当然,如果这些都不是你的雷点,那它的表现其实还是不错的。在前排座椅后方还放置了小口袋,可以存放手机。

体验到这,各位看官或许会困惑——它的卖点在哪?我的答案是:操控属性,并且这个亮点一定非常吸引喜欢玩车的朋友。

简单来说几个点:后驱车型、前后轴比50:50、后轮采用五连杆独悬。再加上情面提到到胎宽,把操控这个技能点几乎点满。

并且我在试驾前做功课时,看到小破站上有人拿它来漂移,整个姿态真很有小钢炮那味儿。

当然,买车更多还是要考虑到日常实用性。

作为日常用车,它搭载了49kWh的宁德时代锂电池,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415km。如果是作为日常通勤使用,一周充个1-2次电就可以了。家里要是有充电桩那就更方便了。

最后回到开头所说,它能不能称得上是冠军版呢?

首先,一辆车的竞争力跟价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台车的指导价13.98万元。再看配置,360全景影像、定速巡航、12.3英寸的中控屏幕都有搭载。我去对比了它其他配置,这个版本可以说是以最少的阉割、更低的价格,买到520km续航的豪华版。性价比确实不错。

当然,如果更追求品质用车,其实也可以看看顶配。安全配置以及驾驶辅助方面的功能都会更全面一些,而且还是四驱。

其实静态体验下来,我的个人观点是,如果用这台车要拿去跟ID.3去比,没法比。但国内这个价位的小车中,它的操控或许会是最出色的那一类。毕竟仅仅是静态就能感受到它在操控方面下真功夫了。

从目前我所体验、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应该是我近期都比较感兴趣的车型,非常吸引我。如果之后有动态试驾机会,我还真想体验一下顶配漂移的感觉。

文|李佳昕

图|李佳昕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

驾仕派

驾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