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定档3月28日上市,这也意味着,持续近4个月的“定价迷云”即将消散。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车市内卷加剧,价格战再度打响,各大车企也都不装了,不端着了,该降价就降价,该增配就增配,活下去比面子更重要。
而这时候,曾说小米SU7“9.9万、14.9万、19.9万不可能”的雷军,便成了汽车圈“围剿”对象,只要有一款新车上市,不管是不是同级别、同品类、同定位,他和小米SU7都会被网友“cue”到,大致意思是:你看人家卖这么便宜,你好意思卖贵?
全网要么在劝雷军收手,要么在教他定价,总之,在很多人眼中,此时此刻的雷军应该“彻夜难眠”、“憋屈”、“慌乱”。
但如果我是雷军,我的心情总体来说还是比较豁然的,有焦虑和危机感,但也有“中年再创业 宝刀仍未老”的兴奋与自得。
雷军亲口公布,在小米SU7宣布定档后的第二天,预约到店的人数增加了10万多人,以小米汽车目前29城、59家门店的布局情况,单店日均预约量达到了2000人,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加热,官宣定档当天,小米股价迎来久违涨停。
就更别提过去几个月来,关于小米汽车的信息频上热搜,而且不少是流量“自来水”。很多车企重金砸入、费尽心思制造话题,可能都创造不了如此热度,但这事对于雷军和小米汽车来说,似乎比较容易,他可以省去基本的推流与热度扩散费用,将更多的营销预算,花在引导消费者认可其产品稀缺性、价格合理性、品牌独特性等更高阶的宣传玩法上。
纵观整个车市,像小米SU7这样未上市先火,同时做到吊足消费者胃口与影响友商节奏的产品,当真屈指可数,从这个角度来看,雷军的个人魅力以及在商场中的威慑力,再次得到了证明。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为传统车企,尤其是合资车企捏把汗了。在这场智电淘汰赛中,它们本就因技术匮乏而显得被动,如今在营销造势上,也闹不出大动静,不是不努力,而是无头绪,一方面,实在是没有足够亮眼的东西能讲故事,另一方面,也确实跟不上这些出身互联网,在流量经济上玩得驾轻就熟的新势力的节奏。
再讲回小米SU7定价上,此前车市一直存在两种声音:
一是说,小米汽车是今年价格战的隐形推动者,去年12月28日那场“只发技术不发车”的发布会上,参数尽出,价格未定,留给市场许多遐想空间,一些友商基于危机意识,提前做好战略攻防,低价入市抢位。
二是说,愈演愈烈的价格战,让雷军不得不放弃定高价的念头,下调小米SU7的售价区间。
第一种说法乍听好像有点道理,但着实过于放大雷军与小米汽车的影响力,没错,小米汽车对于友商来说威胁不小,但要说它有翻云覆雨的本事,也未免太小瞧消费者在汽车市场的主导性了。
目前消费者的购车衡量标准,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价格、性价比、技术、品牌力几大项,对应不同价位区间,各大项的占比有所不同。比如,对于10万以内的车型,消费者主要还是看价格与性价比,技术与品牌力反倒不那么在乎;对于50万以上的产品,他们更看重品牌力与技术,对于价格相对不那么敏感;位列中间价位的产品,消费者则会反复衡量性价比、技术、品牌力是否与价格匹配到位,这也是厂商非常头疼的部分。
我举两个例子吧,2022年上市的小鹏G9,曾被小鹏汽车视为冲高的希望,在当时看来,这车匹配了诸多前沿技术,像是国内首个量产车端800V高压SiC平台、充电5分钟补能200公里的S4超快充桩、第二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XNGP等等,可30.99-46.99万的价位,对于长期经营15-25万价位市场的小鹏来说,属实是贵了,消费者一时半会接受不了。
虽然当初小鹏G9上市不利还有SKU过于复杂、选装包混乱等原因,但归根到底还是小鹏汽车的品牌力撑不起新车的价位,以至于这款车销量平平,哑火收场。
直到去年新款G9以26.39万的起售价入市后,这个车系的销量才渐有起色。吸取教训的小鹏在全新车型G6与X9的定价与配置上就务实了很多,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第二个例子是“含华量”很高的问界,背靠华为的问界M7,刚上市时也是多项“遥遥领先”加持,但28.98-37.98万的定价,并未打开销路,直到中改加量降价,售价下调至24.98万起,才有了如今“当红炸子鸡”的问界新M7。
华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应该比小米还高吧?但在品牌尚未培育起足够高的身份象征能力与溢价能力时,它也无法逾越高价雷池,消费者心中始终有一杆秤,配不配,买不买,话语权还是握在他们手里。
因此,我更认同第二种说法,极度内卷的车市环境,让雷军不敢贸然定高价。
过去几个月来,颇具竞争力纯电轿车接踵而来,吉利银河E8 17.58万起,极氪007 20.99万起,全新极氪001 26.90万起,比亚迪汉EV荣耀版17.98万起,长安启源A07真香版13.59万起,东风奕派eπ007 13.66万起(现金优惠后)。
虽然媒体有意无意会拿这几款车去蹭小米SU7的热度,但说实话,真正能对小米SU7构成威胁的,只有吉利银河E8、极氪007、全新极氪001。
其他车产品力不错,但在配置与技术维度,和小米SU7并不在一个层级,它们更多的是在家用层面服务消费者。
举个不是那么恰当,但比较好理解的例子,小米SU7就像是苹果最新手机,能和它相提并论的只有华为P系和MATE系,而像OPPO、VIVO、荣耀、小米等产品,虽然更便宜,也确实挺好用,但并不是同一梯队的竞争者。
吉利系的这三款产品,便是上述例子中的“华为系”,吉利银河E8、极氪007、全新极氪001,无论是产品规格,技术含量还是配置投入,都将在不同价位上拦截小米SU7,尤其是全新极氪001,95度碳酸锂电池起步,全系标配800V架构、碳化硅电驱、四驱(入门价格26.90万有两个版本,一个四驱版,一个后驱版),而小米SU7还分后驱和四驱,400V和800V,73.6度电池起步,况且极氪001经过市场多年验证,品牌力已经积累了一定厚度,有它在前面挡着,基本上框定了小米SU7的价格上限。
根据最新销量数据,全新极氪001累计大定突破了2万台,说明消费市场对它这套性价比打法是相当认可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小米SU7压力:只要价格与配置不到位,消费者随时可以选更香的全新极氪001。
表面上,小米SU7四面楚歌,但实质上,它离爆款,似乎只差一个价格。
只是看雷军愿意让步多少,小米汽车的成本控制能做到什么地步罢了。
因此,为了不出现首车失利的现象,也为了奠定小米汽车高端属性,不走小米手机低端起家,高端受阻的老路,再根据小米SU7的技术含量综合来看,个人觉得小米SU7的定价应该会在20-33万元之间,当然了,即使雷军多次强调19.9万不可能,但为了创造营销效果最大化,定个18.9万起或19.9万起,或许也不无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价格到位,小米汽车的终端销量在短期内也不会太过拔尖,毕竟它现有渠道规模,仅有29城、59家门店,作为参照,理想汽车直营零售中心的布局范围为140城、467家门店,因此,对于小米汽车的销量预判,需要“让子弹飞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