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又有大动作!第五代DM技术发布,关键百公里油耗2.9L

5月28日,比亚迪在西安隆重举行第五代DM技术发布仪式,同时推出秦L DM-i与海豹06 DM-i两款车型。作为比亚迪的当家混动技术,目前DM-i系统已经该升级至第五代,而此次升级堪称跨越式发展,不仅实现世界之最46.06%的发动机热效率,同时也创下2.9L/100km的馈电油耗,同时能实现2100km的超长续航,再一次刷新了全球汽车油耗的历史记录,更标志着油耗2.0时代的到来,全球混动进入新时代,接下来我们就来进行第五代DM-i的技术解读。

此次伴随第五代DM-i系统发布的是比亚迪秦L海豹06,从秦L的申报目录来看,新车将采用1.5L自吸发动机,相较第四代版本在功率上减少7kW。而在驱动电机方面,新车提供了120kW和160kW两个版本,其中,低功率电机较第四代降低12kW,而高功率电机则提升15kW,整车的电池容量分别为7.68kWh和15.874kWh,与第四代相比,电池容量分别减少0.64kWh和2.418kWh。

而从纯电和油耗表现来看,秦L车型两个版本分别对应43km和90km的WLTC纯电里程,对应馈电油耗分别仅有3.8L/100km和3.98L/100km。而秦Plus车型对应搭载的是第四代技术,参考车型的具体参数,其纯电续航里程相较秦L略高,达到了46km和101km,但馈电油耗均为4.6L/100km,相比之下秦L着重提升的方向在于节油。

而经过拆解发现,第五代DM-i相较于先前的DM-i版本,在硬件层面实现两大显著升级。首先,电机输出现经由行星齿轮减速机构实现精细化调整,确保动力传输更为高效。其次,系统引入双离合器技术,实现对动力分配的精确控制,进一步提升系统性能。在这套新系统中,发电机与驱动电机实现功能互换,即发电机也可兼任驱动电机角色,反之亦然。从申报数据来看,虽然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的功率均有所降低,但通过发电机输出的补充,新系统的总驱动功率实则得以提升。

而新的版本除发动机与扭转减震器外,其余部件均实现一体化集成,显著简化了整体结构,同时轴系数量的减少也有效缩减系统体积,为底盘释放更多空间。发动机与发电机解耦设计,确保两者高效独立运行。相较于DM-i系统的平行轴齿轮传动机构,新版本更多采用行星齿轮组作为变速机构,这也提升了系统的小型化、轻量化水平,进而优化整体性能与效率。

而从驱动模式来看,第五代DM-i兼容多样化的驱动模式,包括纯电驱动模式、串联增程模式、并联模式、发动机直接驱动模式、停车发电模式以及动能回收模式。借助双离合器的优势,相较于前代的DM-i系统,新系统通过引入了双电机纯电驱动模式提升了动力输出性能。

除此之外,全新的DM-i系统针对混动专用发动机也进行了革新,依据不同车型对功率的差异化需求,将继续推出1.5L与1.5T两种版本。相较于以往,尽管发动机的最大功率有所下调,但得益于混动架构的全面升级,发电机能够补充提供额外的输出动力,确保在发动机功率减少的情况下,整体动力输出仍能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比亚迪还针对新型混动发动机实施了一系列创新设计并申请了相关专利。涵盖机油泵、油底壳、发动机进气歧管、气缸盖、凸轮轴及热管理系统等核心部件。这些优化旨在提升内燃机的热效率,优化后高达46.06%。通过发动机设计的这些改进,将提升高热效率区间的占比时长,从而全面提升整车的性能和效率。

总结:

随着各家车企的技术实力提升,在混动车型领域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主流汽车制造商均积极推出各自先进的混合动力技术。比亚迪第五代DM-i系统的推出,再一次刷新了业界对于高效混动的认知,同时超越2000km的综合续航对于消费者而言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知道你怎么看待这套第五代DM-i系统呢?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