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三季度增收不增利 合资品牌拖后腿|汽势财经

汽势

2989阅读

2023-10-30

已编辑

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对于绝大多数汽车集团来说,随着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合资品牌对于利润的贡献呈现出缩水态势,自主品牌能够撑起盈利大旗,便成为汽车集团业绩的风向标。

据广汽集团10月26日晚间发布的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广汽集团360.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4%,归母净利润实现15.45亿元,环比增长8.1%,同比下滑33.18%,扣非净利润为13.2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36.72%。前三季度,广汽集团实现合并营业总收入981.8亿元,同比增长22.2%,归母净利润实现45.11亿元,同比下滑44.05%,扣非净利润实现40.23亿元,同比下滑47.94%。

对于三季度增收不增利,广汽集团表示,旗下合资品牌销量同比下滑,使得盈利下降,进而导致净利润同比减少。

据产销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广汽集团累计销量为179.42万辆,同比下滑1.69%。其中,广汽本田累计销量为43.58万辆,同比下滑23.93%,广汽丰田累计销量为68.58万辆,同比下滑10.33%。

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销量下滑,使其对集团的利润贡献有所缩水。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9个月,广汽集团旗下联营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为70.72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41.77%。

相较于合资品牌,广汽集团旗下两大中国品牌的第三季度销量和业绩表现可圈可点。从销量来看,广汽传祺第三季度累计销量超过10.62万辆,广汽埃安第三季度累计销量超过14.16万辆,两大中国品牌单季度销量同比增长41.10%,环比增长5.97%。

得益于销量提升以及成本端和结构端的优化,广汽传祺和广汽埃安打破盈利难的行业“魔咒”。其中,广汽传祺则通过产品结构升级,使得中高端车型销量占比大幅提升,盈利贡献大幅提升,毛利率同比提高。

广汽埃安在碳酸锂价格下降和销量的影响下,已经在6月至9月实现连续盈利,毛利率逐月改善。广汽集团表示,随着埃安高端品牌昊铂GT、SSR、HT等高价值车型的上市,第四季度埃安的盈利面将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为了快速扩充产能,广汽集团将广汽三菱可用的生产设备出售给广汽埃安,工厂和厂房租赁给广汽埃安,该工厂经过改建后,将于2024年6月实现量产。目前,广汽埃安产能捉襟见肘,前三季度产能利用率达到119%,而第三季度的产能利用率更是达到142%。

为了进一步推进广汽埃安的盈利能力以及冲击2025年产销100万的战略目标,广汽埃安深耕中国汽车市场的同时,将目光瞄向了海外市场。

广汽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的同一天,广汽埃安泰国工厂建设项目获得董事会批准。据了解,广汽埃安泰国工厂项目总投资达到23.26亿泰铢(折合约人民币4.58亿元)。

今年6月份,广汽埃安与泰国经销商锦汇签署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埃安正式进军泰国市场,开启埃安品牌国际化序幕。8月份,100辆AION Y Plus在广州南沙港整装待发,广汽埃安首批出口车辆随船发运泰国林查班港,该批产品为埃安品牌为泰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右舵海外版,并且已经获泰国陆路交通部(DLT)认证。同时,广汽埃安与泰国、缅甸、越南和新加坡四国七家经销商签约。一个月后,AION Y Plus在泰国曼谷上市。

广汽埃安计划以泰国为核心,持续辐射东南亚及周边区域,逐步实现全球市场“研产供销”一体化。

其实,广汽集团三季度财报也透露出众多中国汽车集团所面临的盈利结构转换,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受到挤压,曾经的利润奶牛受到挤压,利润贡献呈现出减少趋势,集团业绩较以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若不能实现自主品牌自我造血能力,业绩走势以及自主品牌发展将受到一定的制约。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