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从销量就能看出来,例如:
1、2023年11月,问界M7卖了17039辆,理想L7卖了16559辆,两者差了480辆
2、2023年12月,问界卖了25545辆,理想L7卖了20428,两者差了5117辆,差距近一步拉大。
3、2024年1月第三周,则更夸张。问界M7几乎实现了1打3。理想L789三款车一共卖了8093辆,问界M7一款车卖了7030辆。
理想L7和问界M7差距越来越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问界M7又是如何战胜理想L7的?我总结了四个原因。
原因一:技术全面压制
理想是最强产品经理 ,华为是最强技术宅。问界M7销量为何能超越理想L7?核心原因是——技术流派对产品流派的绝对压制。
新王取代旧王,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卷配置和价格战,而是拼技术,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亚迪秦用dmi 技术登顶轿车top 1,取代了卡罗拉的位置。比亚迪仰望用易四方、云辇P,等多项技术威胁到了路虎卫士。
问界M7用遥遥领先的智驾智舱技术,对理想L7实现了超越。问界M9也用一系列黑科技,让理想L9非常忌惮。192线激光雷达、智驾芯片、座舱芯片,智驾软件算法、鸿蒙座舱系统,全面压制理想L9。
问界背后的华为全部为自研。而理想L7,激光雷达来自禾赛科技、座舱芯片来自高通8155、智驾芯片来自英伟达和地平线,娱乐系统来自安卓。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另外,华为的智能安全技术和传播深入人心,久而久之留给外界一种印象,提到智能驾驶,消费者就会联想华为,再配合余承东那句“遥遥领先”,最强技术宅就此诞生。
华为的智能驾驶技术也提升了车辆的安全性,尤其是通过AEB之战,各种关于智驾小视频,让问界智能安全的理念印象深入人心,这也是理想所不能比的。
原因二:灵活务实战略战术
华为和问界是非常务实,非常灵活的。战略上藐视理想,但战术上很重视理想。这就是华为的打法。不仅善于学习,而且非常灵活和务实。例如:
战术1、学习理想产品策略
理想擅长打造产品,并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有L789系列。而问界几乎完全复制理想产品策略,推出了M7和M9(未来还有M8)。所以,要说问界没学习理想产品策略,我是不相信的。
战术2、复制并超越理想的配置策略
增程+冰箱彩电沙发是理想的卖点,看似难度不大的配置策略,市场却无人效仿。尤其是小鹏和蔚来,他们都很执拗,之前放着现成的作业却不去抄。
但余承东很务实,只要能卖车,用所谓落后的增程技术也无所谓。在配置层面,理想有增程,问界也有。例如:
理想有冰箱彩电沙发,问界M9也上了冰箱彩电和沙发。而M9的电视更大,二排沙发也支持零重力座椅,副驾还有女皇座椅。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理想都傻眼。
原因三: 强大的执行力
华为的执行效率,是问界M7逆袭的另一个核心原因。众所周知,初代问界M7虽然让理想ONE提前停产。李想也在微博上亲口承认问界M7的强大,打乱了理想的节奏。
但是理想后续的理想L系列也让问界M7销量一路下滑。每家品牌都会有销量低谷周期,但是华为的低谷周期非常短。
华为用了14个月时间,推出了新款M7,增加5座版本、增加智驾版,并降价4万。当问界收获10万大订后,每个月都肉眼可见其交付能力的攀升。如果不是产能受限,M7销量还高。而理想产能估计闲置了。而这反应的正是华为强大的执行能力。
原因四 :华为强大的品牌号召力
论中国品牌粉丝基数,华为排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由于华为的赋能,问界2023年12月的销量仅次于理想,超过了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林肯等一大批二梯队豪华品牌。除了技术的遥遥领先,问界M7大卖还因为华为品牌的号召。
另一个体现华为品牌号召力的体现为,问界M9的大卖。M9售价46.98万-56.98万,这几乎是自主品牌不敢触碰的价格峰谷。
关键M9很多配置好需要选配,比如52度电池、激光投影荧幕、车身颜色等等。这样算下来,M9落地要60万,可即使如此M9大订还是超过了6万辆。
试问,哪家造车新势力不羡慕这样的品牌号召力?最后讨论为何理想L7输给问界M7,因为理想会的华为都会,华为会的理想却不会。
理想擅长营销,执行效率高、做产品务实,华为带领的问界同样如此。可华为擅长的技术,真不是几年可以短期追上的。再加上华为品牌的号召力,可以说理想输得不亏。
当然,理想L7相对也很成功,但被M7打残了,本来可以月销过万的,但理想第二次被华为打残。
最后猜一下,1月份问界和理想销量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