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中国车市有三个主要的关键数字:“3000万”、“52%”和“70年”。这都代表着随着技术壁垒和品牌价值的不断突破,中国汽车工业正厚积薄发,距离“汽车强国”已越来越近。毫不夸张地说,自主品牌已经完全有实力、有底气与一众合资进口品牌“掰手腕”了。
“3000万”:销量新起点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3全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包括乘用车和商用车)超3000万辆,突破历史新高。其中2023年全年乘用车共批发2553万辆,同比增长10.2%,达到历史最高。而零售累计2169.9万辆,同比增长5.6%。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量也突破3000万辆大关,同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31.6%。这一亮眼表现实打实地帮助了我国产销量达到历史新高,也能够充分体现出新能源的长足发展。
全年汽车产销量均破历史最高纪录,足以见得2023年我国汽车市场的规模之大、热度之高。回顾过去,中国自主品牌的发展历程充满了挑战和突破,它们诞生于多样的产业背景,展现了顽强的创业精神。例如,比亚迪首次跃居全球汽车销量排名榜单的第九位,这也是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品牌(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52%”: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
在2023年,中国品牌汽车大放异彩,自主品牌占据了52%的年度市场份额。换言之,每售出100台新车中,就有52台是国产品牌,成功挤压了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据乘联会的数据,乘用车(狭义)零售销量排行榜上,中国品牌表现较为突出,前十名中有五家中国品牌,如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而批发销量排行榜更是被中国品牌所主导,占据了前十名中的六个席位。合资品牌如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和广汽丰田只能屈居次位。
大多数合资企业的销量却出现了负增长或微弱增长的局面。传统大厂中,上汽大众销量下滑了1%,广汽丰田下滑了7.3%。而上汽通用、东风日产和广汽本田等经典合资品牌的销量则同比下滑了两位数,东风本田下滑4.9%。仅有一汽丰田增长了0.3%,北京现代也在跌落至谷底后微幅反弹2.8%。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悦达起亚在海外市场取得了突出表现,但其在国内市场销量仅有8万多辆。
面对销量下滑的困境,不少合资品牌不得不放弃中国市场,如广汽三菱、广汽讴歌、东风雷诺等。同时,东风标致雪铁龙、北京现代和广汽三菱等品牌也处在危险边缘。曾有部分业内人士认为,合资车企在技术方面具备深厚积累,只是决策过程较长,暂时未能跟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步伐。可现实是,合资车企的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普遍较低,且增长趋势不明显,而中国品牌则更具竞争力。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增长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车市场规模不断下降。因此,“大象转身”的说法越来越不适用于形容合资车企。
“70年”:“汽车强国”的路还在继续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是中国汽车工业70周年华诞。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汽车工业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壮大,在自主创新中取得了突破,并在不断壮大后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尤其在新能源汽车上,产销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达到相对程度上的先进水平。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国际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展示出核心竞争力,并在全球汽车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通过国际营销体系建设、投资建厂、品牌收购和合资合作等方式,中国的骨干汽车企业正在加速布局海外市场,推动本土化发展,并不断提升国际产能布局的步伐。
三个司机观点
无论是年度产销量均破3000万辆大关,还是自主品牌已成为主要选择,2023年中国车市的成就都展示了自主品牌和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和潜力。在快速发展背后,是中国自主车企及时跟进新能源趋势,通过不断创新突破技术壁垒,创造新的品牌价值。这一年的成就标志着中国汽车将在世界汽车工业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自主品牌的进一步突破,2024年的中国车市或许还会有新的历史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