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冷知识!创新Cybertruck的颠覆,关于皮卡的未来

ams车评

2680阅读

2023-12-06

2019年11月,埃隆·马斯克在美国洛杉矶正式发布特斯拉Cybertruck。四年后,Cybertruck终于正式开启交付,首批10辆新车更是由马斯克亲自完成交付。或许,对于一款已经发布了四年之久的“新车”不免让人缺少些新鲜感,但Cybertruck就是如此不一样,当它真正走进人们视线的时候,大家对它的好奇就如同是第一次见到。

相信这几天,不少人都看到了有关Cybertruck的消息,虽然在国内皮卡算是“小众”市场,但依旧引起了不少话题的讨论。而在特斯拉“主场”的美国,皮卡车型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而电动皮卡则成为新的热销细分市场。或许,你很难想象在一款新车身上竟然看不到任何品牌LOGO,甚至连车漆都被省略,国内官网也用“可行驶在多星球表面”来形容它的行驶性能,就是这么一款看似极简的车型,却带给了人们有关未来的无限遐想。

Cybertruck的亮点

毫无疑问,对于特斯拉来说Cybertruck是一款代表性车型,是一种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的特殊产品。而随着新车的交付,我们也看到了这辆棱角分明的皮卡在与保时捷911的加速比赛中获胜,甚至它还拖拽着一辆911,要说会宣传、制造话题度还得看特斯拉。

特斯拉Cybertruck的两极分化的外观设计,从第一天起就一直是其最具争议的方面之一。关于Cybertruck的亮点,首先要提到的由奥托昆普公司提供的超高强度不锈钢,这款“超硬”的不锈钢车身将直接成为其“外骨骼”,这种冷轧不锈钢结构蒙皮采用特斯拉定制的专利技术,每个组件都经过专门设计具有卓越的强度和耐用性,该材料也被应用于马斯克的Space X公司的星舰制造中。如果你还有印象,上一次使用不锈钢材质的还是20世纪80年代的DeLorean DMC-12。而Cybertruck的车身扭转刚度大于迈凯伦P1,相对较低的电池组位置也可以保证其在事故中不会翻车。

通过性能上,特斯拉Cybertruck离地间隙达到了433毫米,接近角35度,离去角28度,并配有空气悬挂。动力上,如特斯拉传统一样,新车依旧配备了三款动力搭配车型,后轮驱动、双电机全轮驱动以及三电机的CYBERBEAST野兽版。尤其是这个“野兽版”,百公里加速仅需2.7秒,最高车速突破200公里/小时,123千瓦时的超大电池组容量配合里程拓展包也将续航里程提升至最高705公里,并且身为一款皮卡车型有效牵引力也达到了4990千克的重量,有效载荷也高达1134千克。

除此之外,线控转向也被运用在了新车之上,最大特点就是取消了转向的机械中间轴,直接以电信号来传输驾驶员的转向操作,不需要传统的机械结构。而关于线控转向,之前我们也可以在日系品牌和新的自主电动品牌上看到,虽然算不上“新鲜”,但在特斯拉的品牌影响下或许也将迎来新一波的技术普及。

技术层面,800V平台的加持能够让Cybertruck在充电效率上得到进一步提升,而一体化压铸、电池底盘一体化、后轮转向、48V以及基于4680结构电池包都是其亮点。而备受特斯拉车主期待的对外放电功能,也终于在新车上实现,大幅拓展用车场景的同时,也让皮卡更加实用。

Cybertruck版本的售价

特斯拉Cybertruck提供后驱、四驱及三电机版可选,售价分别为:后驱单电机版60990美元(约合43.5万人民币)、全轮驱动双电机版79990美元(约合57万人民币)以及CYBERBEAST野兽版99990美元(约合71万人民币),相比此前的预售价格高出了不少。

Cybertruck的交付

特斯拉Cybertruck的大规模交付在2024年,前期将先交付双电机全轮驱动以及CYBERBEAST野兽版车型,而价格更低的后驱单电机版本车型则要等到2025年。

其中原因既有产能受限和爬坡的影响,目前生产该车型的超级工厂也仅有德克萨斯州超级工厂投产,毕竟200万辆的预订数量对于特斯拉来说“消化”也需要很长一点时间,当然先交付价格较高车型也是生产利润的前提保障,这一点很符合特斯拉的风格。

Cybertruck的遗憾

1,特斯拉在 2019 年推出的最初版本Cybertruck的时候并没有挡风玻璃雨刷器,但量产版车型在左侧A柱附近则配备了一个超大型的雨刮器。

2,与最初版本不同的是,量产版Cybertruck配备了常规的外后视镜,在电子后视镜普及的当下,似乎Cybertruck看上去显得“普通”了不少。但由于皮卡车型后窗视野首先,Cybertruck运用后倒车摄像头充当流媒体后视镜,这创新设计或许会为不少新车开拓新的思路。

3,量产版本Cybertruck的充电端口被放置在了左后轮眉位置,并不是如最早期版本一样在车左后单独放置,其实这样的设计好处就是避免在特殊不锈钢车身上单独开孔,但新的位置较低会更加不便,而且所处位置相对损坏的概率更大,尤其是面对皮卡复杂的用车场景,就需要更加小心。

4,续航水平的不足。量产版本Cybertruck在续航上的表现绝对谈不上出色,尤其是入门的单电机后驱版本,续航仅有402公里,显然这一定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于Cybertruck的期待。

90天打造Cybertruck?

特斯拉设计负责人弗朗茨·冯·霍兹豪森(Franz Von Holzhausen)和汽车工程副总裁拉尔斯·莫拉维(Lars Moravy)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了一个有趣的信息。虽然在初版车型发布四年后,量产版车型才终于迎来上市,但在早期设计制作时,Cybertruck仅用了90天便完成了原型车的雏形,当然这也正是来自马斯克的“要求”。

有趣的是,其实在Cybertruck早期研发阶段,设计是第一个争论点,团队在工作室里摆放了一辆马斯克的Lotus Esprit,这款车可以他在2013年以近100万美元的价格从1977年詹姆斯·邦德的电影《爱我的间谍》中购买了 Espirit所改造的潜艇道具,并且Cybertruck的早起也从洛克希德F-117夜鹰和兰博基尼Countach中汲取灵感,早期用金属铝开发了几个原型,但马斯克最终爱上了“HFS”——“Hard Freaking Stainless”坚硬的不锈钢。

Cybertruck的特殊规定

关于Cybertruck交付,特斯拉规定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特殊要求,并更新了购车合同:由于Cybertruck太火,因此交付第一年不许转卖,转卖也只能给特斯拉回收,不然特斯拉可能会索赔五万美元,甚至可能终身禁售。官方表示,特斯拉将根据二手车外观和机械标准自行决定向您购买车辆,并按照最终价目表上列出的购买价格减去每英里行驶0.25美元、合理磨损以及维修车辆的费用,除非特斯拉拒绝,才可以将车辆转售给第三方,否则在特斯拉也可能拒绝出售任何未来的车辆。

美国皮卡有多火?

皮卡,在北美被称为:Pickup Truck。而皮卡在美国汽车的发展史,贯穿了美国近100年发展变化的缩影。2022年,全球皮卡销量超过565万,其中北美市场(主要是美国)是最大的皮卡车市场,年销售超270万,参考2022年全美1363.5万辆新车销量,皮卡占据了近二成。

全美销量最高的前三款车型则都是皮卡:第一名是福特的F系列,总销量达到了65万辆;第二名雪佛兰Silverado的总销量也有52万辆;第三名则是RAM的皮卡。

Cybertruck的竞争对手们

作为美国重要车型,皮卡的电动化发展也是十分迅猛,从福特F系列到特斯拉Cybertruck,一股电动化浪潮正在逐步加速。而作为销量排名前三的福特F-150、雪佛兰Silverado1500和RAM1500将分别于22~24年推出电动版车型。此外,包括Rivian R1T、Lordstown Endurance、Nikola Badger、Bollinger B2的新势力品牌也将相继抢占电动皮卡市场。而现在F-150 Lightning电动皮卡、GMC悍马EV以及Rivian R1T皮卡已成为美国道路上相当常见的车型。

国内皮卡市场现状

今年上半年,国内皮卡新车型犹如雨后春笋般接连推出,不仅新车数量更多,更呈现出了转型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上半年,狭义皮卡累计销量为165944辆,新能源皮卡累计销量为2583辆。而从近几年市场表现来看,皮卡市场却保持了基本稳定的态势,尤其是在近几年商用车市场持续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皮卡趋于稳定的表现给了整体市场强有力的信息。

得益于皮卡销量的不断增长,也让自主品牌车企看到了全新增长点。无论是市占率持续走高的长城炮,还是“老牌”福田、江铃、江淮以及中国重汽的皮卡,新登场的长安览拓者、雷达RD6等车型,都在以过去从未有过的速度持续焕新中。而对于新能源市场“王者”的比亚迪来说,自从宣布要进军皮卡市场以后,有关这款新车的讨论就一直备受关注,或许在明年也将会登场,势必将会使得皮卡市场进入新的竞争格局之中。

国内下一个热门是皮卡?

自2016年皮卡解禁试点以来,国家对放开皮卡进城的重视程度首次从部委上升到国务院层面,皮卡解禁得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也从国家层面首次提出放宽皮卡进城限制。而根据《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对于皮卡的适用场景也得到扩展。据中汽协与国家信息中心联合完成的《皮卡行业发展趋势及政策建议研究》预测,在皮卡进城路权解禁稳步推进的前提下,皮卡市场国内需求到2030年可达100万辆之上,足可见其发展潜质。

而随着人们对于皮卡印象从最早“工具车”到如今多元化用车场景的拓展,皮卡市场的发展也呈现出向着乘用化、高端化的趋势转变,伴随着国内汽车市场进入存量时代,汽车消费趋势已经逐步演变成多元化,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利好政策推进,皮卡市场也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或许类似于MPV市场在这几年的爆发式增长,随着消费观念的不断变化,皮卡也将成为市场新的热门增长点。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

ams车评

ams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