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群雄逐鹿,渗透率达11.3%。2024年,新能源商用车“大战”一触即发,明争暗斗间就要沸腾起来了。纵观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目前主要有哪些实力派企业呢?归纳一下,主要有以下3大类。
第一类:传统商用车企业。
不可否认,传统商用车企业都在积极转型新能源,包括福田、一汽解放、江淮、东风、中国重汽等。其优势在于“根基深厚”,拥有完备的研发、制造、供应链以及销售、服务体系,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可以混线生产、同店销售、共享服务。
常言道: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 其不足之处往往在于,这类相对传统的商用车企业,普遍船大难掉头,最简单高效的做法便是“油改电”,开发成本低、周期短,但长期以往的话,产品竞争力难免不足,无法有效应对新能源商用车2.0时代的竞争,应注意规避。
第二类:商用车新势力。
与乘用车新势力百亿投入不同的是,商用车新势力普遍“重研发、重智能、轻资产、轻生产”,即站在未来的角度重新定义和设计产品,造型科幻吸睛、智能驾驶领先,而制造则依托传统商用车企业代工,如DeepWay深向、前晨汽车、苇渡科技、海珀特等。
有一说一,商用车新势力从诞生到量产,比乘用车新势力相对容易。问题在于,从量产到大规模推广,则不是那么容易。究其原因,商用车的新能源化进程还没那么快,而且商用车的市场推广普遍带有很强的“商业化”属性,新势力一时难以打破。
第三类:传统乘用车、客车企业转型。
传统商用车企业和商用车新势力是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传统乘用车或客车企业发力新能源商用车的更不容忽视。依托其在乘用车市场建立的三电技术和品牌优势,发展前景还是可观的,典型的如吉利远程、比亚迪商用车、奇瑞商用车、宇通商用车。
论机制,没有商用车背景反而能像新势力一样轻装上阵;论技术,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已久经考验;论制造,与乘用车同等标准的制造基地以及质量管控体系可以复制;论销售,其乘用车销售网络也可以进军商用车市场。
编后语
以上三类企业是目前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主要角逐者,至今还没有谁能独霸天下。谁能成为最大赢家?未来三五年内可能也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众多新势力的涌入,被惊醒的不止是消费者,还有部分在舒适圈中装睡的传统商用车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