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手机支付,车载支付到底是不是鸡肋?

买车家

2283阅读

02-18

众所周知,「移动支付」在咱们的生活中,早已成为了大家非常熟悉的东西,不管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手机一掏一扫码,交易也就顺利完成了,这大大提高了咱们日常生活的便利性,那如果把这项技术给移植到汽车上,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呢?

早在2018年,国内的一些高速公路收费站就开通了支付宝通道,车主需要将车牌号和车牌号进行绑定,然后在下高速时,收费站的摄像头会识别到车牌,并通过系统自动扣取对应支付宝账户中的费用,其原理和ETC有几分相似,只不过不需要额外安装传感器,和办理手续,相对来讲更加方便。

2019年,中石油和斑马网络共同打造了“智慧加油”服务,搭载斑马系统的车型,在进入加油站后,传感器就会进行检测,确认车辆位置,随后系统会向中控屏幕推送“加油页面”,车主只需要在屏幕上选出对应的油枪和加油油量,使用一键免密支付即可,加油完成后,发票也会以电子版的形式发给车主,而上述整个过程都是在车内完成,非常便捷。

随后,小鹏P7也和阿里巴巴合作打造了一套,可以用于“充电桩”系统的车载支付系统,而华为也在2022年杀入车载支付市场,开发了一种基于V2X的车辆支付方式,也正是从此时起,车载支付开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乃至全球流行起来。

例如,日本住友商事就与英国沃达丰合作,在去年于欧洲推行起了车载支付服务,而Visa也和车载支付服务供应商Sheeva.AI合作推出了“商务代币化平台”,高通和摩根大通也一起推出了数字钱包,使用者只需要一次生物识别(指纹、人脸)登录以后,就可以进行车内外的支付项目。

当然,积极投身“车载支付”的,可不止有新能源车企和金融服务公司,一些传统车企也在这方面推出了不少类似的服务。

现代汽车就在去年9月推出了一项名为HyundaiPay的功能,这项功能将在新推出的现代Kona汽车上,车主可以通过车机屏幕支付停车费以及其他费用。而德国豪门梅赛德斯-奔驰在汽车上集成了指纹识别系统,配合Mercedes pay本地车载服务可以实现多种支付功能。

不过,尽管“车载支付”这项技术听上去比较前卫,但在实际使用上,其实还是有许多问题。首先,汽车要想实现支付,就得安装一些配套的传感器,类似指纹识别器、人脸识别等硬件,都是需要车企增加成本的,其次配套的充电桩、加油站也需要与支付供应商、硬件商进行合作,才能实现相应的功能,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家都有各家的系统,车载支付也难以做到大规模的普及。

通用汽车就曾推出过名为Marketplace的车载支付系统,他们希望车主能够通过它实现加油、停车、预定餐厅等功能,不过由于功能繁琐,实际使用的用户并不多,所以该系统在2022年就被停用了。

毕竟无论车载系统做得有多好,大多数人都还是习惯于使用手机来进行支付操作的,这种使用习惯难以在短期内被颠覆。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