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离场 对中国的合资品牌来说谁最危险

车德钢

3356阅读

2023-10-27

说到日本对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可以说影响非常深远,从早期的商用车到后来的乘用车,早期中国马路上跑的车型大部分都和日本的汽车技术有关。而说到日本汽车技术,那恐怕三菱的技术更是最为突出,至今你还能在很多国产车型上看到其搭载的三菱发动机。

结果就是这么一个品牌悠久,和中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汽车品牌,在10月24日,三菱汽车公司正式宣布,推进广汽三菱汽车中国业务的结构性改革,三菱品牌汽车在中国的本地生产将终止。这是继广汽菲克之后,又一个海外知名车企和广汽See goodbye。

将星是如何陨落的

关于广汽三菱的退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原因,旗下当红车型欧蓝德2016年进入到中国市场,2022年11月才换代,产品周期长达7年,一直就是小改款不断大升级没有。劲炫ASX在2012年11月上市,引领了一段中国紧凑级SUV的热潮,2019年11月才迎来换代,产品周期也是足足7年。这7年别的产品早就更新换代好几轮了,以至于到后来两款车型的换代已经没人关注了。

最后一次看到三菱的新车就是去年年底广州车展上,带来的一款三菱L200进口皮卡,三菱决定要以进口车身份带到中国市场。先不说这是一款海外亮相三年之久的车,预售价格27万起,全系没有超选四驱,织物座椅中控没屏幕,没有货箱保护层尾门没缓冲,连后保险杠都没有。当时大家就纷纷议论,三菱在中国的未来已成定局。

三菱是没有好车吗?别忘了身后的三菱-雷诺-日产联盟,怎么可能没好车?再加上三菱的天生越野基因,结合中国市场开发一些智能科技配置,SUV还是中国消费者喜爱的车型,怎么会不受欢迎?

三菱的路还有哪个车企在重复

关于三菱的话题我们就探讨到这里,必须承认的是,三菱绝对是海外知名车企,而且曾经中国的销量非常出色。和三菱一样的还有谁呢?毋庸置疑,肯定是马自达!但是马自达更新换代还是跟得上时代的,而且前不久刚上市的新款CX-5是真努力啊,最低配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起售价格12.58万元。至少我们看到了马自达在努力,而且马自达本来就是小众品牌,坚持自己的品牌原则。马自达3昂克赛拉之前也是真的贵,换代之后最低配手动版卖11.59万元,现在新款车型8.99万元,一下子就“真香定律”了。

这里可以看到马自达竭尽全力在挽救中国市场,可以算是一个正面教材。三菱和马自达都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在中国市场产品太少,车型少覆盖的市场面积小,没有爆款销量自然不会很高。但是丰田可就不一样了,有一汽丰田有广汽丰田两大国内合资车企,结果今天的丰田在中国市场确实今非昔比。

这里我们并不是说丰田汽车就不好了,因为至今为止丰田品牌的大部分车型,都有着很不错的安全性,基本很多车型都全系标配了多个安全气囊和主动安全装置。而且丰田汽车有着不错的燃油经济性,以及至今仍然算是十分可靠的双擎混合动力技术。

2022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比2021年减少0.2%,降至194.06万辆。这也是丰田在中国市场10年来首次销量下跌。而且今年2023年,丰田汽车在中国的销量也不算很好,比如广汽丰田今年9月销售83084辆,同比下跌13.5%。近两年时间,丰田在中国的销量一直起起落落,整体上呈现下滑。虽然去年广汽丰田达到了百万目标,但是今年似乎并没有什么新车再提振销量。

实际上丰田在中国的明星车型就是卡罗拉/雷凌、凯美瑞、RAV4/威兰达、汉兰达/皇冠陆放,2019年卡罗拉/雷凌系列车型上市,至今也快4年了。凯美瑞也坚持了6年了,产品周期也比较长了。目前丰田能拿出来最新的燃油车型,就是锐放/锋兰达、赛那/格瑞维亚了,但是放在如今的汽车市场中,性价比方面都值得大家考虑。前面已经举例了马自达降价,同时日产在新上市的车型中也降低了官方指导价,以大众为首的一些德系品牌,还有美系品牌,现在都在降价,丰田部分车型还要加价购买确实有点不合时宜了。

另一个导致丰田销量下降的原因就是新能源,丰田的双擎技术虽然算得上可靠,但是在今天井喷式爆发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上,可以说15万以下的车型一抓一大把,已经不再是提起混动就想起丰田的时代了。技术的迭代和更新都是有时间积累的,可能大家还会听到一些年龄稍大的中年人去抱怨,某某品牌的新能源车不如丰田,可能他们嘴里说的都是老产品。如今买车大家买的都是新车,这样的产品技术迭代升级,消费者口碑相传,用不了几年丰田曾经的优势就会被赶超。

车德钢总结:

所以我们来回看广汽三菱今天在中国的情况,以丰田为首的一些品牌最大优势就是产品多样化,足够多的车型覆盖了足够多的市场需求。可是在技术迭代和产品换代方面,速度缓慢,而且按照今天的市场情况来看,性价比方面不具备优势。和广汽三菱的情况几乎如出一辙,摆在眼前的解决方案只有两个,加快技术研发加快投放新车型,然后降低产品售价。不要等到大家快把这个品牌忘记了,才想起来力挽狂澜的极限拯救。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