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喊奇瑞分摊火力?!探店捷途,八卦奇瑞的销售大法

车业杂谈

3438阅读

06-21

最近和车圈朋友聊起捷途,大家都感慨:啊,捷途现在卖得好好!

6月1日,捷途山海开业,活动主题是“百城联动,共赴山海”。那一天,全国各地有很多家捷途山海同时开业。

“6个月317家店”“捷途速度”......厂家通稿这么写,大家都这么传。

开业仪式,司空见惯——舞狮表演,又来了!

印象中看过三次捷途开业仪式,无论展厅大或小,每次必要舞狮!

我问捷途重庆经销商的市场负责人,是你们老板喜欢舞狮么?每次开业都有这项传统艺术?

她说:不,这是厂家要求的,不请舞狮表演,罚款5000!

其实,不仅仅是捷途,奇瑞体系的几个品牌,搞开业都有这个“习惯”。

如今这样的大环境,龙腾虎跃的开业仪式不多了。一方面,“县味”表演和品牌高端化调性不对路另一方面,开新店就是为了抢销量,没心情搞这些仪式——对于用户来说,请我看表演,还不如直接谈谈优惠多少。

也没有几个品牌,可以一直搞开业。

歇业的更多。

2023年,奇瑞集团销量“十二月连涨”,全年188万台,同比增长52.6%。捷途品牌全年销量31.5万辆,同比增长75%,之前也是增长。

每次宣传奇瑞销量,都有网友发问:“比亚迪满大街都看得到,奇瑞车销量那么高,卖哪里去了?”

奇瑞是出口大户,海外销量占一半,这部分看不到很正常。那剩下的国内90多万呢,都是谁在买?

出得了国,下得了乡,进不了城。

多少有这种感觉。

在重庆,用百度地图搜索奇瑞,会弹出很多选择,其中显示有一家叫“董姐直营店”,真是......格外霸气,直白啊!

我去了一家离家较近的奇瑞4S店,门口看上去就是这样的,历史感扑面而来。

捷途山海店正在装修,不少新车都只能挪到门口的临时展棚里。

表面看起来有些拥挤杂乱,但里面很大。整洁宽阔的休息区,人不少。

维修区,清清爽爽,井井有条。

先梳理一下:奇瑞、星途、捷途、iCAR是奇瑞四大乘用车品牌。捷途目前将燃油车、新能源车分网销售,山海系列属新能源渠道。在这一波捷途山海渠道扩张中,既有原来的捷途老经销商,也吸纳新鲜血液,包括不少此前经营合资品牌的终端资源。

我探访的这家捷途经销商2018年入网,属于“元老级”,也是大重庆的唯一授权代理商,布局了20多家二网。谈到销量增长以及渠道扩张,市场负责人给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燃油车基盘在当前依然很重要。

和很多品牌强调“高端化”“年轻化”不同,这位市场负责人很自然地介绍,主城店面的70%销量来自于线上邀约,客户多数都是从区县“上来”买车的,捷途燃油车的用户群体年龄偏大,40-50岁居多,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务工打拼一族,首购刚需;一种是升级换购,爱旅游的新老人不在少数。

“当然,随着山海T2的到来,来看车的年轻人会多一些!”

印象中,从2018年品牌成立到现在,捷途的品牌宣传基本不提“年轻化”“高级感”,毕竟往上还有星途......最喜欢炫耀的就是捷途速度(销量),坚持唠叨的是“旅游+”概念。

然而!在起初几年里,真的很难将捷途X70这种10万级SUV和什么“诗和远方”联系在一起。

所以,每次捷途发布会讲到旅游生态环节,我都脑袋空空。

我把疑问抛给终端市场负责人,她回想:“捷途2018年开始招商时就强调了旅游+,那时候,我们就听说了T1、T2产品规划,但没什么感觉“

“观察来看,要说真正有客户买车出去耍,是捷途X90上市之后,吸引了一些爱钓鱼爱玩的人;等到旅行者这款车上来的时候,我们是真正懂了、信了捷途定位旅行的思路。”

从2023年9月上市至今,捷途旅行者累销已经突破10万台。

今年以来,方盒子越来越多,神奇之处在于,身为燃油车,旅行者竟然没有特别明确的竞品。

价位在坦克300哈弗大狗之间,旅行者老老实实强调自己只是旅行者,不是越野老炮,不死磕大梁问题。

外观霸道、十几万能买2.0T四驱、带锁,各种配置任你选......对于三四线中低层次消费者,这够了。

没几个人会写诗——远方,才是更多人的共同场景。

不管是逢年过节回村,还是偶尔去郊外透口气。

反倒是插混方盒子的山海T2,竞争局面麻烦很多。相对保守的用户要掂量,买油车还是电车?同价位区间,哈弗猛龙深蓝G318等,都主打可油可电。

关于奇瑞,大家以前喜欢评价,技术理工男,只会造车,不会卖车。

“恨铁不成钢”的抱怨,真的大可不必。

因为奇瑞卖车很努力,尤其捷途。

我存了一张2021年冬天逛店时的照片,疫情期间,在重庆老城区一个过气的汽车城里面,除了最外面的比亚迪,家家都是门可罗雀。走进冷清清的巷子,一个女孩卖力对着手机,叽里呱啦介绍产品......那家就是捷途。

这几年,时不时有人问,你认识捷途那边的人么,想了解下他们新媒体营销是怎么卖车的?听说他们每年要投好多钱......

老实说,我也想知道,但既然是人家的套路,当然不会轻易透露。

今年初,一个前同事小哥跳槽去捷途,负责区域市场。聊天时我问他能否适应,他坦言,太卷了。其中,说服老商家运用新媒体去卖车,是重点工作。

谈到竞争,他觉得“产品竞争是一部分,价格是一部分,但是只要新媒体不死,捷途就依旧有销量。”

能否透露一下新媒体的打法?“这是全链路的,太细了!”

不问了。

效果如何?网上翻到李学用的公开分享:新媒体用户已经占到30%-40%,这是所有汽车行业都没有做到的。

在今年的重庆汽车论坛上,李总说:“不会玩新媒体的高管,就不是汽车销售的高管”、“我自己在网上天天直面我的用户,每天大概都有几百上千条要回复”、“我逼着我的高管,每天都要玩新媒体”、“每个人都发,加上经销商,我们大概有4万多个矩阵号。”

新媒体营销,捷途乃至奇瑞已经摸索好些年——它不是奇招,贵在坚持。上升到策略甚至战略层面,机制化的前提条件是管理不内耗、不要频繁人事调整搞断层。不然,任何营销大法都只烧三把火,难以执行落实。

奇瑞在这方面的折腾不算多,是好事,很难得。

连连升级的李学用被称为“网红高管”、“营销帅才”。每次发布会,他都是激情满满脱稿演讲,从品牌战略到产品定位,再到用户口碑,他都能讲得很细很干,也不罗嗦,就像PPT是自己写的一样。

唯一一次近距离碰面,是2021年年底,重庆组织了一场捷途X70媒体试驾会,活动方晚上安排了聚餐,李总也来了。不过,和他同桌的不是媒体,而是捷途车主,李总解释:”这些都是捷途老朋友,难得一见!”然后,他就开始和大家喝酒了。

那个瞬间,我在想,这算不算袍哥文化。

奇瑞混动到底好不好,有待市场验证。

但是混社会,感觉奇瑞是很懂的。

去年至今,汽车圈吵吵嚷嚷,一场场发布会下来,夹枪带炮,冷嘲热讽,甚是刺激,也别扭。自主几个头部品牌中,九分靠燃油、半边靠海外的奇瑞好像和谁都吵不起来,没必要。

反正,大家喊口号,奇瑞也跟着喊,文化课跟上,咱不缺金句。

红衣大叔要搞事情,行!来了,我好好接待!

这两年,一哥比亚迪成了车圈众矢之的,李云飞喊话曾经的一哥奇瑞:销量快点涨,靠近一点,帮忙分担火力。

谁说奇瑞只是理工男?人家野心大着呢,心思细着呢——情商高得很!

有没有发现,车圈现在经历的所有痛苦,奇瑞其实都经历过了?

燃油车基盘和新能源增长,如何平衡?

海外出口,哪里才是热土?

多品牌运营,自家兄弟怎么才能不打架?

搞高端豪华品牌,坑在哪里?

渠道扩张,新老资源怎么整合?

渠道下沉,怎么沉?

要上量,究竟怎么拿住消费者?

新媒体营销,如何转化成销量?

除了技术,这些需要耐心梳理,及时纠偏。

而不是表面的流量热闹。

唠嗑到这里,不是给奇瑞或捷途金上贴金,

只是看了几场舞狮,有所感悟罢了。

有一部票房很一般、后面陷入审美争议的动画片叫《雄狮少年》。前半部嘻嘻哈哈,后半部打打杀杀。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励志又感人,但也如实呈现了逞强好胜的压迫感——像极了现在的汽车圈。

狮子虽凶悍,却是瑞兽。

多几头瑞兽,少一些争斗,才是中国汽车。

本站未标注原创的资讯均转载于互联网,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对于网站原创作品,版权归作者和本站所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自于汽车网评,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工作人员。(admin@qcwp.com)