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代自主”再组团登场|刻度2023·合资品牌突围 ②

帮宁工作室

2356阅读

2023-11-30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从吹捧到唱衰,人们看待合资车企的变化,仿佛发生在一夜间。几乎在整个2023年,合资车企——曾经的车市“宠儿”——基本上都饱受被唱衰的煎熬。

如果把中外方车企组成的合资品牌看作初代,那么,初代合资品牌旗下诞生的子品牌,可称之为次代合资自主品牌。

回顾2023,在走过燃油车时代这段黄金岁月后,合资车企今年力推次代合资自主品牌,以之竞逐新能源智电汽车时代,在新赛道对抗中国自主品牌特别是新势力。

2023年11月11日,东风有限发布“启DNA+”战略。该战略是东风日产乃至东风有限开启新合资“自主产品”进化之路。

“东风有限是中国的企业,生长20年来,培育出更适合中国市场的本土品牌——启辰,这是东风有限的一大骄傲点。”会上,东风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东风有限执行副总裁陈昊强调。

在刚落下帷幕的广州车展上,广汽丰田也有新动作,发布专属新能源品牌铂智,并带来该品牌首款车型——铂智4X。

“广汽丰田将深度融合股东双方优势资源,构建开放合作的新合资体系,释放新合资‘1+1>2’的生产力。”广汽丰田执行副总经理文大力就如何保持合资企业活力表态。

再往前看,东风Honda、长安福特、现代与北汽、一汽-大众均有新动作新规划。

今年9月,东风Honda发布灵悉品牌,这是主流合资车企专门针对中国市场推出的首个新能源汽车品牌。

同月,现代汽车在韩国总部透露,正准备与中国合作伙伴北汽集团携手推出电动车。业内纷纷猜测可能采用新品牌。

10月,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福新能源”)挂牌成立。

11月,一汽-大众被传将推出子品牌……

2023年,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已由之前的风高浪急,升级为惊涛骇浪,更猛烈地拍打着全球特别是中国汽车产业,时代的天平更加偏向转型较快的中国本土品牌和新造车势力,合资车企面临空前挑战。

是挑战,也是机遇,合资车企以新生应对唱衰。于是,启辰、灵悉、铂智、长福……次代合资自主品牌由草变宝,再度“组团”登上历史舞台。

又一次豪赌

合资自主的源头,要追溯到2008年。

那年北京车展上,广汽本田推出自主品牌“理念”及首款车型理念S1。这款车型在外观上看起来普通,但在技术和品质上,却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

理念S1以本田的技术为基础,由广汽本田独立研发和生产。广汽本田的技术团队充分利用本田先进技术和经验,同时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改进。

理念品牌诞生,标志着广汽本田开始双品牌运营。一方面,有Honda品牌进口车、广汽本田国产车共线生产;另一方面,新增“理念”(EVERUS)品牌。

理念开启合资自主模式,是首个次代合资自主品牌。

紧接着,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华晨宝马推出之诺、东风日产推出启辰、上汽通用五菱推出宝骏,首批次代合资自主品牌相继成立。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崩塌。因市场竞争加剧、政策导向等多种发展因素影响,最早的合资自主品牌,多数相继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有极少数留存下来。

这种模式与国内汽车业的传统模式不同。它打破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二元化发展之路,成为我国汽车业的第三种发展模式。

成立于2010年的启辰,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东风日产旗下的合资自主品牌。

利用东风日产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启辰品牌快速发展并站稳了脚跟。几年中,启辰品牌先后投放多款车型,完善产品矩阵,销量一度持续攀升。

2017年,启辰品牌脱离东风日产,独立为东风启辰,但仍在东风有限麾下,以主流高端中国汽车品牌为目标独立运营。当年,启辰销量为14.3万辆,同比增长22.7%,到达历史顶峰,距行业公认的15万辆立足关卡仅一步之遥。

然而,随着汽车市场进入负增长阶段,启辰业绩随大势波动。2020年,东风有限作出业务调整,启辰品牌回归东风日产体系下。

作为最早起步的合资自主品牌之一,启辰深耕中国市场13年,至今累计销量超过百万辆。

“很多合资品牌一直在研究启辰,特别是在今年。”东风公司一位高层告诉帮宁工作室。

归纳起来,合资自主模式有四方面优势。

其一,背靠合资中的外方,合资自主品牌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支持和研发资源,在产品设计和制造上具备更高的起点。这种技术优势可以转化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更好的市场表现。

其二,借助外方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合资自主品牌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认知度。这有助于在消费者心中建立信任和认可,进而促进销售和市场份额增长。

其三,背靠合资中的中方,合资自主品牌能更加了解中国本土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更好地满足本地消费者的需求。再结合外方的全球化视野、初代合资品牌的本土市场经验,次代合资自主品牌能推出更贴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

其四,利用中外股东的采购和供应链资源,合资自主品牌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通过共享研发、生产和销售渠道,合资自主品牌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盈利能力。

2023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迅猛发展和技术不断创新,在此方面陷入困局的合资车企,再次将目光投向了更为灵动的合资自主。始于15年前的合资自主模式,如今成为合资车企破解智电汽车时代困局的一把钥匙。

这是次代合资自主品牌第二次组团登上历史舞台。

15年前,它们是棵草;15年后,它们是个宝。

与第一次登台相比,时代背景已大为不同。15年前,合资自主品牌是初代合资品牌在市场风轻云淡下的谷子芝麻;15年后,它们是初代合资品牌面对市场暴风骤雨的诺亚方舟,肩负着挽救初代合资品牌之重任,是合资车企的一次豪赌。

主攻新能源

新汽车时代,合资车企一改往日燃油车时代的打法,启辰、灵悉、铂智、长福等品牌聚焦新能源阵地,担当起合资车企在新能源赛道的先行军。

今年6月,东风日产在20周年庆活动上发布“再创业”计划,宣布全力为新能源而战,在销量上挑战合资新能源头部阵营。为达成目标,启辰担任东风日产的尖刀连和前锋。

根据计划,启辰将全面肩负东风日产新能源转型重任,在具备年销30万辆体系能力之上,逐步挑战年销50万辆目标,最终成为东风日产“第二增长曲线”。

11月3日,纯电产品VX6上市及FCV产品启辰氢境首发,至此,启辰在超混、纯电、氢能等3条新能源技术路线的轮廓完全清晰。

灵悉的定位及路线,与启辰相似。

灵悉代表了东风Honda向新能源转型的新举措。初代合资品牌——东风Honda——给它的使命是,坚定走新能源路线,年轻化、个性化是其品牌基调。

灵悉品牌在2021年就开始规划。历经2年筹建,东风Honda为灵悉打造了一套全新的理念、技术、设计、服务和渠道。

其首款新能源概念车灵悉L将诞生于两大平台——灵悉智能电动平台和可守护电池的高刚性全方位安全平台。在智能化方面,该车将推出灵悉DRIVE智驾系统和全场景沉浸式的灵悉SPACE智趣座舱,迎合当下潮流和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长福新能源的成立,代表长安福特加速电动化转型。

今年4月上海车展期间,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吉姆·法利访问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与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总裁王俊会晤。

5个月后,长福新能源在长安汽车和福特汽车高管共同见证下成立。又过了2个月,2023广州车展期间,2024款福特电马亮相长安福特展台。此前,福特电马由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管理。今年8月1日,该事业部已移交于长安福特接手。如今,2024款福特电马可被看作是长福新能源这家新公司的首款产品。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在长福新能源公司中,长安汽车持股40%,长安福特持股60%,而长安汽车又对长安福特持股50%。股权穿透结果是,长安汽车对新成立的长福新能源实际控股达到70%。

这种持股比例,打破了以往外资和中国汽车企业各占50%合资的惯例。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这种股权结构更有利于缩短反馈流程,提升市场运营效率,并在产品设计、渠道建设等方面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进而对市场变化及时响应和决策。”相关业内人士表示。

无论是东风日产、东风Honda,还是广汽丰田、长安福特,赋予次代合资自主品牌以重任的背景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竞争加剧,以及中国本土品牌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快速崛起。

“中国品牌和造车新势力高速发展,给合资品牌带来了一些冲击,但也让中国汽车市场更加多元化、更加充满活力。”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林虎曾表示,这对合资品牌来说,未必是一件坏事。

事实上,在电气化、智能化时代,汽车行业的竞争已不再是单一品牌之间的竞争,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从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研发和生产,到整车设计、制造和销售,都需要各环节紧密合作和协同。

在此形势下,合资车企突出中方作用、转型智电赛道、力推次代合资自主品牌,是必由之路。

再扩大来看,“合作”是2023年中国汽车行业的一大热门词。

比如,奥迪与上汽集团合作,加速在中国市场推出电气化产品;大众汽车集团大手笔入股小鹏,联手合作打造智能电动车;零跑汽车获国际巨头Stellantis集团15亿欧元投资,将成立合资公司。可见,一边是传统合资企业跨入“合资新时代”,另一边是小鹏和零跑开启“新合资时代”——中外方的角色地位完全颠倒。

尽管如此,传统合资品牌的角色仍然无可取代。

王林虎认为,一方面,合资企业将继续把国际上先进的技术、产品、标准引进来,带动产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中国用户。

另一方面,合资企业将中国最先进的数字科技、智能化成果、电动化实力反哺外方,让世界看到中国的进步,助力中国企业包括中国合资车企“走出去”。

最新“组团”登场的次代合资自主品牌,不仅将成为合资车企突围的新趋势,而且为跨国汽车巨头向新能源转型开辟了新路径。它们还为未来中国乃至全球汽车行业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