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钱才买BBA的玩笑里,是30万元以上,燃油车不行了?

路咖汽车

2452阅读

01-03

进入2024年的第一天,全新丰田凯美瑞公布了预售价(17.38-20.88万元)。直接踩在20万元门槛线以内的操作,让人惊讶不已。作为传统合资旗舰车型的代表作,与之类似的大众帕萨特本田雅阁等经典产品,长期将主力车型布局在20-25万元价位。如今,这一波反向操作,再配合前不久极氪007定价超过20万元,依旧收获舆论广泛肯定的衬托。难不成在“不努力就只能买BBA”之后,2024年“没钱才买合资车”?

20-25万元,老旗舰纷纷失守

其实从2023年开始,传统合资旗舰车型恰好进入集体换代周期。最早打响换代第一枪的当属本田雅阁。在不讨论插混版本的情况下,雅阁的燃油版依旧稳稳超过了20万元门槛。但除了刚换代之后的6月份,广汽本田公布了雅阁系列(含旧款)的销量突破1.1万辆之,至“金九银十”,伴随终端价格的松动,本田雅阁官方公布的月销量实现连续突破1.5万辆。

本田雅阁半年多来的市场走势,或许给了老对手丰田凯美瑞以示范效应。更何况雅阁与凯美瑞已经属于是合资中型车,位居头把交椅的选手。2022年,本田雅阁全年销量突破22万辆。就目前情况来看,丰田凯美瑞在2023年前11个月的销量依旧突破了20万辆。这两位选手选择降低姿态,那么在2024年一季度预计也将迎来换代的全新现代索纳塔,以及海外一季度将率先上市的全新大众帕萨特等车型,恐怕在国内车市也得掂量一下自身的定价策略。

而从能源结构维度来看,2023年前11个月,国内燃油车细分市场中,中型车(含轿车+SUV)销量跌幅仅次于微型车与小型车。而且作为销量绝对值仅次于紧凑型的存在,燃油中型车的销量稳定性显然不如前者。与此对应的是,新能源中型车在去年前11个月销量增幅超过了50%。而且从销量占比来看,新能源中型车的市场占比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无论是趋势还是占比,燃油中型车的表现都要逊色于燃油紧凑型车。

价格区间的数据就更为清晰了。2023年前11个月,国内燃油车20-25万元价格区间,是所有细分价格市场中,同比跌幅最大,也是唯一跌幅超过两位数百分点的存在,达到了14.5%。相反,在10-20万元价位,燃油车反而能够实现销量正增长。不过隔壁新能源车那边,20-25万元的价位在同期也仅仅是微增长。这在国内新能源车一片大好的环境下,显得有点扎眼。但恰好也说明了该价位或许是现阶段国内内卷最严重的区间。比如开头聊到的极氪007,还有华为背书的智界S7,以及潜在的小米汽车等等,几乎都瞄准了这里。

30万元以上,合资忙冲高

那么随着老旗舰车型的下探,合资品牌的价格定位真就要与中国品牌对调了?情况也未必如此。除了紧锣密鼓的新能源计划,即便在短期的燃油车市场内,合资品牌也在谋求冲高。其实这个趋势已经有所铺垫,那便是传统非豪华品牌的产品线,正在大范围试图突破30万元门槛。比如大众旗下的途昂、揽境,丰田赛那SIENNA皇冠陆放,福特探险者等等,都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为什么会有如此动作,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30万元以上的燃油车依旧具备极强的市场需求。还是以2023年前11个月的数据来看,燃油车在35万元价位以上呈现明显上涨的趋势。即便是30-35万元细分价位,也基本能够维持住市场需求。另外从车型级别来看,中大型(C级)车成为2023年燃油车销量增长最大的板块。如果刨除体量极低的D级车,那么中大型(C级)车就是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燃油车板块,且增长率高达17.6%(去年前11个月数据)。

这恰好也说明了合资车冲高的具体方法之一,那便是车型级别上的错位竞争。毕竟30万元以上价位,毫无疑问是传统豪华品牌的自留地。而且在诸如雷克萨斯、凯迪拉克等二线豪华品牌终端价格不断走低的背景下,想站稳30万元以上价位就显得更为困难。但从前面介绍的几款主流产品也可以发现,合资品牌立足于该价位的,大多是中大型SUV产品。无论空间、配置,甚至性能表现,都要比同价位豪华品牌车型更胜一筹。从这个角度出发,也可以发现国内汽车消费者已经呈现出摆脱盲目品牌崇拜,对自身需求有更清晰认知的趋势。

在2024年,预计将有更多合资品牌加入其中。比如今年一季度将上市的日产探陆,铺垫许久的马自达CX-90(另一种说法是引入CX-80)。除了产品错位,合资品牌甚至还在谋求功能上的错位。此前丰田赛那SIENNA以MPV身份切入,便算是一个标志性案例。而在2024年,丰田即将国产的普拉多更是重量级选手。同属硬派越野的福特Bronco,在同品牌旗下皮卡产品游骑侠Ranger上市后,也更让市场期待其最终定价。预计在2024年,将会有更多传统合资品牌,带来突破30万元价格门槛的产品。

写在最后

在中国品牌以SUV突破合资品牌构筑的10万元价格天花板之后,新能源的崛起,使得传统合资旗舰级产品也开始逐渐放低姿态。毫无疑问,20万元门槛也不再是中国品牌所谓的天花板。只不过与其说是中国品牌与传统合资品牌交换了体位,不如说是合资品牌在20-25万元这个传统优势阵地失守后,除了继续巩固20万元以内的存量市场,还在谋求向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发起冲击。或许在2024年,即便是燃油车,除了可以买到更便宜的合资车,有钱也不必只能选择BBA。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