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再下乡,车市新契机已至?

My车轱辘

2610阅读

2024-05-20

今年4月份,新能源车产销量分别完成87万辆和85万辆,同比增长幅度均超30%。在价格战硝烟四起的车市环境下,新能源车展现出不错的发展韧劲。但是,新能源车在不同的地区,发展态势不同,尽管4月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已达43.7%,但是在农村地区的渗透率不到20%,可见新能源车的购买主力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农村地区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待挖掘。

为了进一步释放农村市场的发展潜力,最近相关部门开展了2024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日期为2024年5月-12月。而参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车企有一汽、小鹏、广汽埃安、比亚迪、吉利、赛力斯等,一共有99款新车型。那么,新能源汽车下乡可行吗?将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农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虽然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如一二线城市,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我国农村地区与当年已经不是同一概念,多数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消费力都有所提升。数据统计,2024年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050元,同比增长9.1%,这说明了农村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很多村民都有较强的消费力,买车和升级换车已经是常见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相关部门也组织了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当时只有60余款车型,总销量却达到了320.8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23倍;新增县域充电设施11.97万台,保有量同比增长73.9%,增量同比增长74.17%。由此可见,新能源车在乡村地区有着很高的受欢迎度。

正是看到了农村市场的汽车消费潜力,此次新能源车下乡活动的车型相比历年也更多,今年下乡车型共99款,较上年增加30款。同时今年下乡的车型种类也较为丰富,涵盖了微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级别,并且是自主车型与合资车型齐齐上阵。

其中乘用车包括五菱缤果吉利银河L6、比亚迪汉、大众ID.4 CROZZ丰田bZ4X 等。而商用车也有星享F1E、五菱EV50长城炮等。也就是说,无论村民们想买家用车,还是购买商用车拉货,此次参与下乡活动的车型均能满足。同时,此次下乡的车型也是多数出自于主流品牌,并且包含中高端车型,充分说明了车企对农村地区消费力的信心。

对于新能源车来说,比较大的痛点是补能问题。对此,此次下乡活动也计划将组织充换电服务,甚至将新能源汽车承保、理赔、信贷等金融服务,以及维保等售后服务一同下乡。相当于消费者在乡村购车能够享受一条龙服务,加上地方部门又有以旧换新优惠政策,此次乡村消费者购车可以花费更少的费用入手一款自己喜欢的座驾。

除此之外,乡村地区的充电设施也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顾虑无疑是充电问题。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有充电桩才能用保障日常使用。目前广大农村地区因充电基础设施不足制约消费潜力的释放,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要销量更要质量

其实汽车下乡并非新鲜事。早在十多年前,我国就曾实施过该政策,当时下乡政策对提升车市销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从2020年起,新能源车也开始走向乡村地区,并取得不错的成绩,数据显示,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销量分别同比增长80%、169%、87%,提升销量的效果非常明显,相信今年的成果也是取得正增长。

毫无疑问,今年新能源车大规模下乡具有重大意义。新能源车下乡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大大降低,势必会增强消费者的购车欲望和信心,从而提振车市销量。此外,乡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道路情况已改善,也不存在停车位难题,因此乡村市场的消费潜力仍有较大的纵深,有利于车企的渠道下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车下乡后,对车企的考验也更多。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有着较多的购车顾虑,那么车企需要从电池衰减、电池安全、三电保修等方面给到全方位的保障。对于车企来说,或许可以在乡村地区开展购车三年内免费电池体检活动、提供应急救援等服务等,在保证车辆品质的基础上,又提供高质量的用车服务,才更有希望在群雄逐鹿的乡村市场脱颖而出,获得更多老百姓认可。

此外,车企还需要关注下沉市场的真正需求,而不是盲目提高单车均价,一股脑地往高端市场冲。毕竟乡村地区跟一二线大城市的消费结构不同,动辄三十万元到五十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前景较为一般。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几万元到二十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更具吸引力。

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逐渐走高,几乎要与燃油车平分天下,如今这股强劲的风终于要刮到广大农村地区。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能够给乡村老百姓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和更好的用车质感,相信这些优势能吸引更多乡村的消费者拥抱新能源,所以这次新能源车下乡,可以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甚至能够达到乡村振兴的效果。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