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脸开大20万级细分市场?造车新势力们左右腾挪!

百姓评车

3959阅读

06-14

2024年3月底,售价21.59万起的小米SU7上市开卖,或许大家只关注到了它外观内饰全面复刻保时捷,还有雷军的各种高调宣传,其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引发了全社会范围内的讨论。

小米SU7贴脸开大的还有极氪007智己L6,售价分别为20.99万起和21.99万起。如果我们把范围再扩大一些,小鹏G6售价19.99~27.69万,理想L6售价区间24.98~27.98万,问界M7售价区间为24.98~32.98万,星纪元ES售价19.88~33.98万,极越01售价21.99~30.99万,昊铂HT售价21.39~32.99万。

几乎,我们能数得上来的中国新能源品牌在20万级细分市场都进行了布局。而这些车型(无论SUV或者是轿车)也差不多都是各自品牌的销量扛鼎车型。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以小米为代表的新势力更青睐这个细分市场,为什么不是市场更广泛的10万元级的细分市场呢?

一直以来的执念

回望燃油车时代,20万元就是中国自主品牌的定价天花板。那个时候,合资品牌在20万级市场重兵屯集。迈腾、帕萨特、凯美瑞、雅阁、途观、CR-V、荣放、奇骏,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还有豪华品牌还推出了入门车型,也把手伸到了这个市场。

可以说,当时的消费者处于一个被动的处境,想买20万元左右的车型只有合资品牌这个选择,虽然说品牌不少,但是它们当年可是不愁卖的,面对消费者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态度。

当年,自主品牌对这个价格可是望眼欲穿,拼尽老命也想要挤进来的。奇瑞、一汽、东风、长安、长城、吉利等品牌都推出过售价15~20万左右的车型,但是无一例外都没有站住脚。

某种意义来说,把产品的价格达到20万级,已经成了中国品牌一直以来的执念。

一直到中国车市进入新能源时代后,中国品牌才算圆了梦。

造车新势力的蔚小理一开始就推出了30万以上的车型,对标的是豪华品牌。凭借亮眼的外观设计,电动化、智能化的驾乘体验,还有各种以前只能在四五十万豪华车型上才能看到的顶级配置的下放,突破了品牌的桎梏。

我们看一组数据,2021年BBA三家(不含进出口)交付上险总量为186.21万辆(同比下滑2.84%),同期蔚来、理想、小鹏三家合计上险交付为27.88万辆(同比增长167.82%)。

双方的增长曲线完全不同。豪华品牌感受到了压力,只能释放更大的终端优惠。现在,豪华车型的起售价已经下探至30万元以下。

相应的,合资品牌的价格也“水落船低”地往下探。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越来越多的中国新能源品牌看到了甜头,开始复制蔚小理的成功路径,在20万级这个细分市场用各种领先的体验来“吊打”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

选择20万级市场是有讲究的,因为又想尽可能保障利润,又要覆盖到更大的人群,20万级市场就是最优选择。

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众多的新势力品牌都选择入局20万级市场,现在就连此前走低端车型的零跑和哪吒都想着冲进来,只能说这个细分市场现在过于拥挤,车型琳琅满目,给有选择纠结症的消费者增添了许多幸福的烦恼。

没人打得过比亚迪

至于说,新势力为什么不选择市场空间更大、价格更低的10万级细分市场呢?

一个最直接的答案,那是比亚迪的天下,没有谁能与之抗衡。

2023年,比亚迪整体销量达到302万辆,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头牌。秦PLUS全年累销超45万辆,宋PLUS全年累计销量42万辆,海鸥全年累计销量28万辆,海豚累计销量36万辆,海豹累计销量12万辆,驱逐舰累计销量超过9万辆,元PLUS累计销量42万辆,这些车型累计销量占比亚迪的大半壁江山,其主销款都在20万以内。

比亚迪能够成为独一档的存在,最重要的因素就是DM-i超级混动技术和刀片电池。和其他插混车型相比,比亚迪既没有多档DHT,加速性能也不是那么快,但它胜在稳定性,一年上百万辆销量的成绩,已经说明了市场的认可;其次是设计层面,和同级别的车型相比,比亚迪的也都非常均衡。在这个价位里,比亚迪车型的定位就是面向普通家庭用车。普通家庭用车的需求是什么,既不要噱头,也不要浮夸,要的就是实用、好用。

在这里,不是说这个级别的消费者不关注智能配置,也不是说比亚迪不在乎智能体验,而是用车需求就是如此简单,有智能体验最好,差点意思也不影响什么,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比亚迪在20万级以内的产品短板很长,下限很高。

从这一点上,比亚迪对用户需求的把控程度可以向理想看齐。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比亚迪在垂直整合方面的强大控制力,可以把生产成本降到竞争对手难以企及的程度。诸多因素组合在一起,使得比亚迪在20万以内的细分市场所向披靡。

而造车新势力因为不具备比亚迪的先发优势,以及成本优势,所以不会轻易涉足这个细分市场,只能选择20万以上的价格区间。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暂时的。小鹏汽车即将在下半年推出的MONA,据说售价或在10~15万,蔚来汽车的第三品牌火灾2025年上市,定位精品小车,售价或为10万元级。未来,新势力品牌必将要和比亚迪短兵相接。

这两年,中国汽车市场注定不会太平。

百姓评车

这或许说明了一个事实,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要素或发生重大变革,这只是一个猜测,比如说成本进一步下降,降到和比亚迪垂直供应相差不多的水平,否则新势力品牌又怎么会有底气和比亚迪硬碰硬呢?

未来市场走势如何,我们将持续观察。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