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捷豹品牌在英国诞生,曾经低调而优雅,高贵而气派的风格,也被英国皇室所认可,所以它也一度被称之为英国皇室座驾。但是,后来因种种缘由,在1989年,捷豹就被福特以25亿美元收购,在2004年捷豹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因品牌连年亏损,然后又在2008年,福特将捷豹路虎以23亿美元打包卖给了印度的塔塔汽车,这也就是捷豹和路虎一直被贴上“印度阿三”标签的原因。
在2012年以前,捷豹都是以纯进口的方式在中国市场销售,售价也足以比肩保时捷等超跑品牌,但很意外,在刚进入中国的那几年,捷豹的表现堪称火爆,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捷豹路虎从2010年的2.61万辆一跃而至2012年的7.3万辆,2012这一年,捷豹路虎在华的销量超过雷克萨斯、沃尔沃,排名豪华车市场第四,仅次于BBA,而其中,捷豹品牌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也就是在2012年,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它由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捷豹路虎汽车共同出资组建而成,合资双方股比为50:50,成为当时国内首家中英合资的高端汽车企业。2014年,奇瑞捷豹路虎常熟生产基地开业并正式投产,总年产能200000辆,而常熟生产基地也是捷豹路虎首个英国本土以外的整车制造工厂。
而本土化生产也给捷豹路虎带来一个不小的惊喜,2017年捷豹路虎在华迎来高光时期,其当年在华的总销量接近15万辆,占据捷豹路虎全球销量的近四分之一。但是从2018年开始,捷豹路虎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开始下滑,2018年全年销量为11.5万辆,同比下跌22%。
其中,捷豹品牌在2018年不断下跌,在当年的11月份跌幅更是达到了50.7%,2019年捷豹依旧低迷,在2020之后,又受到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捷豹的市场份额又遭到重创。
其中,国产车型方面,捷豹XFL从2020年10月起,销量一直都是几百辆的水平,仅在少有的一两个月突破了千辆大关,捷豹XEL同样如此,不过稍微比捷豹XFL强一点,有几个月还突破了1400辆,而捷豹E-PACE却比较惨,从2020年10月起,它的销量就一直没超过500辆,甚至在个别月份只有个位数的销量。与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C级等同级车型相比,捷豹几乎不及它们的零头。
在今年11月初,捷豹路虎公布了2023/24财年第二季度财务数据,宣称捷豹路虎全球收入达到69亿英镑,同比增长30%。从4月至今的半年内,捷豹路虎的总营收达到了138亿英镑,同比增长42%。而销量方面,捷豹在第二季度的全球总销量为15467辆,同比增长2%,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为30901辆,同比增长4%,但是,很明显,捷豹的高增长率,还是源于起点低。
而且营收的增长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靠降价手段得来的,要知道,今年以来,捷豹的优惠力度非常大,根据相关人士称,捷豹XEL的降幅已经突破十万,捷豹F-PACE一度优惠18万,而捷豹XFL的优惠力度也接近18万,十几万就能买一辆捷豹,这在曾经是想都不敢想的。
可就是在巨幅优惠下,“七折豹”依然很惨,在刚过去的10月份,捷豹XFL销量仅为1112辆,捷豹XEL只有613辆,相比9月份的1124辆,出现了严重下滑,而捷豹E-PACE的销量只有可怜的111辆,相比9月份的225辆,同样是对半儿砍。至于捷豹的其它进口车型,大概率还不及这些国产化车型。同样是豪华品牌,BBA都有很大幅度降价,虽然市场也有所萎缩,但还是要比捷豹强不少。
而一个降价都卖不动的品牌,势必也与其产品质量,有着莫大的关系,果不其然,打开某质量投诉网站,就可以发现,捷豹的投诉内容是五花八门,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基于销量考量的话,它的投诉率就显得格外高。
其中,在国产车型方面,捷豹XEL从2018款到2023款的车型均有投诉,有关发动机、变速箱、制动系统以及4S店服务方面的投诉最多,比如发动机冷却系统故障、制动系统异响、变速器顿挫、强制购买保险等。
捷豹XFL从2017款到2023款车型,也收到了与捷豹XEL几乎类似的问题投诉,而捷豹E-PACE则主要是集中在2018款车型上,其主要涉及的问题是变速器异响和4S店出售问题车。
进口车型方面,捷豹F-TYPE和捷豹F-PACE,有关发动机和制动系统的问题也很突出。
可见作为英国皇室座驾品牌,捷豹的质量并没有体现出一个豪华品牌该有的高质量水准,一直在动力层面出岔子。
而且捷豹的召回也是时有发生,就在2023年,捷豹I-PACE系列车型,就分别在7月和9月召回了两次,涉及车辆超过1000辆,要知道捷豹I-PACE在上半年的总销量还不到3000辆,以这个召回规模来看,就足以见得捷豹的品控有多差劲儿。
此外,在美国权威质量评价机构J.D.Power发布的《质量可靠性排行榜》中,捷豹也是常年垫底的选手,在2021年参与调查的汽车品牌有33个,捷豹排名31,2022年,在32个汽车品牌中,捷豹排名26,在2023年,其在32个汽车品牌中捷豹仅排名27。
销量上不去,质量也跟不上,市场份额逐渐萎缩,导致奇瑞捷豹路虎的营收一直不太乐观,所以,裁员也成了家常便饭。在2020年,捷豹路虎总部就已经实施了一次大规模裁员,在那时,捷豹路虎优化了近2万名员工,占其全球员工总数的50%,并且相关高层的薪酬也下调了10%~30%不等。
而国内,在2023年年初,奇瑞捷豹路虎也经历过一次裁员,那一次据传优化的都是外包员工,而近期,奇瑞捷豹路虎又被爆出裁员15%~20%,虽然官方及时予以否认,但随后又被证实的确是要裁员,不过优化比例低于3%,虽然裁员比例减少了很多,但也基本能证实,捷豹路虎仍在寻求以降本增效,来缓解目前的市场窘境。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现在的车企降本增效其实都很正常,而以价换量在2023年这个特殊年代里,更是常见的营销手段,很多车企也因此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是,对于捷豹来说,显然是收效甚微。
当然,除了质量,捷豹给自己的品牌定位也有问题,刚开始就把自己的定位放得太高,市场规模和品牌知名度本就不及BBA,却总觉得自己本应该就是和BBA一个档次,然而在消费者看来,但凡要购买豪华品牌,他们的第一选择还是BBA,再往低点也至少是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等这些二线豪华品牌,纵然想到路虎,也不会正眼瞧一下捷豹,与其它豪华品牌的销量差距,就是很好的证据。
除此之外,捷豹的新能源转型也过于缓慢,其在新能源领域几乎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产品,除了鲜为人知的捷豹I-PACE,就剩下还没有正式发售的捷豹F-PACE新能源了,而BBA却早已布局新能源领域,并且很多新能源车型都已经国产化,其它二线豪华品牌也一直在加快转型,不管是凯迪拉克,还是沃尔沃,它们的新能源产品也比捷豹丰富,销量也不是很差。现如今,国内造车新势力一直在冲击豪华高端市场,目前来看,它们已经从BBA手中抢走了很大一部分市场份额。然而,根据规划,捷豹或将在2030年以前,才能实现全面电气化,但是就目前来看,捷豹的电气化转型,还未见得成效。BBA等其它豪华品牌,早已经遍地开花结果了,后来者捷豹,本就本没有多少市场份额,在未来更是难上加难。
车叔总结
至此,可以看出,捷豹汽车既没有市场规模,产品质量也堪忧,在国内的品牌知名度又远不及BBA等其它豪华品牌,新能源转型的步伐更是落后一大截。所谓,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虽然,捷豹似乎一直在努力追赶,但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速度实在太快,显然捷豹已经筋疲力尽了。而再不加快推进电气化转型,丰富产品线,恐怕眼前仅存的一亩三分地,也会被抢得一干二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