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你们更希望先听哪个?
选不出来,那就都告诉你们吧。
好消息是,轩逸仍然是轿车市场备受追捧的车型,今年10月份,其销量就达到了3.1万辆。然而,不利的消息是,轩逸的销售占据了日产总销量的一半以上,而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则已经连续15个月同比下降。
换一句话说,如果轩逸的销售占比跌了,那么整个日产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大概率也是跌。
还有一件事事情,如果各位愿意的话,有空可以去到现在的日产4S店看看,都快2024年了,2012年发布的老轩逸、2011年发布的骐达、2013年发布的老奇骏和老逍客竟然还在销售,而这四款老款车型每个月仍然能为日产贡献大约两万台的销售量。
如果我们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思考,这明显反映了日产汽车目前所面临的困境,新车销售乏力,市场份额下降,因此日产只能仰赖那些已经过去十年仍未更迭的老车型来维持业绩。尽管如此,截至2023年1-11月,日产汽车在中国区域(包括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的累计销量为694,895辆,较去年同期出现大幅度下滑。
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份“日产汽车中国区发布11月销售业绩”公告中,官方本该报道“2023年11月”的销量数据,却被误写成了“2013年11月”,难道日产想时光倒流吗?
事实上,距离日产汽车在中国销售达到巅峰,仅仅过去了5年的时间。
在2018年,日产汽车在华销售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156.40万辆,甚至超过了丰田和本田在中国的销售量。
然而,从2019年开始,日产的销售量便开始下滑,2020年降至145万辆,2021年为138万辆,而到了2022年,下滑势头愈演愈烈,中国区域销量降至104.52万辆,同比下滑22.1%。其中,东风日产乘用车更是同比下滑20.9%,销量降至89.79万辆,为七年来首次跌破百万辆。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日产汽车要实现在中国区域的年销售量达到100万辆,似乎已变得遥不可及。
目前,日产汽车面临的问题显而易见,新车销售不佳,而在新能源领域的转型进展缓慢,导致其只能依赖轩逸和一些老旧车型勉强维持销售。
这对于当下的日产汽车而言,可能是一场难以翻身的挑战。
日产的多款车型存在技术更新滞后、产品陈旧、竞争力相对较弱等问题。然而,由于积累的良好口碑和相对较高的终端优惠政策,一些老款车型如老奇骏、老逍客仍能在市场上找到销售机会。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这些老车型的销售下滑似乎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当谈到轩逸的销量时,这背后主要得益于经典轩逸和新轩逸的价格大幅下调,尤其是经典轩逸,网传部分配置车型仅需8万元左右就能提车回家。但其实,就产品力来讲,经典轩逸并没有展现出过于强大的竞争力,吸引力主要源自其作为一款合资品牌的经典三厢轿车身份,这使得许多消费者愿意给予它机会。
如今,即便是日产的销售担当轩逸,也不再保持过去的辉煌。
在过去几年,轩逸年销量一直维持在50万辆以上,但是今年前十个月的累计销量却只有28万辆。
在比亚迪、吉利、长安等混动车型的竞争下,曾经的轿车销量冠军轩逸,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性价比和省油优势,再也难以保持其市场统治地位。
对于奇骏来说,执着于推广三缸发动机的做法导致其原本热销的车型逐渐沦为小众选择,甚至有人以奇骏在沙地中玩耍为笑柄。这是不是表明日产在产品战略和市场定位上需要做出更为灵活的调整,以适应当今汽车市场的变化。
当然,并不是说日产一无是处,新能源方面还是有做点功夫。
在新能源领域,日产汽车似乎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日系品牌的态度,对电气化转型持保守态度。
根据东风日产官方网站显示,目前在售的新能源车型包括ARIYA艾睿雅、轩逸电驱版e-POWER、启辰VX6、启辰大V DD-i超混动、超混电驱奇骏和超混电驱轩逸这六款车型。
但如果再算上那台官方指导价为99.88万元的启辰大V氢境车,那么就一共有七款新能源车型。
ARIYA艾睿雅于2022年9月27日上市,曾被寄予厚望,市场指导价为27.28万元~34.28万元。然而,由于较高的定价以及产品力并不出众,该车的销量表现惨淡,月均销量仅在300台左右。
为了提振ARIYA艾睿雅的销售表现,东风日产也曾采取了降价的措施。
比如,今年2月17日晚,东风日产宣布从2月18日开始,所有日产纯电ARIYA艾睿雅全系车型将获得政企补贴6万元,该活动一直持续到3月31日。
另外,7月份,东风日产降低了ARIYA艾睿雅入门级车型的门槛,推出了更为经济实惠的ARIYA艾睿雅500,其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9.99万元至28.29万元,然而效果并不如人意。
全民舆车:
对于日产汽车而言,其在中国市场的转型过程刚刚开始。
为了扭转销量颓势,选择变得至关重要。
比如降价换量,像马自达那样大胆降价,真正放低身段。或者是投身于产品研发,在产品开发上做出改变。然而,关键问题是日产汽车是否愿意采取这样的措施,以及他们是否还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调整。
如果日产汽车不能进行一些角色的转变,那么广汽三菱的经验就是一个前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