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市场成新引擎?新能源车下乡利弊简析

百姓评车

3309阅读

05-20

最近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最新政策,其中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推进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的消息引起了较多的关注。其实汽车下乡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这几年为了促进汽车消费已经有过多轮的汽车下乡政策支持。

新能源汽车下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成为了新的政策着力点。但是乡村充电网络并不发达,新能源车售后服务也不如一二线城市,那新能源汽车下乡可行吗?将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乡村市场潜力大

新能源汽车下乡一直是我国主要推动的一项活动。目前县乡新能源市场还处于待开发状态。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结构整体分为三部分,城市人口占到了5.5亿,乡镇人口占到了3.2亿,乡村人口占到了5.1亿,所以乡镇、乡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能源汽车消费应当挖掘的区域。

从2020年开始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就取得了积极成效。2020年下半年、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下乡车型销量分别同比增长80%、169%、87%,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获得28家整车企业的积极支持,全年共有69款新能源车型入选活动名单,车型总销量达到了320.87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23倍,增幅非常明显。

新能源汽车下乡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下乡意味着庞大的市场、广阔的蓝海。今年4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已达43.7%,但农村地区的渗透率不到20%,这一数据之差说明乡村市场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待挖掘。这次下乡活动对整个车市的贡献大概可以达到10%。按照去年3000万辆新车销量的规模推算,该活动所带来的市场潜力或超300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也为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农民可以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作为运营工具,开展货运、出租等业务,增加收入来源。同时新能源汽车也为农村地区的物流运输提供了更加环保和高效的选择,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

近百款新车下乡

此次下乡活动中共有99款主流新能源车型参与,几乎涵盖了市场上所有热门车企。通过补贴优惠政策,农村地区购车者将比城市用户享有更低的购车价格,对于那些希望用更小的预算买到理想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重磅利好。其中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车企的领军者此次有高达17款车型入选下乡补贴名单,包括热销车型秦Plus DM-i、驱逐舰05荣耀版、宋Pro DM-i宋PLUS DM-荣耀版、海鸥荣耀版等在内,几乎覆盖了比亚迪各个主力产品线。

其他车型包括五菱缤果吉利银河L6、大众ID.4 CROZZ丰田bZ4X 等。商用车型也有星享F1E、五菱EV50长城炮等。无论乡村消费者想买家用车,还是购买商用车拉货,此次参与下乡活动的车型均能满足购车需求。同时此次下乡的车型也是多数出自于主流品牌,还包含中高端车型,充分说明了车企对乡村地区消费力的信心。

仍需迈过几道坎

乡村地域广阔,家用汽车对不少人来说是刚需。新能源汽车以电能作为动力源,在用车成本上更加划算,符合乡村朋友的期待。而县乡市场有超5亿人的潜在消费群体,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有积极意义。但是要释放这5亿以上的消费潜力,难度并不小。

新能源汽车受天气、路况等因素影响较大,然而乡村地区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同时乡村地区的售后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维修保养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人们选购新能源车时总要再三掂量,所以在乡村地区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与维修体系很重要。

乡村地区充电设施滞后的原因是企业不愿意做亏本生意。由于下沉城市的汽车市场还不成熟,充电企业提前布局的动力略显不足。乡村属于充电网板块的毛细血管网,呈现出散、小、多的特征。县乡区域分散,单站规模小,后期充电设备运维难度加大,成本高企,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投资收益率相对较差。

要破解新能源汽车下乡难题,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鼓励企业在农村地区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企业应积极研发适合农村市场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消费者应理性选择,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购买新能源汽车。

百姓评车

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逐渐走高,几乎要与燃油车平分天下,现在这股强劲的风终于刮到广大乡村地区。新能源车相比传统燃油车,能够给乡村老百姓带来更低的用车成本和更好的用车质感,优势能吸引更多乡村的消费者拥抱新能源。

不过任何事都有利弊,农村地区配套设施短板、售后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仍是新能源汽车下乡面临的挑战。乡村充电设施发展刚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发展之路还很漫长,相关部门需要促进出台农网改造和有序充电电价的支持政策,依托乡村电网资源保障,满足城乡基本的充电需求。在车型方面需要结合经济、气候、地域、条件来提供多样化的下乡车型。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