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插混比中国车省油10%,是车展比华为乾崑更大看点?

路咖汽车

2256阅读

04-24

价格战打到最后,就是成本战,有能力降的靠创新降,而没能力的靠减配。

实际上,自打比亚迪在2月开始用荣耀版打响2024车市价格战开始,北京车展就已经进入了难办的局面。“难办不是因为降价,是降的多了企业受不了,降得少了容易(挨骂)起到反效果”,头部新势力车企高管私下和我们沟通时表示,对用户价格感知的大模型没法做,现在的车企只能靠调研-试水-再调整的逻辑推进。

总之,涉及汽车的全领域已经没有不打价格战的部分。华为用砍掉激光雷达的方式做出ADS基础版,智界S7的车价相当于降2万元;比亚迪用各种荣耀版,把插混的车价整体往下降出2万元左右,长安、吉利、奇瑞等陆续跟进。除了整体、激光雷达等大件,更多的成本下探还发生在电机、电池这些部分。以理想L6为例,电机功率较理想L7下调41马力,电池从三元锂更换为磷酸铁锂。

价格战不停止,成本下探就不停止,于是减配不会停止。

没能力创新的,归宿都是减配?

“2024年北京车展,本质上就是2023上海车展的搏杀版,可以放弃之前的很多规则,比如敌意。”当和几家车企聊起2024北京车展怎么做时,得到的答案都是一样。车展的主线不变,继续是新能源的继续崛起,燃油车的反抗,智能化的标配以及同质化,当然还有最关键的,价格下探。

燃油还有没有活路,这样的问题已经被搁置讨论,几乎全部品牌的中心都是新能源产品,都带来了新能源重磅车,且看点尤其在合资品牌身上,因为事关生死存亡,已经分别开始放弃原本的思路,开始妥协、学习、补课以及反攻。

王传福说,未来3-5年内,合资品牌市场份额从目前的40%下降到10%。广汽丰田抱紧华为,一汽丰田抱紧比亚迪,本田抱紧中国供应链和华为,大众抱紧小鹏,大众抱紧中国本土供应链,斯特兰蒂斯抱紧零跑,以及最新的南北大众在智驾上抱紧大疆,甚至是丰田和大众开始同时争抢Momenta的软件和数据能力。

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反攻,已经蓄势待发,只待车展公布包括价格在内的核心信息。这一路径分成两种,一种是主打民用领域的,比如丰田、大众、本田、通用汽车等,另一种则是还保持着话语权的,比如豪华车领域的奔驰、宝马。

丰田、大众们所留给消费市场的问题是,在不断拥抱中国供应链和科技公司之后,明面看上去有着华为、大疆等巨头的加持,但具体实现的效果,却要打个比较大的问号。因为,丰田和华为的合作关于硬件,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可选择方案过多,落点就在激光雷达,和已经合作的车机大屏。华为手中有126线、192线两种规格,192线和MDC810计算单元要供给问界M9、智界S7

以及接下来的享界S9和傲界等车型,有着芯片被限制、产能不足等问题,再考虑到丰田目前展示出的2款新车定位不够高,所以最终的选择直指126线。再配上Mpilot Pro的智能驾驶软件算法,最终的实现效果,譬如之前Momenta的演示视频中,10公里接管2次,这只能达到2022年的主流效果。

以及,大众在之前采访中已经对外公示,使用大疆的相应智驾系统,成本增加7000元,不过初期只有高速NOA,城区NOA需要等待。换言之,跟国内的主流车型功能之间,差距在1.5年左右。

另外,随着华为车BU在智驾方面发布了新品牌乾崑,对中国汽车提升能力有帮助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多冷静的思考。好处是,合作的车型和品牌越来越多,余承东的车BU继续生存前景被看好,越来越多的数据之后,ADS的成长预期不错。但弱点是,这一次所谓的2.0到3.0,其实更多只是软件上的变动,硬件上的主要调整不过是4D毫米波雷达,属于补充性的识别能力,因为分辨率不够。华为目前手握的192线激光雷达,属于头部最新产品里垫底的水准。同时,大量的车企合作之后,还存在更多变量,如因智驾功能发生事故,责任的划分问题等等。

毫无疑问,北京车展里,看华为车和功能的消费者会很多。但,问题也随之产生,比如都是华为的功能,部分车企只能拿到落后的产物,而部分车企手里是最新技术。二者对比之下,又是为了成本而做的妥协。

补课需要时间,能实现的效果,目前无法确定。本田和丰田、大众面对的局面不同,它不久前刚刚发布的全新品牌“烨”,已经宣布了会在后排装备华为的智慧屏,相当于Hi模式和本田的操作系统打通上车。但,新车最早会在今年年底上市,于是又形成了技术代差。

于是,摆在眼前的局面是,合资车在补课,但效果上未知,相当于在功能上相对主流有所缩减。而且,其实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合资品牌身上,中国品牌身上也同样出现了为了价格,开始向下调整配置的走向。

车展前2天,全新AITO问界M5上市。尽管起售价依然在24.98万元,和老款车型相同,而随着余承东放出3.7万元的限时购买权益,再看新车的配置表现,有了新的端倪。电池的容量从40kWh增加到42kWh,增程器、电机、车重不变,但整车的续航数据却从之前的综合1455公里下降至1440公里,纯电续航从WLTC工况200公里下降至195公里。

更多的案例,还在从2月开始的降价潮中有着显现,如为了拉低售价,深蓝、小鹏等企业分别使用减少配置的方式推出更低价格的新版本。小鹏G6在限时价格下降到18万元内的同时,分别减配了音响、座椅功能等。

而除了智能部分在进行补课之外,合资品牌的另一攻势还在于补课整个新能源动力,这一部分中,开始出现反差,少数企业进行爆发。

除了减配,看点只剩省油/省电?

应对同质化竞争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做深度创新,比如比亚迪、华为、蔚小理们带起的造车逻辑变化,也比如这次车展的奔驰,第二种是,上文所说的通过配置调整,整合能力的调整,做出价格差异。

四电机,新电池,三把锁,虽然奔驰要在2024年下半年才正式公布自己用的到底是轴向电机,还是YASA电机,是否是硅阳极电池,以及最重要的价格。但,在24日上午,纯电奔驰G级(或者是EQG)从世界纪录的100%坡度上先是爬下,再稳稳的定在坡度上,以及一脚油门又完成了倒车反向攀爬上去之后。以及,原地720度掉头的速度大概比仰望U8快3-4倍,虽然数据看上去,奔驰和国产相仿,但带来的效果之震撼,可以说是反差巨大。

不过,看点不止于此,当前的车市里,所有车企都明白一件事,要不断放大自己的最长板,以弥补自己最短的短板。比如对于新势力来说,产能、制造能力、底盘调校,都是补课;对于传统车企来说,智能和电动都要补课。对于比亚迪而言,智能正在加码,而即便是特斯拉,也在因为换代等问题,如今股价大跌,全球裁员10%。

所以,对合资品牌来说,当插混开始流行,带上发动机这个他们相对擅长的项目之后,和中国车的厮杀才刚刚开始。具体为,三电不行(主要是供应链起步晚、研发晚,造成的成本控制有问题),就用发动机来凑。

通用系在这一届北京车展中的首战表现,会决定接下来其他合资品牌的发力走向。

抛弃之前“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的P2插混结构,使用P1+P3带发电机的结构,以及部分品牌开始使用中国品牌的电驱技术。但,因为三电的控制,以及多数车型都是针对油车平台的适应性改造,所以,留下的发挥空间只剩下了发动机。

工信部申报数据中,GL8插混的车身尺寸和燃油版本相同,官方发布的新燃油版在后悬架和排气布局上都没有变化,鉴于别克GL8之前并没有本田雅阁的能力,即使用HEV结构做PHEV。所以,很难给PHEV动力电池腾出空间,因此GL8插混只能使用小电池,不过因为内燃机能力优于中国车,所以综合续航冲到1370公里。这背后,留给消费市场的效果将是,电池小,但更省油。

别克GL8同理的,其实还有此次发布的雪佛兰探界者Plus插混车型,Ecotec 1.5T混动发动机的实现效果也将是更省油,小电池,长续航等。

值得一提的是,别克GL8插混的工信部数据为,使用24.4kWh磷酸铁锂电池,WLTC工况纯电续航108公里。作为对比,腾势D9的CLTC综合续航1050公里,CLTC纯电续航200公里,二者折算之下,别克GL8插混的省油效果能够相对超过10%的比例。

同样属于上汽集团,同样要在2024年开始推进新的插混系统,上汽通用无疑就是上汽大众的参照物之一,而上汽大众,也是一汽-大众的典型参照物。

所以,最终当合资车纷纷配上新插混之后,随着价格和中国品牌基本拉到同一水准,这才意味着最核心的竞争来临。毕竟,智能虽然是趋势,如今激光雷达的渗透率不过16%,以及智能在影像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主要原因中,排在第四第五的位置,前面还是续航、省油、价格等。

写在最后

寄希望于车企保持尽可能多的良心,在当下的消费局面中其实已经不再现实。

今年前四个月里,纵观市场中发生的种种表现,为了价格战而减配,几乎已经占据了极高的比例。少数企业,如比亚迪、特斯拉、吉利等,在做增配降价,但更多小体量的企业,它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如今做到保持配置降价,其实就已经是不错的水准。

总之,这一届的北京车展,已经实打实的把车市拉到了新的分水岭位置。我们不去讨论车企的生死,那属于高管和老板们的取舍,但对消费者来说,其实是更多观望的挑战。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买到手的东西,很快就因为更新的产品推出而落后,也不希望车企因为销量未达预期而降价。

而另一个场景则是,为了销量的推进,又有那些刚刚上线不久的产物,会明升暗降的调整。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