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热销国内惨淡,这几个品牌在中国混成了“限量版”

SUV大咖

2543阅读

01-31

从2009年开始,中国汽车产量大幅度跨越一千万辆“门槛”,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并且时至今日依然没有让出世界第一的地位。2023年,我国年产销均突破 了三千万辆,成为名副其实的汽车世界中心。

面对这一块巨大的蛋糕,很多知名车企也想来分一杯羹,但是国内消费者的挑剔程度今非昔比,很多海外畅销的车企如今在国内道路越来越难走,这些品牌是真正的全球热销,中国吃瘪的典范。

现代&起亚:世界第三的现代汽车败走中国市场

现代&起亚作为来自韩国的两个合资品牌,其实在国内有过辉煌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近几年最为失意的难兄难弟。北京现代是中国加入WTO后成立的第一家合资车企,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做到了“赶德超日”,2016年北京现代实现了年销114万的佳绩,连续4年破百万辆也是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汽车巨头,作为小弟的起亚也有年销65万辆的表现,这也是两兄弟的高光时刻。

彼时风光无限的两兄弟,开始在国内投资建厂扩大产能,殊不知危机已经悄然到来。受到中韩两国关系的影响,2017年,现代&起亚的销量开始连续下滑。盛极必衰,到了2023年,北京现代的销量只有25.7万辆,起亚的销量为16.6万辆,只有巅峰时期的四分之一。除了自身发展存在的问题外,国内新能源大潮之下自主品牌的崛起,对合资品牌市场份额的蚕食也是韩系衰落的重要原因。

在潜意识里,或许很多人认为现代&起亚在国内销量的下滑,会拖累其全球市场的发展。实际上,2023年现代集团(含起亚)全球销量为689万辆,世界销量排名第三,比两个比亚迪集团的销量还多。现代集团除了本土之外,在欧洲、美国、印度的表现均十分强势且稳定,全球市场的出色发挥铸就了世界第三车企的名号。

国内北京现代集团销量的下滑,和世界销量的高歌猛进成为一对悖论。这一点倒是越看越迷糊,现代集团缺的也不是技术,反而更多的是品牌形象、产品定位、新能源转型、营销推广等正确的市场战略。

福特:百年福特在国内的溃败

近几年合资车在国内的影响力正在逐渐消散,除了日系和德系主流品牌外,二三线合资品牌无不是如履薄冰,福特也是其中下滑最多的品牌之一。作为美系车企的代表,福特早些年凭借福克斯、福睿斯、蒙迪欧、翼虎、锐界等车型大杀四方,成为了很多消费者购车时绕不开的选择。2016年,长安福特在国内迎来了销量巅峰,达到了94.38万辆,创下了历史新高,距离年销百万辆大关仅一步之遥。

2017年似乎是很多合资车企的转折点,长安福特不可避免地迎来了下坡路。除了国内市场饱和之外,福特大面积采用三缸机才是罪魁祸首,同时福特全系产品换代慢、异味重等老问题依然没有改变。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长安福特的累计销量为233122辆,相比2022年长安福特的全年累计销量251019辆,同比下滑7.13%,长安福特的下跌之路仍然没有止步。

墙内不香墙外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福特在全球范围的表现却十分强势。2023年,福特汽车全球销量为395万辆,全球销量排名第八,是仅次于通用汽车的美国第二大车企。福特汽车凭借其F系列卡车在北美市场的持续领导地位,以及电动版F-150 Lightning的推出,成功稳固了其全球排名。

不可否认,作为一家百年车企,福特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技术实力没人会去质疑,只是按照国内的发展趋势,长安福特败走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任何理由与借口都不能掩饰福特的颓败。

斯柯达:懂大众的,最后还是选择了大众

斯柯达旗下的多款车型都被网友戏称为“大众换壳车”,实际上这么说并不是没有道理,很多斯柯达的车型都是从大众工厂的流水线上下来。在过去大众汽车热销的时候,斯柯达是作为一个更具性价比的选择,同款车型要比大众便宜2万元左右,而品质又旗鼓相当,因此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2016年到2018年是斯柯达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巅峰,品牌连续三年的年销量突破30万辆,然而2018年之后销量骤减,2022年累计销量4万辆,2023年销量再度腰斩。此前斯柯达CEO Klaus Zellmer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斯柯达新款柯迪亚克将不会在中国市场上市,不确定未来斯柯达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

不过放眼全球,斯柯达的年度交付量连续四年下跌之后,在2023年终于实现了正增长。根据斯柯达公布的数据,斯柯达2023年全球范围内共交付866,800辆新车,同比增幅为18.5%。虽然这个成绩并不是很高,放在国内等同于一个广汽丰田,但是在捷克本土市场和德国的表现都可圈可点,而在在印度,斯柯达达成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两年内向客户交付了10万辆汽车。

虽然以前市场上流传着“懂大众的,最后都选择了斯柯达”的说法,然而斯柯达始终无法代替大众,在没有“VW”车标的加持下,没有品牌溢价的斯柯达竞争力着实比不过同价位的国产车。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从增量到存量的转变,竞争更加激烈,市场边缘化的品牌一般无法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铃木:印度市场承接了中国市场的份额

一直以来,铃木都是以生产小型车和微型车为主,这些车型在日本、印度等国家有着广泛的市场。在国内汽车市场起步和发展阶段,小型车因为价格实惠、能解决代步的需求而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铃木雨燕、奥拓、北斗星、维特拉也是无数年轻人的第一辆车,如今在二手车市场依然有着很高的热度。

四年前,这个日本老牌汽车品牌以1元的象征性价格,将在中国的合资公司长安铃木的全部股权转让给长安汽车,从此退出中国市场,然后这个全球车企并没有因为失去中国市场而萎靡。2023年,铃木汽车全球销量为301万辆,全球销量排名第十,仅仅以1万辆的成绩落后于比亚迪。

离开中国市场的铃木,为何在国外发展的越来越好?其实铃木还是那个铃木,退出中国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顺应中国市场,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是世界上还有很多发展中国家,车型微小、价格低廉、质量过硬的铃木汽车有着很强的号召力,最具典型代表的就是印度。印度的基础设施差、街道窄,居民购买力较低,但是人口庞大且潜力十足,抓住了这一机遇的铃木,将印度市场作为承接中国市场的重要载体,其销量占据印度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为其全球销量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总结

虽然很多品牌在国内的发展不尽如人意,但是放眼世界仍然是全球顶尖车企,要知道比亚迪虽然年销量超过了300万辆,但是在全球也仅仅排名第九,中国车企的发展之路任重道远,2024年的市场重心或许会放在汽车出口上。只有在全球市场热销,才能成为比肩丰田、大众的全球一流车企。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