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便宜”——为什么中国汽车扎堆泰国做SPA|汽势焦点

汽势

2547阅读

2023-10-25

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泰国汽车市场,犹如回到20世纪60年代日系品牌扎堆建厂,只不过布局泰国市场的主人公变成了中国品牌。

最近召开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长安汽车与泰国投资促进委员在“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上签约,计划投资88亿泰铢(约17.6亿元)在泰国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一期项目设计产能为10万辆。

无独有偶,泰国总理在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会见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林世伟,邀请小米在泰国扩大市场和投资规模。泰国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小米正寻找生产地点或设施以支持诸多领域业务增长,其中包括电动汽车。赛塔指出,有信心使泰国成为本地区的电动汽车生产中心,并为企业提供支持措施。

近几年,乘着新能源热和出海热,多家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在泰国布局整车生产基地。前有上汽集团与正大合作,在泰国春武里府建设MG(名爵)品牌生产基地,后有长城汽车收购通用汽车罗勇工厂,比亚迪在泰国购地建厂,上汽在泰国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合众与汽车装配公司合作投产哪吒车型。

中国品牌不仅仅是布局整车生产基地,部分车企还选择整车出口的形式布局泰国市场。9月份,广汽埃安在泰国推出AION Y Plus,打响布局海外市场第一枪。

无论是上汽乘用车、长城汽车,还是比亚迪、长安、哪吒、广汽埃安,在泰国市场投放新能有汽车收获了不错的市场反馈。例如,比亚迪ATTO 3自2022年11月开启销售,不到半年的时间,注册上牌量达到3000辆,占泰国纯电动汽车注册量的近10%。

今年前8个月,泰国纯电动汽车市场几乎是中国品牌的天下。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品牌纯电汽车在泰国市场的市占率高达80%。其中,比亚迪ATTO3问鼎销冠,前8个月的上牌量为1.4万辆,市场占有率达32.93%。哪吒V紧随其后,上牌量达到8440辆,市占率为19.41%,长城欧拉上牌量位居第四位,上汽MG名爵四款车型进入前8个月的上牌量前十。

中国品牌之所以扎堆式布局泰国市场,以及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其一是泰国对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支持政策;其二是丰富的汽车产业配套;其三是泰国能够辐射整个东盟市场。

据汽势Auto-First了解,泰国对汽车产业的支持政策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针对消费端的刺激,为了实现“30/30政策”,即到2030年,电动汽车占比汽车产量的30%,泰国政府大力降低关税、消费税以及提供市场补贴,纯电动汽车最高补贴额达到单车15万泰铢。另一部分是对于企业端,在泰国投资建设的纯电动汽车项目或插电式混动汽车项目,政府能够给予数年不等的企业免税期。

与此同时,泰国汽车产业经过60余年的发展,被外界誉为“亚洲底特律”,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零部件产业链。据汽势Auto-First了解,泰国拥有近700家一级汽车供应商,汽车制造本土零部件采购率高达98%。完善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大大减轻了中国车企泰国本土化生产的难度。

辐射整个东盟市场,是诸多中国品牌汽车企业布在泰国布局生产基地的核心。作为全球第六大汽车市场,东盟地区的市场潜力巨大,并且竞争相对较弱。数据统计,2022年,东盟各国汽车总销量达到337万辆,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400万辆。

虽然市场处于蓝海态势,但东盟各国对汽车的进口关税参差不齐,若中国品牌将产品从中国出口,将面临数额不等关税。而将生产基地布局在东盟成员国之一的泰国,不仅可以享受泰国对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优惠关税政策,还能够享受东盟国家之间的汽车进出口业务免关税,从而降低汽车出海的关税成本,进而提升中国品牌在东盟市场的竞争力。

虽然中国品牌扎堆布局泰国市场,并且收获不错的市场反馈,但日系品牌燃油车依旧是泰国市场的主流。中国品牌要想在泰国乃至东盟国家站稳脚跟,不可避免地与日系品牌正面交锋,市场竞争也将对着玩家的丰富而愈发激烈。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