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智能街区,比亚迪要重构整车智能

汽车洋葱圈

7577阅读

2024-01-18

比亚迪凭借超300万辆的年销量,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之无愧的“王者”,而“欲戴王冠,必承其重”,针对比亚迪产品智能化的争议不绝于耳。

就在近日,2024比亚迪梦想日活动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比亚迪在智能化上的勃勃雄心,也正式拉开比亚迪“智能化下半场”的帷幕。

此次梦想日活动,比亚迪将它的智能化街区构想一个个展现在我们面前,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和整车智能三大板块,尤其是璇玑架构、易四方技术平台、e平台3.0、云辇、智能底盘控制技术等,让我们得以全面了解比亚迪在智能化上的布局。

真正的整车智能:璇玑架构

璇玑架构,作为比亚迪智能架构的统称,是比亚迪整车智能的底层基础。根据官方给出的资料,璇玑架构由一脑、两端、三网、四链组成,它通过千兆以太网通讯,实现车内决策和控制的高度集成化,并大幅度提升通讯效率。

一脑是指中央控制器;两端是指车端AI和云端AI,两端实时协同,实现智电融合;三网包括车联网、5G网和卫星网的三网融合,能够拓展智能汽车的链接半径;而四链即是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以及机械链,通过四链贯通,让整车的功能得到突破、体验得到提升。

形象点说,璇玑架构让汽车有了智能化的“大脑”和“神经网络”,整车像一个高级智慧生命体,可以全面感知、集中思考、精准控制和协同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首创双循环多模态AI,即璇玑AI大模型,首次将人工智能应用到车辆全领域。它拥有业界最庞大的数据底座、行业领先的样本量和高算力,覆盖整车三百多个场景,赋予整车智能持续进化的能力。

最直观的智能体验:易四方

在比亚迪的整车智能方案中,“易四方”真正实现四个电机独立驱动。四个电机构成整车的核心动力源,每个电机都能独立控制每个车轮,实现单个车轮的驱动、制动、前进和后退,这也是采用易四方技术的仰望U8能够实现原地掉头的原因。尤其是同难度的侧方位停车,有易四方的加持,轻松搞定。

不仅如此,易四方采用中央计算平台+分布式控制器相结合的电子电器架构,通过建立四轮独立驱动及轮胎力学模型,能够精准计算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最大摩擦力。通过精准的电机扭矩和转速控制,实现轮胎最佳滑移率控制。

如果你听说一辆车没有制动、没有转向,你还敢碰这辆车吗?但面对这种极端情况,易四方技术平台给出了解决方案。在车辆没有制动装置的条件下,易四方概念车在初速度60km/h时,制动距离在20米左右,易四方制动冗余能实现最大制动减速度1g,且在制动过程中也能实现不失控、不抱死;在无转向柱结构的情况下,易四方转向冗余能实现最小转弯直径12米,在18m的蛇形绕桩试验中,能够保证车辆有着良好的循迹性和稳定性。

自动泊车、高阶智驾,比亚迪智能化领跑行业

对于消费者来说,人机交互、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等,已经成为衡量一款车够不够智能的标尺。虽然比亚迪现在开启了智能化下半场,但比亚迪也是国内较早布局智能化技术落地的车企之一。早在2009年,比亚迪就开始在产品上实现智能进入,相继首创了“云钥匙”、蓝牙钥匙、手机NFC车钥匙、UWB数字钥匙等,目前智能化进入已经是全系产品标配。最新的手掌静脉识别技术也将实现量产。

在人机交互方面,比亚迪通过四音区独立识别、全场景连续对话、跨屏语音控制、可见即可说等功能,让当下常见的人机交互的痛点得以解决。不仅如此,通过VIN建立点对点的车辆联系,用户通过车载语音助手即可向目标关系车发送即时消息。

前面提到的自动泊车,除了易四方泊车外,还有包括近距代客泊车、窄道通行、双速泊车、狭窄车位泊车、断头路车位泊车等特定场景下高难度车辆泊入。

在高阶智能驾驶辅助方面,比亚迪已经覆盖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范围,能够实现车辆自动上下匝道、主动超车、车道保持、巡航驾驶等,面对路口通行、红绿灯通行、超车、智能避障、切换车道和行人、非机动车礼让场景等等复杂路况都能从容应对。据介绍,比亚迪2024年将推出10余款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的车型。

结语

如果要用一个案例来为此次比亚迪智能街区的展示做收尾,葫芦侠就不得不提它携手大疆打造的全球首个整车集成的车载无人机,用户在车内就可以操控无人机起飞、拍摄和回收,还支持自动换电和充电管理,如此“科幻”,却近在咫尺。

2024比亚迪梦想日,让我们得以了解比亚迪在智能化技术领域的实力,它不仅要重新定义智能汽车,更是要做新能源汽车市场智能化的领航者。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