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欧美日多家车企陆续离场,中国车企被孤立?

12缸汽车

2627阅读

03-14

一股悲观的情绪,正向国外车企之间传递。

近期,梅赛德斯-奔驰在年度股东会议上宣布,2027年将推出全新内燃机车型,内燃机被“续命”至2030年。自2018年康松林担任梅赛德斯-奔驰CEO至今,在推进电动化态度极为坚定,且愈发强烈。

自2020年开始,到2022年,奔驰电动化战略历经三次调整,从“电动优先”向“全面电动”跨越。出乎意料的是,曾经坚持电动化的奔驰,重新回归“油电双行”的举动,在行业内掀起波澜。

按停电动化“加速键”的车企,奔驰不是第一个,也并不是最后一个。

2023年10月,福特对外表示,正在削减Mustang Mach-E的产量,同时缩减电动汽车领域约120亿美元投资;通用汽车宣布,为控制成本、改善生产流程,进一步减缓电动车业务投资。

同年12月,奥迪新任CEO杜尔纳表示,短期内将推广内燃机、插电式混动汽车,放缓纯电动汽车推出速度;

今年2月捷豹路虎首席执行官阿德里安·马德尔表示,将延长纯电动车型的开发周期,并加快生产更多插电混动车型。

当欧美车企陆续宣布放缓电动化后,大家目光开始聚焦在日本车企身上。日本车企看似“不响”,但丰田章男持续炮轰电动车的行为,早已说明了一切。

一夜之间,全球玩家在看待电动化问题上,犹如站立在洪水猛兽面前一般,尽显惶恐,与当初的豪情壮志截然相反。究其原因,不外乎欧美日车巨头们经历数年电动化发展后,发现理想与现实大相径庭,甚至在技术上与中国车企存在差距。

2021年,奔驰曾定下激进的电动化目标,计划在2025年实现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销量占比50%,到2030年前在主要市场全面转为电动汽车销售。数据显示,2023年奔驰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仅24万辆,占奔驰全年乘用车总销量的11%。

跨入2024年后,奔驰曾预测,今年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占比仍将大致保持在19%至21%之间。实际与目标之间的数据差异,给予奔驰沉痛一击。

值得一提的是,电动车销量惨淡的同时,凭借着燃油车业务,奔驰全年营收依旧实现同比增长2.1%,达1532.18亿元。

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其他车企上。例如,通用汽车纯电销量占比仅为2.9%,但去年净收入达1718亿美元,同比增长10%。因此,放缓电动化速度,回归燃油车主战场,践行“油电双行”政策成为国外车企巨头们的“新战略”。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中国市场可谓宛如“金山”,等待玩家们“淘金”。但“淘金”的过程中,避不开血腥的厮杀,例如价格战。

大众中国CEO曾说,“中国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车企数量非常多,大家都希望获得市场份额。现实情况是,很多车企只有纯电动车产品,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无法卖车,从市场上消失;要么得到非常薄弱的利润率,甚至是亏损买车。”

显然,国外车企并不愿意放弃中国市场这块“蛋糕”,加上技术迭代对资金的需求,因此借着燃油车业务的盈利,用于补贴新能源汽车业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也恰恰与去年起亚中国首席运营官杨洪海一番言论相互印证——“起亚一季度全球挣了21亿美金,补贴得起中国市场。”

经过十年左右发展,中国汽车在全球新能源市场上俨然已经掌握“主动权”。然而,面对车企巨头们陆续放缓电动化,不少人会担心,被孤立的中国电动化最终会与日本氢能源殊途同归。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政府便陆续投入数千亿日元发展氢能。当中国积极推进电动化时,日本犹如豪赌一般押注氢能源技术,包括2013年《日本再复习战略》,将发展氢能提升为国策;2014年第四期《能源基本计划》。

日本政府疯狂地投入,也换来相应的成果。数据显示,仅丰田公司便掌握了氢能源领域70%的专利。这意味着,一旦氢能源在全球范围内流行,那么日本将会顺势掌控“话语权”。

出乎意料的是,日本氢能源进行如火如荼之际,其他国家却没有全力跟进。加上日本本土市场规模较小,最终只能沦落“入宝山空手而回”的结局。有日本氢能源发展作为前车之鉴,中国电动化是否会重蹈覆辙?

与日本不同,中国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加上产业链成熟,即便被孤立,短期之内也能形成良性内循环。另外,即使将欧美日剔除,全球市场依旧庞大。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国家包括俄罗斯、墨西哥、澳大利亚等,且出口数量可观。

时代不同,但列强们的行为、目的均未改变。

无论是欧美车企巨头,还是日本本土车企,均没有完全放弃电动化的进程,只是“放缓”电动化速度,加固燃油车“护城河”,从而抵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冲击,以及积蓄下一阶段比拼所需的“粮草”

可以肯定的是,电动化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最佳赛道,不仅能够带动中国成为汽车强国,同时也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保障。

现如今,以比亚迪、吉利、蔚来、小鹏等为代表的车企正在不断突破,加上汇川技术、禾赛科技、宁德时代等供应商的技术助力,让中国新能源汽车拥有狂奔的机会。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为国产新能源的渗透奠定基础。

这场争霸赛,既是自主品牌与国外车企之间的比拼,同时也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双方正在不断拉扯。想要破局,需要更雄厚的技术、更完善的产业链,以及更深远的眼光。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

12缸汽车

12缸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