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SUV销量排行榜公布:比亚迪三款车上榜,H6跌到第四?

火星说车

4195阅读

2023-12-14

根据乘联会最新销量数据显示,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飙升至208.0万辆,同比增长26.0%,环比增长2.4%,创下2023年的单月最高销量记录。其中SUV车型的零售销量超过轿车销量,达到101.2万辆,同比增长30.3%,环比10月份增长0.6%。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11月各大SUV车型的销量和排名吧。

NO.1 Model Y

11月销量:49877辆

11月Model Y共计销售新车49877辆,凭借这一逆天销量再度重回榜首,这一结果虽有些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尽管比亚迪军团试图挑战特斯拉的市场地位,但特斯拉的品牌号召力仍然明显强大,充分展现了头部企业的影响力。即使Model Y长续航版近期多次提价,但其销量并未受到丝毫影响。

NO.2 元PLUS

11月销量:30751辆

元PLUS在11月销售了30751辆新车,目前累计销量已经突破53万辆,取得了国内11月SUV销量的第二名,同时,元PLUS海外版BYD ATTO 3也获得多项欧洲大奖,充分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的强大竞争力。同时也为中国新能源车出海带来了助力,展现出国际市场的中国速度。

NO.3 宋PLUS DM-i

11月销量:23854辆

宋PLUS DM-i在11月销售23854辆新车,不仅刷新了新款车型6月上市以来的销量纪录,并且连续30个月获得插混SUV的销冠。宋PLUS DM-i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其卓越的销售业绩上,更源于其在核心技术上的持续创新,新车拥有显著提升的纯电续航能力,同时配备了先进的FSD频率可变阻尼减振器,并支持6kW的VTOL移动电站。

NO.4 哈弗H6

11月销量:23291辆

哈弗H6在11月取得了23291辆的新车销售成绩,再次夺得燃油SUV销冠,作为国内销量一路高歌猛进的SUV车型,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凭借其时尚又大气的外观设计,豪华且舒适的内饰配置,强劲的动力输出,以及卓越的操控性能,无论是穿梭在繁华的城市道路,还是驰骋在宽广的郊外,都能让驾驶者享受到极佳的驾驶体验。

NO.5 AION Y

11月销量:22355辆

作为埃安系列的主力车型,AION Y再次创下销售纪录,11月份零售销量高达22355辆,居于榜单第五名,继续保持热销态势。AION Y的月销量始终保持在万辆以上,其热销的原因主要是其卓越的性价比和领先的先发优势。在海外市场方面,广汽埃安首款出口车型AION Y Plus于今年9月在泰国上市。

NO.6 星越L

11月销量:22207辆

作为燃油SUV的星越L同样在11月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2207辆的表现仅次于哈弗H6排在了燃油SUV第二的位置,吉利星越L在外观上呈现出了融合本地化特色的欧洲风格,车辆前部采用了吉利家族的4.0盾徽设计,多股金属竖条式中网在保持得体的同时,恰到好处地展现出大气的一面。

NO.7 宋Pro DM-i

11月销量:20317辆

作为同属于宋家族的SUV车型,宋Pro DM-i在11月的表现也较为优异,20317辆的成绩位居11月A级SUV销量榜前列,截止目前全年已经实现18万辆的累积销量,宋Pro DM-i正以“燃油SUV颠覆者”之名,持续加速颠覆合资燃油进程。为了进一步提升年末的销量,宋Pro DM-i也开启了限时优惠,最低仅12.18万起,吹响了冲锋的总号角。

NO.8 锋兰达

11月销量:20044辆

锋兰达作为丰田旗下一款相对入门的家用SUV,在11月取得了20044辆的新车销售,锋兰达的设计风格备受年轻人的追捧,车身的线条比例和风格都十分简洁,展现了日系车型独有的特点,其双L形日间行车灯设计,更凸显出年轻时尚的潮流元素。此外,运动式车顶和贯穿尾灯的搭配,展现出别具一格的趣味性。

NO.9 长安CS75 PLUS

11月销量:18494辆

作为国产SUV“三剑客”之一的长安CS75 PLUS,无疑是长安CS75家族中的重要一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它肩负着对抗竞品的重任,并为市场贡献了大量的份额,在11月销售中,该车取得了18494辆的销售成绩,在燃油SUV阵营中排在了哈弗H6星越L之后。

NO.10 RAV4荣放

11月销量:17486辆

RAV4荣放的销售业绩在落地优惠持续加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11月共计销售17486辆的新车,另一方面,主要竞争对手本田CR-V在11月份的落地优惠幅度减少,这使得RAV4荣放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此外,RAV4荣放凭借丰田品牌良好的口碑,拥有相当一部分的潜在消费者。

总结:

2023年11月SUV零售销量榜见证了多款车型间的精彩较量。特斯拉ModelY、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以及哈弗H6等车型都展现了它们在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同时这些车型的成功也再次彰显了汽车市场的丰富多样和竞争的激烈程度。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