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轮回总是惊人的相似,还记得2023年的车市就是以价格战开启了全年的“内卷”之争。在刚刚迎来的2024年,中国车市再次迎来了惊人的相似场景。多家车企纷纷在春节前后拉开了价格战的序幕,其中不乏比亚迪、特斯拉、深蓝等主力车企的身影。
实际上车型的降价集中在了新能源汽车板块,降价的原因也有很多。首先就是电池原材料的大幅降价直接拉低了整车的生产成本,碳酸锂价格在2023年跌至9万元/吨,相比高峰时的60万元/吨,下降了近8成,这也是车型降价的直接因素。其次车企也是希望可以通过降价抢占更多市场份额,薄利多销已经成为车企生存下去的必要手段。
秦PLUS DM-i荣耀版价格下探
提起紧凑级轿车市场,丰田卡罗拉、大众朗逸、日产轩逸堪称合资销量三剑客。但随着新能源时代的来临,比亚迪一举取得了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桂冠。为了能够进一步抢占紧凑级轿车市场,比亚迪或将推出秦PLUS DM-i荣耀版车型,有消息称新车售价7.98万元起,如此定价也是为了能够与合资紧凑级轿车三剑客维持在同一起步价,进一步在细分市场抢占优势。
其实这并非比亚迪秦PLUS DM-i第一次用新车型来拉低售价,在2023年比亚迪就曾经推出了秦PLUS DM-i冠军版车型,9.98万元的起售价在当时可以说是创造了混动车型的价格底线。如今秦PLUS DM-i荣耀版再次进行价格下探,或将彻底改写紧凑级轿车市场的销量格局。
当然伴随着价格下探,车型的配置和用料成本可能会被进一步压缩,这可能对于本就价格低廉的秦PLUS DM-i来说显得更为明显。大胆猜测降价后的秦PLUS DM-i荣耀版很可能会通过使用价格更低廉的内饰用料,例如织布座椅、更少数的扬声器、更小的车机屏幕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不过新的低价车型的推出无疑会收到更广大低预算用户的青睐,这对不少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者来说,真金白银的降价是推动销量的最大动力。
特斯拉2024年首度降价
如果说之前特斯拉对于Model 3车型的调价维持在几千元这个不疼不痒的区间内,那么近日Model 3焕新版在中国市场的调价无疑显得更为劲爆。根绝特斯拉官网讯息,在此次降价后,Model 3焕新版的售价为24.59万元和28.59万元,降幅分别达到1.55万元和1.15万元,这也是特斯拉在2024年的首次降价行为。
除了Model 3焕新版外,Model Y也有了6500元到7500元的价格下浮,目前Model Y长续航版售价来到了30万元以内,这个价格相对于欧洲和加拿大等海外市场,有了10万元左右的价格优势。
经过咨询特斯拉销售得知,这次特斯拉车型的调价原因主要还是电池原材料成本的下降。不过有消息称针对锂矿石价格的不断下跌,澳大利亚多家锂矿生产商宣布停产和减产。等目前锂矿石现货消耗后,其价格可能会触发反弹。不过在原材料成本下降的窗口期内,特斯拉选择了通过降价来提升销量和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特斯拉车型在中国市场的售价相对于全球其他市场属于相对较低的,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其在中国市场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一方面中国市场拥有全球最大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也是新能源汽车的主战场,在面临一众新势力造车和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前后夹击之下,特斯拉也不得不通过降价来吸引中国用户的购买欲。
深蓝S7纯电版全系降价1万元
今年2月13日,深蓝汽车官方微博放出消息,旗下SUV车型 深蓝 S7 纯电版全系下调 1 万元,目前售价区间为 16.99 万元至 19.29 万元。经过此轮价格下调后,纯电版深蓝S7的售价已经基本与增程版车型持平。
之前由于纯电版车型动力电池容量更大,因此成本和售价相较于增程版车型也会略高一些,部分城市出行用户会青睐于购买增程版车型。不过随着此次深蓝S7纯电版车型售价的下调,纯电和增程来到了同一价位,对于拥有私人充电桩的部分用户来说,无疑购买纯电车型会更为合适,这会大大降低用车成本,同时也可以规避部分城市对于尾号限行的用车限制。
目前深蓝S7纯电版提供520km和620km两种续航车型,实测在国网充电桩补能速度可以做到30分钟左右完成30%到80%的充电工作,综合续航补能超过300km。加之纯电车型保养成本更为低廉,对于没有太多长途出行的用户来说,深蓝S7纯电版的此次降价有效规避了购车用户的选择焦虑。
经过此番降价后深蓝S7在15-20万元纯电SUV市场的竞争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对标竞品零跑C11 、比亚迪宋等也有了一定的价格优势。
随着特斯拉、比亚迪、深蓝等主流新能源车企纷纷降价的操作,车市价格战战火重燃,越来越多车企也加入了降价的风潮之中。2月15日,五菱汽车官方宣布旗下五菱缤果车型推出 " 新春红包补贴 ",购车优惠至高补贴 8000 元,同时还可叠加享受 "购车三重礼"。
如果说2023年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旋律是“价格战”,那进入2024年后这股主旋律依旧没有消散。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尽管很多车企明白频繁的"价格战"可能会挤压车企和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但为了生存和发展,“价格战”就成为了市场竞争的必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