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官方为CX-70发声,马自达打造的“中高端SUV”产品线拼图,已经接近完成。除了能够解决马自达空间问题的壮硕车身,比肩一线豪华品牌的设计与质感。那台3.3T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谓多次拨弄着“马粉”们的神经。不过接下来的观点可不是酸葡萄心态,从技术角度换个思路来看,马自达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其实未必有它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适合国内市场。
马自达带T,为了做更好的自吸?
技术总是一脉相承的,以马自达2.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规格来看,我们可以把视角推至10年前的电喷时代。彼时代号为L5的马自达2.5L发动机,即那台经典2.3L动力的更新版本。就已经带来了可变进气歧管的黑科技。通过在高、低转速状态下,适配不同长度的进气歧管,以调配低转速时的输出功率,以及高转速时的进气量。使车辆获得更宽泛的扭矩输出区间,营造类似增压器的效果。至于89mm的缸径,以及100mm的冲程,则被后续大名鼎鼎的创驰蓝天发动机继承。
铝制缸体、合金缸套,加上新的连杆、曲轴、铝制活塞等零部件,创驰蓝天发动机相比前作L5系列更轻,也更强大。当然,新发动机最重要的改变,在于高压直喷技术的应用,以及配套的4-2-1排气歧管。前者能够帮助发动机“烧的更充分”,后者则是帮助发动机“呼吸更顺畅”。最终,这款能够实现最大14个压缩比(国内为13个压缩比)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与性能方面,实现了出色的平衡。
但平衡,也就意味着不够“极端”。对这款2.5L创驰蓝天发动机而言,一个无法规避的问题是,它难以适配更大尺寸的车型。或者说,难以在相对较大的车型上,提供更为激进的驾驶感受。再精确一点,自然吸气发动机在低转速场景下的动力输出,天然存在劣势。盲目增加排量,并不具备普遍性操作基础。那么剩下的答案就是涡轮增压,或者机械增压,甚至两者叠加。叠加的方案当然也不适合马自达的产品定位。机械增压的投入产出比同样偏低,且与创驰蓝天的技术特点相悖。涡轮增压成为顺理成章的选项,但不要忘记,马自达寻找的是帮助车辆在低转速场景下更跟脚的办法。所以马自达使用涡轮增压,压根就不在乎所谓的性能储备。
根据海外适配车型的参数,在使用优质燃油的基础上,马自达2.5T发动机能够实现约186kW的最大功率,以及约420N·m的最大扭矩。仅从参数上看,这个表现几乎要被宝马B48 2.0T追上。但在技术上,彼时马自达就通过动态涡轮增压系统,模拟出可变截面涡轮的运行效果。特殊设计的废气通道与蝶阀,使废气在低转速状态下快速通过狭窄通道,最大限度减少涡轮迟滞。在此基础上,马自达还不忘加入一套冷却废气再循环系统,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压缩比推至10.5的高水平。虽然比不上自然吸气版本,但在彼时已经是相当夸张的水平。这也使得马自达的2.5T发动机,拥有一个可以接受的高负载下的油耗表现。
马自达的插混,比涡轮更适合中国市场?
简单来说,无论自然吸气还是涡轮增压,马自达普通民用环节的量产发动机(非转子类),主要为日常工况提供更为跟脚(也就是所谓人马一体)的驾驶体验,赋予更多日常能够体会到的驾驶乐趣。但在高强度工况下,则更强调维持动力系统的经济属性,明确自身仍然是一款“普通民用车”的定位。在这一基础下,把目光拉回到那台3.3T直列六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我们会发现,马自达的理论基础仍然没有改变。其高功率版本,在使用优质燃油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最大340马力,以及500N·m的最大扭矩。很显然,从数据来看,它还比不上宝马B58B30P代号的3.0T直六发动机。但这依旧并不重要,重点是自己想要什么,而不是参数炫技。
但前面不是也说了,涡轮是马自达解决旗下大尺寸车型低转速动力输出的良药。眼下这一批定位标准B级,甚至是C级的SUV产品,如果绕开涡轮增压,还能怎么办呢?结合中国市场的变化,这个答案,当然是“带电”。纵置平台为马自达提供了搞大新闻的舞台,于是直列六缸涡轮增压诞生了。但这个舞台同样适用于2.5L自然吸气发动机,因为它为P2电机的介入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而电机在低速工况下的特点,直接抹平了马自达当初做涡轮的初衷。从参数来看,马自达2.5L插混动力的最大功率达到323马力,最大扭矩500N·m,与自家3.3T的高功率版基本处于一个水平线。
当然,这里不否认直列六缸的平顺性以及动力质感等优势。但是从国内大多数日常工况的角度出发,马自达2.5L插混与自家3.3T直六的表现,至少会比它们潜在落地之后的差价要小得多。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一个绝大多数车友都不会主动使用高标号汽油的市场中(前面也反复提到过燃油标号对部分马自达发动机的影响)。大范围推广较为复杂且昂贵解决办法(直列六缸),远不如一套更简单,价格上更亲民(特别是配备相对较小的电池),也更符合地域性需求的插混动力更接地气。
回过头来看,马自达绝不是不懂其中奥妙的车企。无论是将创驰蓝天发动机的压缩比进行本土化标定,还是对2.5T,以及更早的2.3T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谨慎,都是如此。着眼未来,面对从CX-60至CX-90的中高端SUV产品矩阵。它们毕竟是立足于全新的纵置平台,并且采用了诸如8AT等高机械性硬件。开玩笑地说,哪怕就是2.5L自然吸气配一套ISG的48V轻混系统,只要价格合适,诱惑力也是足够的。更何况加上了插混系统,这对于眼下的国内车市而言,恐怕已经最合适的答案。至于那个梦中的六缸,如果能够凭借全进口少量引入,甚至是CKD形式落地。对国内的“马粉”来说,也算是满足了情感上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