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精修整容,新大众ID.3颜值升级,会比现款更便宜?

电动EV
电动EV
原创

2718阅读

2023-11-29

作者/编辑:谢飞

合资车的电动化转型并不理想。本以为在一众自主品牌的击打下合资品牌要躺平,但意料之外的是,ID.3以订单持续破万的速度站在了舞台C位,扛起了合资阵营“全村的希望”。

数据统计,10月ID.3的订单量已经突破了17000台,而经销商的反馈显示,11月的订单量较10月更是有所增加。这不仅使得ID.3成为上汽大众体系中最受欢迎的电动化产品,同时也在整个合资车阵营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款成功转型的明星产品。

但是现款ID.3在市场上已经征战了较长时间,新款大众ID.3即将市场,将于12月20日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将会引入全新蓝色车身配色以及蓝色内饰设计,同时配置层面也进行了调整,那么经过升级的新款ID.3,与竞品相比较又有多大的杀伤力呢?

细节设计进行精修整容

大众ID.3作为上汽大众旗下的紧凑型纯电动车,从2023年7月份开始持续推出限时优惠政策,价格下探至12万后,市场热度还算不错。据悉,ID.纯电系列推出两年多来,累计销量已超13万辆,位列合资纯电销冠。

ID.3的热销,说明了新车的产品力符合12万定价,并且在大众传统的制造工艺支持下,渠道发挥了很大的价值,对于用户整个用车周期,都带来了更大的价值。

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MEB平台虽然不是顶级的电动化平台,但生产入门小车的支撑力非常足,后驱带来的可玩性非常高,是12万级唯一的后驱车,这说明设计高度更高。其二,其三电系统表现并不错,虽然有人吐槽三元锂电池,但从设计上来说ID.3就不是一台低端车,欧洲市场定价4万欧元,三元锂电池能够保证更好的续航,是兼顾性能和续航的产品。这使得ID.3的配置表现、空间表现、舒适、驾驶感受等方面相比12万级别其它车型都有着更好的表现。

新款大众ID.3作为年度改款车型,核心设计也是传承了现款ID.3的优势,例如三电系统、驾驶辅助系统等,主要针对小部分设计进行优化调整,引入全新蓝色车身和蓝色内饰,并且新车的大众LOGO可发光点亮。此外还有消息称,2024年一季度ID.3要换磷酸铁锂电池,可以降本1.9万元。这意味着新款大众ID.3的市场价格还有望进一步下探。

也就是说,新款大众ID.3是在保持原有设计的同时,对配置和电池进行了升级,使车辆在性能和价格上更具竞争力。考虑到之前ID.3在市场上的热度,可以相信新款大众ID.3的设计思路也能够赢得不少消费者的认可。

仅有过硬的产品力还不够

未来新款大众ID.3进入市场获得过万辆的销量成绩,应该不难。但是,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的竞争将持续激烈,新款大众ID.3的市场成绩想要继续上攻,单纯靠产品力还不够,更何况从配置层面来看,合资新能源车跟自主新能源车相比有着很大的差距。

新款大众ID.3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销量难以超越自主车的问题,而是整个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压力。在当前的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表现出色,市场份额逐渐扩大,而合资品牌则面临着市场份额被逐渐挤压的情况。

因此,上汽大众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以应对市场挑战。除了价格优惠,还可以加大产品研发力度,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车型。同时,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活动,才能提升消费者对上汽大众ID系列的认知度和好感度。此外,上汽大众还可以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覆盖率和销售网络的密度。通过与经销商的合作,提供更便捷的购车服务和售后支持,增强消费者的购车信心。

当前,ID.家族是大众当前新能源计划中的销量主力,这两年大众在推广ID系列上也相当卖力。随着电动化转型初见成效,上汽大众也开始加速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投放节奏,ID.NEXT亮相也再次引起消费者对上汽大众新能源产品布局的关注。根据规划,到2035年大众汽车集团将在中国市场实现电动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50%的目标。对于这个目标,新款大众ID.3肩上的责任并不轻。

除此之外,明年上汽大众将在燃油车和新能源市场带来更多有竞争力的产品,包括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PHEV产品,同时上汽大众的中方团队将会承担75%的开发工作,或者这个改变,能助力上汽大众在新能源车领域获得更好的成绩,同时让ID.家族的市场关注度更高。

电动EV:对于上汽大众本身来说,一时的优惠或许会丧失部分利润,但ID.3更重要的使命,是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建立大众ID.纯电系列的接受度,以及带动ID.4 XID.6 X的关注度。至少在合资纯电领域内,大众ID.家族已成为销冠。

如今新款大众ID.3的到来,将会进一步壮大ID.家族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新车通过升级用料和配置,能够更好地满足购车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将进一步巩固大众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地位,并有望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选择。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