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祝贺”后“回怼”,江淮对华为“变心”了?

华为独立车BU业务并且在新公司引入“战投”长安汽车,在车圈可谓一石激起三层浪。11月25日,华为与长安汽车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备忘录指出,华为拟成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零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公司,长安汽车将对该公司进行投资。

而在3天后的智界S7上市发布会上,华为余承东更公开表示,已经邀请多家车企投资这家新公司,包括已经建立合作关系的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以及尚未合作的一汽集团。消息一出业界惊诧,赛力斯和北汽股价出现震荡,而长安汽车28日强势涨停,一汽系两家上市公司(一汽解放和一汽富维)股价更是在29日有不同幅度上涨,其中一汽解放强势涨停。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华为的“邀请”,上述受邀方给出的回应却大不相同。赛力斯已于26日发布了情况说明,称已经收到共同投资邀请,目前公司内部正在积极讨论;而江淮则在昨天发给投资人的一则公告中明确表态,其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历时4年依然无实质性进展,且未收到共同投资的邀请。

究竟是华为在说谎,还是江淮另有二心?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双方没能就此事达成共识,且江淮也丝毫没给华为留面子。透过江淮这则专门对投资人进行“风险警示”的公告不难发现,华为试图通过独立车BU重新划定核心朋友圈的做法,要真正落地到实现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江淮“诉苦” 华为高层表态遭“打脸”

众所周知,江淮和华为是合作伙伴关系,正如江淮的回应,双方早于2019年就已经开展战略合作,而华为方面也曾多次提及双方的合作关系,赛力斯、奇瑞、江淮、北汽是华为的四大智选车业务的践行者。

事实上,就在长安汽车与华为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之后,江淮还曾发布过一则声明:对华为与车企投资该公司表示祝贺,并表示不影响后续双方之间的合作。

也就是说,在余承东公开表示已邀其他存在合作的车企加入之前,江淮和华为之间看似还是比较和谐的,只不过随后江淮又迅速反向补了一刀。表面来看,江淮和华为双方没能达成共识的关键在于华为究竟是否邀请江淮投资新公司,华为真的邀请了吗?

在壹哥看来,作为一家国企兼上市公司,江淮没有任何理由发布一则虚假公告,也就是说,华为的确没有邀请江淮共同投资这家新公司,起码江淮没有收到华为方面出示的书面邀请。

至于华为为何本没邀请江淮,余承东却依然还要表示已经邀请,或许与余承东的个人习惯有关,毕竟余承东有着“余大嘴”之称,其在公开场合的发言虽谈不上口无遮拦,但言辞却也从未谨遵条条框框,很有可能在余承东看来,曾和江淮口头提过一句投资新公司就备其视为已经邀请,而江淮却并不这么认为。

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华为压根就没邀请江淮,余承东所言不过是一句客套话,而在壹哥看来,这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

需要注意的是,在乘用车板块,江淮的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此前品牌焕新全面押宝电动车也依然未能取得突破。反观华为,其在问界小有成就之后,就已经成了汽车圈的“金字招牌”。在外界看来,江淮要想迎来转机,当前几乎只能靠华为,华为大概率也会这样认为,没有华为,江淮将无力翻身,它没有任何选择。

因此,华为开出的条件,江淮都得接着。或者说,在江淮与华为的合作之中,华为占据了绝对的主动权,就算这次不邀请江淮,后者也不会弃其而去。还有一点非常关键,和在乘用车领域颇有成就的长安汽车不同,江淮不仅销量不够高,研发实力也相对有限,江淮的技术储备能入得了华为的法眼?

既是如此,华为还有什么必要邀请江淮加入新公司,就算邀请,想必华为也会进行设限,在这家新公司内部,大概率江淮所占的股份不可能超过长安和赛力斯(如果后者选择入股的话)的,得到的话语权也可能是偏低的。同样作为国企,江淮和奇瑞同处安徽,但与华为的合作进展却存在天壤之别。

拒绝成为赛力斯 与华为牵手四年空蹉跎?

从表示祝贺的声明,到否认邀请的公告,乍一看江淮只是在扣“邀请”这个字眼,但事实绝对不会这么简单,不邀请尚且表示祝贺,“邀请”了反而予以回击,江淮态度转变得有些意外,但却也在情理之中。

在壹哥看来,江淮对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心生怨气已久,它只是在等待一个发声机会。从江淮发布的公告中不难看出,未收到邀请放在了的最后,并用“此外”二字引出,这意味着,上文提到的内容才是这则公告的关键:2019年,公司与华为开展战略合作,但目前未存在实质性进展,故前期未进行相关信息披露。

因此,相比要“打脸”华为,江淮发布这则公告的初衷,更是为了宣泄对双方合作进展缓慢的不满。从这个意义上讲,江淮“背刺”华为当然也不能怪江淮心有怨气,不得不承认,江淮和华为之间的合作的确节奏太慢了。

在双方建立合作关系的4年间,中国车市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新能源车已经成功从撕掉了“政策产物”标签,主打高端、智能的中国品牌电动车也已经向“ABB”发起挑战,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而江淮对这4年的合作却仅用了一句话进行总结——未存在实质性进展。

4年能推动双方合作产物落地吗?当然能。

以华为与赛力斯之间的合作为例,问界的登场刷新了中国高端新能源车新速度;以华为与奇瑞之间的合作为例,从2020年在建立智能领域建立合作,到加入智选车家庭推出智界S7,也才刚过了3年;而最后宣布加入智选车业务的极狐,根据相关公告,双方从立项到工厂改造再到产品推出,规划的时间周期更仅为1年多。

为何江淮和华为之间的合作如此拖沓?在壹哥看来,或许双方并未就合作一事达成最终共识。在壹哥看来,对于华为而言,它需要的是在合作之中掌握绝对主动权,华为不造车,但是华为却想复制3C终端领域的模式,让车企沦为它的代工厂,包括之前的赛力斯以及如今的江淮。

而对于江淮而言,它固然需要华为技术、品牌、渠道支持,但却不想被夺走“灵魂”,问界的成功外界都能看到,但赛力斯的无奈外界同样看得到,迄今为止,赛力斯仍在亏损,根据赛力斯发布的三季报,平均卖一辆车就要亏1.68万元。挣的钱是不是都被华为拿去了暂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赔本赚吆喝这显然不是江淮愿意看到的局面。

如果为了销量而放弃利润,那么必将背负“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骂名。因此,在江淮需要更大收益保障的前提下,与华为双方的合作迟迟没有下文也就不难理解了。

此次江淮公开和华为唱反调,不仅要宣泄情绪,更要向华为施压,在拥有更大话语权的前提下加快合作脚步,江淮想自己定义何为“双赢”?相比之下,对于此次华为牵头拟成立的新公司,江淮是否愿意出资加入其实已经没那么重要,江淮当下要解的是燃眉之急——在新能源领域深耕多年后,还有没有机会继续留在牌桌上?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