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测智己城市NOA:上海司机们,真的是一点面子都不给

驾仕派

2513阅读

2024-01-23

我一直认为,城市智能驾驶的好与不好,跟地域的关联性很强。

如果你要在广州找一套好用的城市智能驾驶,你绕不开小鹏。

如果你想找一套能在上海用的智能驾驶?那你先得找上海这边最智能的车企——相信我,你绕不开智己汽车。

智己的IM AD进程一直很快,前些时候驾仕派自购的智己LS7一路用IM AD从成都开到宁夏中卫,证明了这套高速智能驾驶系统的优秀之处。

今年,智己IM AD主攻城区智驾,开城的第一站是上海,上来也没给小鹏留面子——XNGP上海智驾路段覆盖率为61%,而IM AD的城市NOA覆盖率为81%。

方案供应商依然是Momenta,有一说一,智己和Momenta的合作是我见过最顺畅、进度够快、支持也是最给力的。

比方说,有一种“支持”是其他家车企想都不敢想:LS6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单Orin芯片。

很多20万的车型都用激光雷达和芯片做高低配区分。做过项目的朋友都知道,SKU越多,项目就越复杂、效率和进度会受到很大影响,而LS6的智驾硬件就只有一种——Momenta向前冲就完事了。

而且大车企的“冗余”也帮了很大忙,对于Momenta来说,其实纯视觉+单Orin的硬件也是可以做城区智驾的,但上汽智己还是配上了由速腾聚创供应的M系列前向激光雷达,感知精细度有很大提高。

跟Momenta合作的车企还有比亚迪,大家可以看它们的项目进度,这里就不赘述了。

背景介绍完毕,驾仕派这次体验的IM AD上海城区NOA,全程20公里,导航预估用时55分钟,实际用时65分钟。这套上海城区智驾会在2024年1月23日推送给车主。先说体验下来,我们给出较高评价的几个方面:

1、横向控制非常优秀

2、不同硬件的信息融合+处理非常惊艳

3、能有效应对上海道路路况,包括复杂路口

4、特殊case的应变和规划比较成熟

总的来说,智己的城市NOA在感知方面可以打9分,规划水平可以打7分,控制能力可以打6分。

首先申明,目前我们对于当下任何一台量产上路的车型,城市NOA每个项目都不会给到满分。而针对上海路况而言,上海驾驶员整体素质较高,出现的问题也与之息息相关,扣分点主要来自于:

1、变道/加塞的动作不够流畅,不够拟人

2、起步速度在上海不够快,也许在其他地区还算勉强

3、细节标定还需完善,如坡道刹停/起步舒适度;语音无法控制智驾(7分35秒)等等

以下是40多分钟的智己城市NOA全程表现,我帮大家划出重点:

2分30秒:第一次接管

左后方出租车快速+大角度靠近,SR画面可以看到,系统感知到它来了,但方向盘依然往左,无博弈动作。

3分00秒:第二次接管

左侧车流量过大,无法变道进入左转车道。但我们能看到,智己城市NOA是有明显的博弈动作的,加塞失败的时候会往右边靠,当然,这也让它失去了最后的变道机会。

上海的行车素质高,车速节奏都很快,这种复杂情况下,建议人工接管。

3分30秒:车辆礼让行人,第三次接管

这个过不了绿灯的锅应该甩给规划,礼让行人没问题,但不能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中。

6分20秒:通过红绿灯+变道

此处大戏连连,智己城市NOA准确识别了出租车和比亚迪汉,没有刻意让行,通过路口后快速并入右转车道,十分丝滑。

但这套系统不经夸,才过一分钟它就打我脸了↓

7分35秒:第四次接管

这个难度确实大,比亚迪很容易被识别为拥堵车辆,但即使这样,我还是有两个建议:

1、增加语音控制绕行/变道功能,小鹏CNGP是有这个功能的;

2、增加开门识别,只要感知到前车开门,一律判定为故障车,绕行。

9分37秒:高精地图断点,第五次接管

11分00秒:前视摄像头未识别黄灯,越过停止线,第六次接管

这是个典型的上海复杂路口,红绿灯特别远,我也很好奇华为、极越、小鹏的智驾,遇到这种路口会怎么应对?

13分25秒:第七次接管

最左边道路可左转可直行,但全是排队的左转慢车,正确做法是变到右边直行车道,这里主要是感知和规划的错,没有意识到左转+直行车道的复杂性。

17分25秒:

这里智己城市NOA有一套丝滑小连招,左转后立刻驶入中间车道,规避了驶入左转车道的风险,说明智己城市NOA的规划能力还是在线的。

18分55秒:

智己城市NOA最博弈的一集来了,LS6想变道,但后方的大众ID.3不让,博弈失败之后立刻回到本车道,这里每一个环节都不许拉垮。

25分55秒:第八次接管

出现了!智己LS6的一生之敌!

小鹏G6看到LS6出现,直接鱼雷攻击!

智己LS6丝毫不让!来啊!撞啊!

但我怂了,接管。

对不起(鞠躬)。

31分05秒:

此处的大曲率左转值得说道说道,能看出方向盘转起来非常丝滑,很多智驾其实做不到这点,像小鹏G6的方向盘在这种情况,就会来回摇摆。

我猜测原因可能是:激光雷达感知到的信息+侧视摄像头感知到的信息,智己IM AD融合得非常好,不需要修正或者调整,以至于做到了类似“端到端”的处理效果。

31分45秒:三轮车横穿马路

智己城市NOA没有任何悬念地刹住了,但最惊艳的是两次规划了变道,第一次速度差过大,取消行动,第二次则执行得干净利落。

33分10秒:绕行网约车

与7分35秒不同,这次智己城市NOA果断地绕行了,甚至没有思考太长时间,绕行之后迅速回到右转车道,整个动作非常流畅。

这也是我们这次整个智己城市NOA表现最惊艳的一段。

右转之后也发挥了规划优势,智己城市NOA并没有右转完事,而是一开始就决定往左边走——因为前方就是岔路口,需要走左边两车道。

38分30秒:加塞失败,第九次接管

这就是为什么说“智驾想变道,最好早点变”——荣威i5向右变道的时候,同时变道的智己城市NOA做了避让,代价就是自己错过了进入左转道的机会。

39分50秒:通过复杂大路口

与11分00秒不同,这次智己城市NOA准确识别了信号灯和所处环境,驶入正确的道口,这也是城市智驾的存在意义——初来乍到的车辆可能就在这走错路了。

最终,智己城市NOA在整个超过一小时的测试体验全程,出现了九次需要接管的情况。感知、规划、执行都有些许细节需要改善,但在不同硬件的信息融合+处理上,我认为智己城市NOA已经有着惊艳表现。

一句话概括:总体很激进,但细节很保守。

这时候我们再对比一下友商在上海的城区智驾,就能大概知道智己城市NOA的等级——

-极越的PPA的规划、控制能力十分突出,缺点是覆盖率不足,经常断点。

-小鹏CNGP在感知、规划上非常厉害,但控制不够精细,而且在上海的覆盖率是不如华为和智己的。

-华为系NCA在规划上十分保守,比智己城市NOA还要保守,但确实不需要接管,覆盖率也是最高的。

可以看出,如果说华为和小鹏是智能驾驶的第一梯队,智己和极越则可以排在第二梯队,尤其是在上海这个特定区域——智己的表现要比小鹏好上不少,如果再把一些细节优化好,那么IM AD在上海智驾属于第一梯队的评价是无可非议的。

我们有理由相信IM AD可以做好,因为我们验证过:可用里程达到38万公里的IM AD在高速NOA的表现是无与伦比的,你几乎找不出任何角度的缺点,既然IM AD在高速路上能做到精细、高效、拟人,我们当然愿意相信,IM AD的城市NOA有能力迭代到第一梯队水平。

最后,我要号召所有20万以上的车型,向智己LS6学习“全系标配激光雷达”的光荣行为!

文|坂道

图|坂道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

驾仕派

驾仕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